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贾樟柯上了热搜。
标题看似惊人:
再品品,说的不过是些大实话。“电影是千差万别的,每部电影需要的演员也是千差万别的……胜任一部电影,本质上和他的专业背景、教育、职业没多大关系。”听听这一番话,没人比贾樟柯更说得出,也做得到。如果需要资格证准入,那么这些人,或许今生都无法出现在银幕上。他们是谁?贾平凹、余华、梁鸿、苏童、格非……多位中国顶级当代文学大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看不到《高兴》《活着》,看不到镜头亲近乡土,更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这次,导演贾樟柯带来的,正是一场跨度长达70年的“回乡之旅”——正看是海,倒看是山。这是属于一代中国创作者共同的起点和归途。贾樟柯描述片名:“一直’代表着历经挫折,‘游’代表着持之以恒,‘海水变蓝’代表更加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广袤的乡土,则是那个永远给予作家们惠泽的源泉。在70年间,他们或主动地想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或是被时代的浪潮推着向前。但后来才发现,他们的路途走得越远,回望时,亦是翻山越岭。每一步,都是在乡土的高山深谷中,走得越发深邃。而他们的故事,也不过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几个。50年代的贾平凹,60年代的余华,70年代的梁鸿。三位来自不同时代的作者,最初的文学创作之路,却都带着“野蛮生长”的味道。贾平凹深受时代所影响,他讲述起少年时,深受家族和父辈的影响。怎样的影响?穷,饥饿。为了吃一口稠饭藏起铲子,一天挣3个公分,连自己都养不起。在那个年代,“写字写得好”,足以成为“有文化”的身份标签。几桶油漆,鲜艳的大字标语,为贾平凹上大学打了基础。80年后,中国文坛真正复兴,国门敞开,作家们看到了海外全新的创作风向。贾平凹形容年轻时的自己:冲动,好奇,见什么东西都想写。“像个流寇一样,没有根据地,打到哪儿算哪儿。”那个时候,许多人都在进行纯粹的对海外创作的模仿。后来贾平凹意识到:这样不行。他开始有意识地回到家乡,在乡镇间放肆、毫无顾忌地游荡。后来贾平凹说:终身的快乐在这个时候,终身的痛苦也在这个时候。家族式隐痛延续和个人式的荒野寻索,造就了他一生文学的立足之地:同样是个人的文学路,到了余华这里,和土地的“距离”拉开了。余华生于浙江杭州,但他真正的家乡,在海盐县。这里的“乡土”,是海洋。在他母亲的回忆里,那时候的海盐“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关于生存的命题,不仅仅体现在“挣扎地活着”,更体现在如何面对死亡。余华的家和父亲工作的医院离得很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他时常溜进太平间,在冰凉的水泥台子上睡午觉。后来余华读到海涅的诗歌:“死亡是凉爽的夜晚。”他忍不住感慨:“这就是我当年在太平间睡午觉的感受。”亦如贾樟柯所说:“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我们曾时时刻刻想把握住时代的波动,但又似海中浪花,经常感受到命运的难以把握。1977年,余华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落榜,被安排到县医院当牙医。从他当年的办公室望出去,恰好能望见小县城中心的桥和路。他凝望来往人群,扪心自问: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度过了吗?一种试图改变自己生活的冲动,自内心涌起。什么能改变人生的轨迹?余华选择了文学。他一次一次地投稿,从顶级杂志到县城的小报,直到被《北京文学》发掘。文学终于改变了他的命运,但这能否成为他终生的指引?改革开放后,全民下海经商,曾经的文学伙伴也开始放下了笔。于是93年余华开始写《活着》,探究“一个人的一生”。滚烫的生命,真实的自我,时代的翻涌……追根究底,都是“怎样度过这一生”。是属于导演贾樟柯的问题,也是属于贾平凹和余华的问题。而对于梁鸿来说,故乡,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她1997年在郑州大学就读,那个时候她自认“还沉浸在一个相对自我的世界里”。直到2007年,她毕业,结婚生子,定居在北京。当人生跃居到一个新的阶段时,她忽然感到难受和“背叛”。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人生的指南针忽然失灵。她决定,要回到家乡去,回到梁庄,书写属于梁庄的故事。当梁鸿身处家乡时,她才感受到:“梁庄在外的打工人,还是梁庄的一份子。”哪怕他们已经常年没有回归到这片土地上,但这里仍然和他们有着深刻的联系。从他们的故事里,你察觉了吗?《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始终讲述着“人从乡土的出走和回归”。18个章节,吃饭、恋爱、父亲、姐姐、活着……不宏大,不波澜壮阔,都是普通人的个体经验。在这里,贾樟柯再一次重回乡村,回到家乡。曾有无数人问过贾樟柯:为什么小城市或者农村经验对你来说那么重要?他的回答和他的故乡贾家庄一样朴素:“这关系到贫穷的问题、吃饭的问题,正如我们纪录片里拍的。”“这些问题在今天人们都意识不到了,但是这些曾经的问题其实影响着现在人的行为方法、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我觉得要理解今天的中国,就得去理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因此回到农村或者小城市,重现个体经验,成为我的兴趣。”那是我们真正的感受,是影像记录的珍贵所在。所以当我们在浩如烟海的纪录中发现《中国的重生》时,会激动不已。那不仅仅是对开国大典的珍贵纪录,更是对普通中国人生活的鲜活描绘。我们从来不缺少对个体的珍视和体察,无论是七十年前还是此时此刻。而通过贾樟柯的“艺术家三部曲”,通过文学家们对细节的超群把控。我们更能亲密地听到时代的脉搏。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它不仅仅在北京上海国际一线,更在梁庄贾家庄无数个村庄里跳动着。让镜头从“精致”“霸总”上移开。留一些给个体,给普通人,给我们平凡的世俗生活。让更多的人看到,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坚韧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