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她和初恋分手却成好姐弟,为何各自安家共同拥有两女儿

北京知青吴雅雯是一名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她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她还有个弟弟比她小六岁。一家四口的生活非常幸福,可她父亲却去了遥远的新疆。后来又迎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街道办的大姐上门做工作,母亲舍不得让女儿走,她怕女儿单薄的身子难挡住农村的艰苦。大姐说:适龄的孩子都要去,这是大方向,你家女儿如果表现好了,对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利,你就别犹豫了。就这样,吴雅雯成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

一)

1969年3月,吴雅雯和本校的68名初中同学一起坐上了去陕北的知青专列。母亲带着小弟到站台上为她送行。母亲哭成了泪人。临别吴雅雯交代弟弟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学会照顾家里。十岁的弟弟点头答应了。列车启动了,吴雅雯望着妈妈孤单的身影和年幼的弟弟,再也忍不住的眼泪流了下来。

列车到了铜川靠站,吴雅雯和同学们又坐上了军用大卡车,继续向前出发。可随着汽车的行进,呈现在眼前的景象却越来越荒凉,最后进入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漫无边际的土疙瘩,还有 纵横交错的土壕沟。

吴雅雯下乡的地方是陕北米脂县王家坝大队第二生产小队,最后是队长王成贵赶着马车把11名知青接回村的。

历时五天五夜的长途奔袭,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对这个北京的大家闺秀来说是巨大的——她生平第一次坐上了军用卡车,第一次坐上了农村的大马车,第一次见到了绵延不绝的沟沟坎坎和土山,第一次见到了陕北的贫穷和荒凉。

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还没来得及稳定情绪,就被队长安排和另一名叫刘萍的同学住进了社员王长贵的家里。王长贵一家五口人,老父亲王辅道,大女儿叫王红霞,16岁,小儿子叫王运成,14岁。

王长贵的婆姨王婶是个非常热心的女人,她把两名知青安排和女儿住在一间窑洞里。这件窑洞是新打的,是王长贵两口子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用的。王运成和爷爷住一间窑洞里。王长贵两口子住另一间土窑里。老父王辅道过去走西口贩卖皮子挣了钱,因此王长贵家在村里条件是比较好的。

自从住进王家,这家人的伙食让吴雅雯见识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之低。平时他们的主食就是洋芋面,玉米面,菜就是一小盘子咸菜。不过王家还喂了十几只老母鸡。母鸡下的蛋都攒着留给王辅道吃。

王辅道年轻时走西口染上了风寒得了肺气肿,王大婶每顿饭都会给公公煮个鸡蛋。自从知青住到了家里,王辅道老人坚持不再吃鸡蛋了,而是把鸡蛋留给两名知青吃。他说两个娃娃都是城里长大的,吃惯了大米白面,这里的黑窝窝头怕他们吃不惯,鸡蛋就留给他们吃吧!

一开始吴雅雯和刘萍没有在意,后来才发现每天一个煮鸡蛋是王爷爷留下来的,她们怎么还能吃得下呢?后来王辅道老人答应每天吃一个,吴雅雯把从北京带来的挂面拿出来分享给大家,这事儿才算扯平了。

在王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吴雅雯特别感动——每天劳动回来,王婶很快做好了饭菜。家里的活从来不让她俩插手,挑水,劈柴这样的活更不会让她俩干,王运成早把这些活干好了。王运成一开始见两个女生还有些害羞,时间长了,他就喊两个女生叫姐,像喊王红霞一样。

二)

知青下乡是接受劳动锻炼的,每一个知青都要接受这一考验。

有一天,吴雅雯和几名知青一起帮生产队往坡地上运农家肥,当地的女社员用筐抬,男社员用肩挑。队里还有几辆架子车,队长为了照顾知青,就让他们用架子车运。一名男知青在前面拉,吴雅雯和刘萍就在后面推。

突然之间,吴雅雯一不小心车轮子从她脚面子上压过去了。她当时疼得弯下了腰,倒吸一口凉气,站不起来了。刘萍见状连忙喊:不好了,吴雅雯受伤了。知青们都围拢来,发现吴雅雯的左脚面子已经红肿一片。

队长也赶了过来,他用手嗯嗯她的脚面子,她痛得叫了一声。队长又让吴雅雯试着走一走,吴雅雯刚站起身走了一步,又疼得摔倒在地上。队长说:坏了,看样子是不轻,不知道伤到骨头没有。说完他就叫人把肥料扒下来,想把吴雅雯抚上去,送往村卫生室。

王运成说:车子那么脏,怎么坐呀?说完他就背起吴雅雯往卫生室跑去。也不知道他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么大的力气。

医生检查后说:估计骨头应该没有问题,要不然她会疼得受不了的。我先给她按摩按摩,回去用温水泡泡脚,贴上活血止痛膏,静养几天看看吧!平时要多加强营养。说完医生给她开了止疼药,又开了一盒活血止痛膏。王运成背着她就回到了家里。

王辅道过来看望吴雅雯说:真难为姑娘了,你看这腿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娃娃女,平时要多吃饭呀,不吃饭哪有力气干活啊?

