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翻开近百个版面的“改革开放30年娱乐”正文前,似乎你也需要温习一下在这之前的、或许你未曾经历过的娱乐生活。已经远去的那个年代,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曲曲让人流连的调子,还有存
在即将翻开近百个版面的“改革开放30年娱乐”正文前,似乎你也需要温习一下在这之前的、或许你未曾经历过的娱乐生活。已经远去的那个年代,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曲曲让人流连的调子,还有存于个人记忆中的某个细节。
从电影、话剧到传唱至今的歌曲,从一盘棋局到今天已经变成古董的收音机,从遛鸟、拨浪鼓到需要打捞的“小人书”人们的娱乐生活,你知道,还远远不止这些。
上世纪20/30年代顶级好看的抗战电视剧
娱乐还是少数人享受的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可以看电影、听戏、看话剧。不错,这些都局限在上层社会的人物,这些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消遣,在那个时候只属于少数人。在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戏剧、电影都有发展,话剧有《名优之死》、《压迫》、《卡门》、《夜未央》等,电影有《秋扇怨》、《火烧红莲寺》、《神女》等,当时走红的明星有阮玲玉、周文珠、林楚楚、汤天绣、陈燕燕、叶娟娟等。
上世纪30/40年代
那些发黄但没过期的娱乐生活
上世纪30-40年代,动荡的中国,百姓基本谈不上娱乐生活,从一张张业已发黄的老照片那里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生活中高兴的事儿不多,下棋、遛鸟,是当时社会人们娱乐的主要项目。当物质极其缺乏之时,必然会造成精神生活的匮乏和稀缺,这是客观事实,但是透过照片中人们的表情,我们也能看到,在阳光下,下棋的乐趣写在脸上,娱乐生活的重要性也彰显出来了,没有一个时候人们是可以丧失娱乐的。值得多说一句的是“下棋”,是可以不分年代、不分境况都可以进行的娱乐,这些都在阿城的小说《棋王》中得到展示了。
1948年
开启未来艺术电影的《小城之春》
如果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只选出一部电影,大概没有争议应该是费穆的这部《小城之春》。这部启发了后代无数导演的中国艺术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早已经成为影迷和电影学院的必修之作,观众可以透过缓慢的镜头,静静品味出中国千年文化熏陶下的那种幽然含蓄之美。在淡淡的情感冲击下,人的内心如何变化,如何展开莫名的进展,在这部1948年完成的电影中都得到了展示。在电影史上,《小城之春》得到的评价是: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心理写实主义、比较完整的散文结构、诗化电影的先河,“放射出让人目眩心惊的光芒”。
上世纪50年代
留住光阴的收音机
上世纪50年代,很多人围着一台收音机听广播不是什么稀罕事,在当时收音机既算一件大“家当”,也是一件用来娱乐的重要工具。当人们成群地围坐在一台在今天已经成为古董的收音机旁,那种快乐和今天人们坐在舒服自在的电影院享受大片时是一样的。“嗒滴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样的声音,让几代人熟悉。“小喇叭”节目于1956年9月4日开播,一直播出到现在,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早期的小喇叭节目荟萃了当时中国最精英的少儿节目播音员,如儿童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先生,他们的声音成为几代人对童年回忆的一个重要符号。
1956年
笑声中的敌人丑态
《铁道游击队》在各种场合的广泛放映,令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在
影视资讯特种兵题娱乐新闻明星新闻明星动态娱乐资讯明星八卦体育花边电影电视影视快讯奇闻
有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