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这人有意思

  08年,马未都硬是把文物收藏这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说得妇孺皆知、老少咸宜,更难得的是雅俗共赏、交口称赞。马未都火了,火到和于丹、易中天他们站一堆儿了,成了“明星学者”。其实,54岁的马未都真就没拿自己当学者,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我还算个文人”。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写小说。 后成为《青年文学》的编辑,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并撰写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和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1996年,创办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任馆长,如今已在杭州和厦门设有地方馆。

  差点出大名儿的

  文艺老青年

  马未都是老北京,张口就是地道的京片子,说什么都跟说相声似的,比如说到在野外远远地看见一家小饭铺,马先生能说成“我手搭凉棚一瞧看,嘿!这大招牌,把个小树林儿遮没一半儿,您猜怎么着,这店儿还没招子大呢。”早年,马未都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煞有介事地当了几年车工,可是勤奋的马先生把文学青年的底子打下了。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马未都一下从工厂进了《青年文学》编辑部当编辑,正儿八经成了文学青年。后来,他和王朔、冯小刚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当年的《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都是他们弄的,《编辑部的故事》播出那一年,也就是1992年,马未都37岁,涉足影视单叫文学青年又不妥了,应该改叫文艺老青年。在1992年的马未都眼前,一条光明的文学之路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儿,眼看着就跟王朔、冯导一起名利双收了,可人家老马早就“兴趣呼叫转移”了,自从1980年迷上一只乾隆年间的瓷碗开始,马未都就走上了一条在当时来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漫漫收藏之路,因为在他看来,“文物就像雪茄,文学就像香烟,抽过雪茄的人,觉得抽香烟就没味道了。”

  捐了大钱的

  博物馆馆长

  收藏东西多了以后,马未都暗暗发现,文化的潜在价值,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方式是展览。那个时候,马未都的东西,谁有兴趣谁来看,马未都就和人家聊,真聊到一起去了,马未都立马就能兴奋,就能产生一种满足感。马未都常挂在嘴边上的是,对搞收藏的人来说,办展览之所以能得到满足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炫耀,具体到他自己身上,是知识的炫耀。

  必须说明白的是,马未都搞收藏压根就没想从里面赚钱。他重视的是文化,是拿着有历史、有价值的东西赏玩的过程。

  96年,马未都拿自己的东西开了一家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博物馆实行理事会制,接受社会和企业的捐助。这就是说,马未都把自己费劲巴力,熬心血,伤脑筋,花光所有余富钱儿收来的文物都捐了。这得值多少钱?没法算。这样做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马未都死了博物馆不会死,他希望借助一个有效的制度让博物馆活下去。他“自私”地希望他创造的模式能够生存下去,更希望同时代的人都不在的时候,有人知道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这样一个博物馆,这样一个事。

2012年院线电影   有大意思的

  北京小老头

  马未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乍看一眼,貌不惊人的,就是个喝豆汁,吃烧饼就咸菜丝儿的北京小老头。但再注意一看,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因为那双眼睛,知天命的年纪了,马未都的眼神还那么活泛,眼珠儿闪闪发亮地乱转,像小姑娘一样,会用眼睛表情达意。

  马未都54了,可他的心还年轻着呢。他最开始玩收藏是因为好奇,越玩越上瘾,玩得家里多少年都没普及上录像机他还由着自己。拍出《编辑部的故事》,这么火的电视剧,人家硬是不玩了。价值连城的文物,攒的都够开博物馆了,人家捐了。这可不是硬把左右脚的鞋调过来穿——装有性格,这是真有性格啊。他怎么就这么有性格呢?用马未都自己的话说,就是“想通了”。人在物质上的需求实际上是容易满足的,真正不易满足、真正高级的是精神上的需求。

  马未都说,历史上能留下名声

明星专访马尼拉电马未都

有用 (4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