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高娃不满《姨妈》情节:红色泳衣离谱了点

 4月1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旁边酒店的19楼层,斯琴高娃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状态轻松,表示从没想过奖项的问题。数小时之后,在数百米外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斯琴高娃拿到了她的第2座金像奖影后奖座。   四月十三日晚,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斯琴高娃夺得影后。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这位出生于广州的影后热情好客,送走本报记者时拿起桌上的水果往记者包里塞。由于年轻拍戏时三次从马上摔下来,她的膝盖骨头已经坏掉,必须每天接受治疗,有时候走路要拄着雨伞,但她给人的印象是对电影坚持己见,鄙视胡闹的电影,同时乐观而慈祥、怀念旧情,多次表示本次来香港更重要的是会会老朋友。而颁奖前夜,甫一抵港,斯琴高娃即前往跟关锦鹏等多年老友见面吃饭。   3部片与香港电影结缘   从1984年的《似水流年》(严浩导演)到《人在纽约》(关锦鹏导演)、《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许鞍华导演),斯琴高娃与香港电影结缘24年,3部影片都得到好评,3部影片的导演也是当其时最创新的导演,如“香港新浪潮”的严浩、文艺电影的旗手之一关锦鹏,而与许鞍华的合作,她等了十几年。   关锦鹏是当年《似水流年》副导演,他对斯琴高娃非常感兴趣,合作《人在纽约》后,还拍摄了纪录短片《斯琴高娃二三事》。对于斯琴高娃的演技,关锦鹏觉得超棒。虽然未必马上能有适合的剧本再找斯琴高娃拍戏,“但是只要有机会,我时刻准备着。”   记者:你跟香港导演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   斯琴高娃:我和严浩1984年合作了《似水流年》,当年也获了多项金像奖。11年之后,《天国逆子》我跟他再次合作。后来还有关锦鹏的《人在纽约》。这些香港大导演的作品都“走心”,比较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   香港的电影史很长,从中你可以看出哪一个是在真正的搞艺术,哪一些是胡闹的不负责任的。当然一部电影一点商业性都没有的话也不行,但我完全不接受那种胡闹的东西。《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既沉重又松弛、诙谐,喜剧性还是蛮清晰的。我每接演一个角色,一定是“走心”的,一定是把我自己揉进去,如果我就是她、她就是我的话,这戏就活了,这个人物也活起来了。   3个人合力打造“姨妈”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7年3月公映之后,不少熟悉许鞍华的香港影人认为本片是她个人的写照,有评论则认为编剧李樯居功至伟。13日,斯琴高娃向本报记者揭秘,姨妈实际上是三人合力塑造的一个形象。   记者:请你回忆一下加盟这部电影的过程。   斯琴高娃:十几年前,因为和关锦鹏、严浩合作,我多次来香港,也就认识了许鞍华,她请我喝花雕酒,两个人聊得很开心,说话很投机,无论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态度、对艺术的认知都有共通之处,说好了有机会就合作。多少年过去了,还没有好的机会。到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部戏筹拍时,许导演就带着编剧李樯一起来找我,说这部戏一定要找我来演,似乎就是我不演她就不拍这个意思。我们的缘分就开始了。   我个人对李樯的作品比较欣赏,之前也看过他编剧的《孔雀》。他有他的独到之处,而且比较年轻,理念上也新,(剧本里)抓的东西也比较深刻、生动。   记者:你和许鞍华是如何合作的?   斯琴高娃:我都听她的,但也会给许鞍华导演一些意见,两人比较合拍。虽然说,拍摄当中有一些冲突,比如对于姨妈这个人物,我有我的解读,她有她的理解,还有剧本本身赋予的东西。   在跟许鞍华沟通对人物理解时,有时候我是有一点点不以为然,许鞍华就说:“呃,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咦,你好像说得对。”过了两天,她说:“好像不是这样的哦。”我们是这样一个讨论的方式。   这部作品最后展现的外貌,很大程度上依据剧本以及导演的功力。虽然许鞍华对内地不甚了解,但她主要还是一个善良、透明的女人,非常刻苦。当时她还带着病拍摄,依然马不停蹄开工。戏拍完了,她的病也好了。   我也有狼狈的时候   斯琴高娃表示,她和她塑造的姨妈一角年纪相仿,她本身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狼狈的时候,很多矛盾的时候,因此读到剧本时共鸣多多。有外界评论认为,个人的情感经历令斯琴高娃有姨妈一般的中年心境。   记者:解读一下姨妈这个角色吧   斯琴高娃:“姨妈”人到中年,我本身也是这把年纪,所以刚刚吻合。我本身的生活当中也有很狼狈,很矛盾荒野生存电影免费版的时候。但开始,我并不知道怎么去演出一个这样的“姨妈”。后来我慢慢去深入这个人物,“姨妈”在大学里是校花,非常优秀,是个知识分子。但是当她落伍于时代、下岗、四处碰壁的时候呢,她就很世俗,显出她原形的那些东西。这部戏的生动之处就在这里,就看导演和演员怎么把握了,我都听导演的。有时有些香港电影对内地不是很

韩娱新闻上海影城金像奖

有用 (17)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