吴雅雯说:谢谢爷爷,我记下了。王辅道转身走了,他当即让儿媳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一只,炖汤给吴雅雯补充营养。晚上,吴雅雯吃上一大碗鸡汤面条,扒开面条,里面卧着一个煎鸡蛋。吴雅雯吃着面条,眼泪禁不住就流了下来。

一个星期后,吴雅雯的脚面子不肿了,下地走路也不疼了。这个星期她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她想到了去新疆的爸爸;她想到了自己的知青生涯;她想到了在异乡,住在王家,这善良的一家人对她的热情照顾,让她非常感动!

这几天她写了两封家书,一封是寄给爸爸的,一封信寄给妈妈的。信中她描述了在乡下的生活,言语间透露出对王家人的感激之情!包括她受伤期间王婶杀鸡给她补充营养的细节都写上了。

半个月以后,她陆续收到了爸爸、妈妈的回信。爸爸身处边疆,当然知道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多么温暖的事!他特意来信嘱咐女儿替他感谢陕北人民的热情。妈妈的信中也表达了对王家人的感激之情,并给女儿寄来一箱挂面,十斤白糖,十袋北京果脯,六只北京烤鸭。吴雅雯把营养品全部交给了王大婶,就是想感谢这些天来对她的特殊照顾。

三)

转眼间吴雅雯下乡已经有三年了,她和刘萍一直住在王家。三年中有两个春节她都是在王家过的。因为这两年妈妈春节假期去了新疆看望爸爸。

自从女儿那次受伤之后,妈妈隔三差五地寄来营养品,吴雅雯和王家人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他和王运成相处得就像亲兄妹。王运成当时19岁了,他长得高大帅气。

王辅道希望孙子能尽快找个婆姨成个家,可王运成相亲几次,见了几个姑娘都没有一个能看上的,经过这几年的相处,他暗暗喜欢上了吴雅雯。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但他还是希望能找个像她那样漂亮懂事的女孩,她对他有了强烈的吸引力。

那天晚上,王大婶问儿子:运成,今天上午那个姑娘要模样有模样,要身高有身高,在家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完全能配得上你,可你为什么不同意?你爷爷身体一向不好,他就想着能尽快抱上重孙子,你为啥那么倔呢?

这样的话,妈妈不知说过多少回了,王运成只好说:妈,实话对你说吧,我就是想找个像吴姐那样的姑娘,为啥总也找不到呢?王大婶说:儿子呀!你吴姐是城里的知青,在这乡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那样的,你就别瞎想了!

娘俩个的对话刚好被吴雅雯听到了,她当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了很多,她何尝不知道王运成喜欢自己?他每次看她的眼神不一样,她能不知道吗?她能感受得到那份爱意。有好几次她差点就要对他说:我也喜欢你!然后和他一起钻进苞米地谈情说爱。

但她又忘不了那次回北京过春节她对妈妈吐露心意,妈妈说:在婚姻大事上一定要慎重,你还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不能把自己的青春锁死在农村。她真的很苦恼,经过一个星期的苦苦挣扎,吴雅雯最终下了决心,她对王大婶说:大婶,我给你做儿媳怎么样?

王大婶说:傻孩子,可不能这么想,你将来是要回城的,到时候你把运成扔到半道上,这样不光害了你,还害了他。

这可怎么办呢?

刘萍知道吴雅雯的难处,她出了个主意要让王运成断了这个念想。第二天,几个男知青来到王家,把吴雅雯和刘萍的行李搬到了知青点。

王运成问:两位姐姐住得好好的,怎么说搬走就搬走了?刘萍说:运成弟弟,上面有通知,所有的知青都要回知青点居住,这样也方便统一管理。王运成哦了一声,然后他也帮忙搬行李,但他全程没说一句话,看得出他正压抑着心里的痛苦。

两年又很快过去了,王运成已经21岁了,可他仍然单身。他又相了几次亲,仍然没有可意的姑娘。王大婶为儿子的婚事发愁。想着知青搬离了王家,两个人不经常见面,他悄悄的就会转变思想,可儿子好像铁了心,这可如何是好?

1974年7月,村子里来了参军的名额,知青都去参加了体检,吴雅雯也去报了名。结果吴雅雯体检合格,政审也合格。但此次只要少量的女兵。公社里达到条件的已经有五个人,但是只能招收三个人,也就是说吴雅雯有可能被刷掉,这可怎么办?

情急之下吴雅雯给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简要说明情况。最终吴雅雯的名字出现在入伍参军的女兵名单中。吴雅雯终于如愿以偿。她要离开生活了五年之久的王家坝了。那天她穿上了绿军装,显得英姿飒爽。

新兵吴雅雯

临别那天,王运成起了个大早,赶着毛驴车把她送往公社。在公社大门外吴雅雯让王玉运成停下了车子,她大胆地搂住了王运成,跟他说:运成弟弟,姐姐对不起你了,姐不能给你当婆姨了。

王运成难过地说:姐,我就是喜欢你,可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恭喜你有了好前程!

