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曾经的四大天王

有人说这是一个精神缺失的年代,影星歌星甚至莫名其妙的人充斥了现代生活。那么,我们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四大天王?

偶像崇拜自古有之:战火硝烟时,英雄人物多为人所向往;和平年代,又用什么来填补物质外的空白?不要对"偶像"两个字嗤之以鼻,阻止孩子们听周杰伦的父母们啊,早就忘了当年躲在被窝里听邓丽君的岁月。有人说这是一个精神缺失的年代,影星歌星甚至莫名其妙的人充斥了现代生活。那么,我们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四大天王?

[page_break]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如果你不知道“四大天王”的名号,分不清黎张刘郭,那真的是件落伍的糗事。四大天王成了九十年代初期流行文化的代名词,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四个男歌星在那个年代成为排行榜和颁奖礼上的常客,完全继承了谭咏麟他们一代歌手的辉煌。由于张国荣谭咏麟等老天皇巨星相继退隐,香港乐坛需要有点新意来刺激市场,于是这个称呼应运而生。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走到终点,由一个垄断意味式的继承开始了下一个十年的篇章。
 

  如果说八十年代谭张等人成为巨星进而引发人们对娱乐产品的消费热潮的话,那么四大天王在九十年代的作用就是把娱乐圈偶像化并且神化,再次把娱乐消费推向高峰。在他们身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香港人以及香港明星们的影子——他们努力勤奋、工作的范围由歌手到影星几乎无所不能,于是出现了“影视歌三栖”的称呼。四个人的唱片数量以及销量都是其他歌手所不能比拟的,随之各大奖项的得主也不外乎他们四人。除了张学友的外形稍逊之外,其他三人更是不需要用歌喉,光凭长相就得到无数粉丝的热爱,“追星族”一词基本上出自这个时期,而且他们的疯举动层出不穷(至今还有杨丽娟这样的痴心追随者)。特别是对于刚对娱乐产业有点朦胧认识的内地的人们来说,四大天王是最好的模板以及膜拜的版本,因此我们便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一场刻骨铭心的沉醉中去。
 
  但是在电影、歌曲等方面销量大丰收的同时,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也发现值得回味和真正有生命力的流行作品并没有多少。在偶像当道的那几年,人们被多彩的外包装所迷惑,忽视了真正的内容。比起八十年代中人手一个记歌词的小本,靠拷带和广播听歌的日子,九十年代的消费感大大增强。偶像几乎也就是时髦商品。四大天王商业上的成就并没有推动文化进步。歌曲原创力和八十年代持平,而且因为需求量增大出现更多的行货大路货。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商台的“豁达”行动提倡原创才让港人认识到唱自己的歌的重要性——而在七十年代的台湾,李双泽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以身作则地开展了民歌运动。电影的粗制滥造更是令人惊心,天王们接拍的片子经常是仅仅为了娱乐大众和赚票房,在内容和导演手法等实际的艺术表现上澳洲买电影票的app没有可取之处。整个娱乐圈也笼罩在他们形成的垄断影子下,有机会出头的新人少之又少。回头看来繁荣的历史背后隐藏着内核方面的停滞不前,是利是弊还一时说不清。
 

  相反随着新世纪到来,四位天王相继宣布淡出或者不再使用这个名头之后,他们真正的艺术生涯开始了。无论是在电影表演上还是在歌曲创作方面,他们都以成熟的姿态和良好的表现得到大家认同。而此时市场已经渐渐萎缩,新人更新也越来越快。看来繁荣年代容易令人迷失,历练与沉淀才会使人成熟。

[page_break]

[page_break]

EVENT 年度事件
两岸三地交流
  1 月,第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此后,两岸三地的电影导演每年轮流在祖国大陆、

焦点新闻第二届北刘德华

有用 (12)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