《迪潘》的故事简单明了,容易被人理解,也能捕捉到移民融合,战争创伤,底层挣扎等诸多热点。很明显,它反映了法国的局势,并成为法国影片寻求主题的一个快捷途径。
《迪潘》的片名来源于片中主角的姓名,迪潘是“猛虎”叛逆分子之一,在一场战斗中,他的妻儿被杀后,以另一种方式潜入了法国,而他的临时老婆雅丽尼和她的姑姑伊拉雅也被带到了法国。在巴黎郊区,迪潘从事着守卫和收发信件的工作,他想要摆脱战争,让自己的家族继续维持下去,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发展,迪潘一家也不可避免地被牵扯到了黑社会的纷争中。电影不急不缓地从迪潘忍辱而死的剧情开始,最后以“以暴制暴”的商业风格结束。
作为一名曾经的战斗英雄,迪潘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忘掉失去妻子和儿子的往事,电影中的角色栩栩如生,为了获得公民的地位,迪潘编造了一个借口:“我曾经是最好的新闻工作者,以获得庇护”,但他的同胞却不用法文,只对他说:“你的借口已经过时了,再来一次吧。”迪潘在劝雅丽尼出去打工的时候,还做了一名街头摊主,给自己的脑袋上套着一只发光的猫耳饰品,这种细节是雅克欧迪亚亲自体验过的,“没有人会关心他们的过去,我对他们的故事很感兴趣。”
尽管是以迪潘的名义给这部电影取名,但这部电影却是以迪潘与妻子双线的角度呈现,相比于迪潘全面爆发之前的耐心,“妻子”雅丽尼则有着更多的情感,她被派到了小区里当保育员,却没有料到她会为一位帮派老大的老爸效力,而她与这位帮派老大的关系也成为了这部电影发展的一大亮点。
两人有着天壤之别,但因为“身不由己”的关系,雅丽尼很少能从男人的社会中感受到尊敬和认可,而现在,她却从一个危险的男人那里获得了。在这段时间里,她和迪潘间的关系也从一对暂时的夫妇发展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爱情。
影片情感丰富,细节丰富,展现了巴黎郊区郊区的全貌,虽然剧情进展很慢,但紧张感很强,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危机”的感觉。雅克欧迪亚的电影与“暴力”和“爱”的关系密不可分:当他说出爱情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粗野和无礼,而在展现出了自己的力量之后,却充满了温暖。迪潘忐忑不安的梦中,镜头回放着家乡的巨象,透光的太阳,安详的眼神,与电影“流浪奔波”的背景相呼应,而在这一幕激烈的绝地反扑中,迪潘举着长矛,从浓烟中走了上来,雅克欧迪亚则以鸟瞰的方式,将这一幕充满了诗情画意。
剧本扎实,表演细腻,视频冷酷,南亚风格,雅克欧迪亚在主题方面表现得非常稳健:实际上,他已经不止一次把注意力放在了移民问题上:《我心遗忘的节奏》的女主是亚洲人,是以我国人为背景的,《预言者》是北非人的牢房故事,而《迪潘》一书中,雅克欧迪亚的目光投向了泰米尔人。
阿布戴·柯西胥也是以移民为主题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外来人,所以很平静,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副皆大欢喜的样子,比如《我心》,比如《预言者》的出狱,比如《迪潘》,比如家里的梦想,这可是一本金棕榈的杰作,让人觉得有些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