吴雅雯说:别说了,姐都知道。这辈子我们做不成夫妻,就做姐弟吧!做亲姐弟。今后只要你有需要姐帮忙的,尽管说。

此刻王运成哭了,吴雅雯为他擦去了眼泪,主动亲吻了他。

吴雅雯文向公社大院走去,她回头又特别交代他说:我走后,你赶快找个好姑娘结婚吧!爷爷还等着你抱重孙子呢!王运成边哭边点头。吴雅雯走了。

四)

吴雅雯参军去了某部新兵训练营,经过半年的新兵训练后,她被分到某通讯连队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四年后她入了党提了干,她进入南京军区步兵学院学习三年,毕业后分到某部担任副连长。

左一为吴雅雯

1981年8月,她嫁给本部营教导员范志达,此时她已经30岁。范志达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由于表现突出,火线入党提干。凯旋归来后,他由连长升为营教导员,仕途一片光明。

但小两口结婚三年一直没能怀上孩子,经医生检查,问题出在范志达身上。范志达想到参战期间,小腹被炸伤,医生取出来一块2cm左右的弹片,可能是那次受伤损害了他的生殖系统。两口子为了能要个宝宝,费了不少的脑筋,军区医院去过好几次,中西药吃了不少,可是收效甚微。

王运成在吴雅雯参军走后一年,和邻村的姑娘王秀娥结婚。大婚之际,王运成收到吴雅雯寄来的贺信和50元的大礼。

1984年10月12日,吴雅雯收到王运成拍来“爷病危望能归”的电报。吴雅雯连夜飞往西安,两年后到达王家坝。王辅道已经去世,享年86岁。吴雅雯以孙女的身份参加了王爷爷的葬礼。

送走了老人,吴雅雯和王长贵,王大婶,王运成夫妻一家人都见了面。聊叙分别之后的情形,顿生无限感慨。此时王运成已经有了三个女儿,他婆姨又怀孕了,就想再要个儿子。

把孩子交给王大婶照看,两口子去县城打工挣钱。王婶感叹:三个孩子不好带,大的八岁,小的才三岁。

吴雅雯当即萌生了收养一个女孩的想法。王运成两口子得知后,一致同意让吴雅雯抱走小女儿。

从此范志达有了女儿,他给女儿起名叫范晓雯。 他听妻子讲述下乡经历后, 对小女儿视如己出,百般疼爱。

王秀娥第四胎终于生了个男孩,达成所愿,一家人欢喜的不得了。

一年后,吴雅雯又去了一趟王家坝,她说一个孩子太孤单,想再领养一个女儿。王运成说:姐,剩下的两个女儿,你看中哪个就领走哪个,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吴雅雯又把二女儿领走了。范志达给这个女孩起名叫范晓晴,从此家里有了两个女儿,多了许多的欢声笑语。

五)

1986年3月,王运成打电话给吴雅雯,说自己在外打工,经常给收废品的老乡帮忙,觅得一个商机。他想开个废品收购站,苦于资金不足。吴雅雯立即给他筹措了3万元资金,并鼓励他好好干,这是个赚钱的好生意。

王运成两口子日夜操劳,一年后他准备还给吴姐的3万元。吴雅雯不愿意要。她说:就放你那做个启动资金吧,不要想着还钱,要想办法把生意干好。

第二年王运成就挣了近10万元。年底吴雅雯带着两个女儿回王家坝和亲人相聚,他让范晓晴和范晓雯对王运成两口子仍然叫爸爸、妈妈。王运成两口子心里很感动。范晓雯好奇地问她:妈妈,别人都是一个妈妈,我和姐姐为啥有两个妈妈?吴雅雯笑着说:有两个妈妈疼的孩子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长大后你就会明白了。

吴雅雯带着两个女儿回陕北,就是想让女儿记住自己的根,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果然两个女儿学习特别努力,一个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一个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

王运成经过这些年的打拼,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破烂大王,年入六位数。所以说,有机会的人一旦抓住机会,一下子就能飞起来,这是个能让人说飞就飞的好时代!

2009年12月16日,是29岁的范晓雯大喜的日子。婚礼上当主持人向亲朋好友介绍新娘的爸爸、妈妈时,嘉宾台上来了两对爸爸、妈妈,他们他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有人好奇地问:哪一对是亲生的爸妈呀?主持人笑而不语。又有人说:新娘先跪下的一定是亲生的爸妈。没想到一对新人先跪在了范志达和吴雅雯跟前。新郎和新娘叫了一声爸爸、妈妈,范志达和吴雅文都掏出了大红包。随后一对新人又跪在了王运成和王秀娥跟前,他俩也掏出了大红包。

是啊,还是当年吴雅雯说的好:既然做不成夫妻,就做一对姐弟也挺好。这话真的应验了。您说呢?

电影资讯历史揭秘医生鸡蛋胶东小猫情感

有用 (351)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