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不见的客人整部影片整体感觉有些过誉。框架逻辑存在bug,算不上特别高明缜密;故事性不够丰富,连环反转程度低于预期,结局过于刻意;角色展开挖掘也差了些意思,力度不够。评价有些苛刻,主要是观影前就被四面八方安利了一通,导致预期值严重偏高。客观来说,影片还算可以,节奏把握和细节处理都挺好。主题上也有些感慨。在我看来,影片不是在探讨人性,讨论更多的是真实与谎言。每个人都可能是个骗子,小心被他人摆布。
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那面去描述,任何叙述都会带有视角,所以不要被这些视角摆布,这些叙述都可能都不是真相。第一个版本的故事,当时我以为就是真相。男主很怂,一点也不像白手起家的有为企业家,劳拉这个摄影师让我惊叹,这女的真是贼6啊,处理尸体时这心理素质绝对不是普通人。但是男主在回忆,劳拉跟他讲碰到死者父亲并去修车的故事里,劳拉简直变了一个人,慌慌张张,那么冷静命令男主处理尸体的人会傻到把手机扔在死者父母家?
但我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后来女律师说,这个故事不通,讲了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针对男主的各种漏洞,并用一句:我比你聪明,诱使男主说出了真相。这个时候,我并不明白女律师为什么非要问清楚沉尸的点,就算想要栽赃,但捞车是件大事吧,尤其是这件事已经成了新闻,有那么容易把劳拉的手镯放到后备箱里吗?
然后男主说,他沉车时男孩还没死,女律师的反应特别大!我以为她只是有良知,虽然30年没打过败仗的律师多多少少也做过一些不良知的事……这时候我舍友说,你不觉得女律师好像在哪见过吗?我脸盲啊,而且这么精明干练,这么聪明的律师明明第一次见!当时我都要膜拜他俩的脑回路,听故事时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后来她说她要休息十分钟,很奇怪,好像巴不得自己快点离开。出门时明显就有些气场和之前不一样了,更别提后面几乎是在大街上跑了。
然后和丈夫拥抱,卸妆。我真是要跪了,可能我脑子不好使,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就是那个死者他妈妈啊!那个憔悴,生病,善良,出现在男主回忆里的死者母亲。但仔细想想,死者母亲在女律师的回忆里压根就不是憔悴虚弱的,是同样聪明大胆的酒店工作人员。以上,这部电影实在太棒了。不过有一点,事实是男主主导了整个案件。那么在遇到第一个路人时,劳拉应该是惊慌失措的,所以不是应该男主去接响起来的死者手机吗?劳拉哪来的胆子去接电话?
每个人都喜欢自欺欺人,小心被自己欺骗。有看过一个心理学关于认知失调的实验。两群受试者同时参加一项极其枯燥无聊的活动,事后再对下一批受试者描述对活动的评价,唯一不同的是,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后得到酬劳一美元,另一组得到二十美元。实验的结果是,得到一元酬劳的受试者对活动有更高的评价,在其中感受到更高的价值;至于得到二十元的受试者就符合预料得多,他们普遍认为这活动既无聊又浪费时间。
人在自己行为明显不合理、外部理由又不充分的时候(比如实验中酬劳不够),大脑会对外部事实进行加工,构建起另一个看似真实的谎言世界。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骗子,既欺骗他人,又自欺欺人。Ps很多拿《GoneGirl》和这部片类比,个人觉得二者都算不上神剧,但前者拍的相对更好。最后安利一发比利怀德的《控方证人》,不能错过的黑白片,故事性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