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捐助散财是一种乐趣。”这是最早的娱乐圈教父级人物、百亿身家富豪、慈善大家——邵逸夫所说过的话。邵逸夫本人的一生,可以被称作一部横跨清朝末年和新中国时期的传奇史。
风雨前半生 缔造商业帝国1925年,他与三个哥哥抱团闯进无人踏足的电影娱乐领域,并在当年就拍出了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在历经起步、发展和困顿时期后,邵逸夫通过自己的艰苦打拼和经验积累,将主要阵地转向了东南亚,在随后的1930年,邵逸夫在新加坡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这家电影公司就是后来在影视娱乐行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邵氏兄弟”。
敏锐的邵逸夫很快便发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然出现了有声电影,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动。他很快就决定前往美国学习新的电影制作技术,采购有声电影的器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邵逸夫在开往美国的轮船上不幸遇难,船身触礁后破碎成一块块的木板。在强烈的求生意识下,邵逸夫紧紧抓住了一块木板随其漂流,被迫在海上漂浮了不知多久后,邵逸夫终于被过往的船只救起。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被营救的邵逸夫在前往美国购买器材后回到新加坡,在两年时间内,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开启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全新时代。
在邵氏兄弟的齐心协力之下,他们的影视生意蒸蒸日上,很快便在东南亚占据了一席之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影院和电影发行网络,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就当大众都以为这个影视帝国会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1937年日本的侵华战争,打破了邵氏兄弟的发展之路。在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没人会愿意继续在影院里消遣娱乐,在长期的惨淡经营之后,邵氏影业终于宣布歇业关门。
直至1945年的到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邵逸夫沉寂了近十年的施展抱负,终于在此时得以重见天日。按部就班地恢复工作之后,邵逸夫在1957年决定将事业重心逐渐转回香港,凭借着自己早年间的原始积累,他在香港清水湾建造了气势恢宏的邵氏影城。自1961年被正式启用后,在这里拍摄的影片每年数量可达到40多部,成为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70年代,邵氏踏入电视领域,并很快通过与无线电视的合作培养了一系列人才,为1967创办TVB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邵逸夫在香港电视电影行业的突出贡献,英国女王在1974年授予他爵士头衔。在80年代,邵逸夫在香港娱乐圈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成为娱乐圈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TVB制作的电视剧《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金枝欲孽》等在香港与内地引起巨大反响。公司所打造的明星艺人,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佘诗曼也成为影视娱乐圈的黄金一代。
为了减少自己影视行业经营单一化的风险,邵逸夫开始将目光转向房地产和股票基金市场。自此邵逸夫成功踏入香港富豪排行榜前列。
辉煌后半生 转战慈善事业1973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基金会,想要用自己前半生的积累为慈善事业做出一点属于自己的贡献。
自1985年起,邵氏基金会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一亿余元,用以支持各项慈善事务支出。据各方机构的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多年来为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机构的捐款超过一百亿港元。以邵氏基金会为名目所援建的教育医疗项目,多达6013个,其中为人所熟知的以“逸夫楼”为代表的建筑,多达三万多栋,遍布在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
热衷于教育慈善项目的邵逸夫在内地投资建造的第一幢“逸夫楼”就是位于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图书馆。正如他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到后来,在许多大学都有了逸夫楼的身影。由于生意上的奔波往来,导致邵逸夫本人没有大学的经历,或许投资兴建教学楼也是军旅电视剧他为自己圆梦的一种别样体现。
一生的缺憾唯有子女亲情他的一生收获甚多也贡献卓著,然而在他晚年,却始终没能让自己的四个儿女回到身边。即使他多次表示想要为自己的子女提供帮助,也很少接到来自他们的回应,甚至在他仙逝后,四个子女也并没有人愿意接受他多达百亿的遗产。
究其原因,还要从邵逸夫的前期打拼时期说起。1937年前后,邵逸夫邂逅了第一任妻子黄美珍,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她结为夫妻。在战争年代几经沉浮的两人产生了异于和平年代的热烈情感,在相互扶持的数十年里,生下了两儿两女。伴随着邵逸夫事业黄金时期而到来的就是两人关系的逐渐破裂。
1952年他在自己的事业往来中结识了方逸华,作为一名歌手的她,热情美貌又大胆,后来还进入了邵逸夫的公司。第三人的介入让邵逸夫和黄美珍的婚姻变得名存实亡,她决意将四个仍未成年的孩子交给邵逸夫的哥哥抚养,自己选择远渡重洋,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四个孩子因为童年时期父亲的变心和母亲的被迫远走,幼小的心灵无疑受到了创伤,长大后与父亲的关系也必然走向了僵化,因母亲的去世,到后来甚至闹到了断绝关系的地步。他们各自留在新加坡从事房地产和百货行业,虽然远没有达到父亲的成就,却也各自做得风生水起。对父亲的感情淡薄和衣食丰足,让他们并不想继承父亲的影视事业,最终邵逸夫的百亿遗产只能交给基金会打理。
邵逸夫的一生不可不谓是传奇,作为商业奇才和慈善大家的完美结合,他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做到了极致,也在慈善事务上倾注了许多心血。影视行业里,他的胆识谋略、眼光见地、运营手段都堪称是一枝独秀。慈善事务里,他始终怀揣着兼济天下、家国一体的爱国情怀。
但在家庭里,他也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不知道在他晚年之际,是否也曾遗憾没有挽回与前妻和子女的关系,会不会也曾怀有一丝遗憾?如果当时他能坚守底线,善待自己的妻子和子女,或许就不会有这样令人嗟叹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