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借助网络,实现更多人的电影梦想” 一提贾樟柯的名字,人们就立刻将其与电影联想到一起,这个70后的先锋导演不但作品先锋,人也时尚,刚开始就与记者大聊起网络…… 记:第一次接受这
“我希望借助网络,实现更多人的电影梦想”
一提贾樟柯的名字,人们就立刻将其与电影联想到一起,这个70后的先锋导演不但作品先锋,人也时尚,刚开始就与记者大聊起网络……
记:第一次接受这种方式的采访吧?
贾:对,人生第一次。挺好,我喜欢网络,电影将来也要适应网络的。
记:怎么说呢?
贾:网络这一块,对导演来说多了一个电影传播的出口。事实上,很多观众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在看电影,特别是在那些偏远的地区,中小城市,没什么银幕了,最新电影通过网络进行观看。我觉得这对观众来说是一个有福气的事情,对导演来说也是一个有福气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影片都能够通过银幕跟观众见面,一部分优秀但在市场上并不是很强势的影片,能够通过网络被观众看到,这不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对导演来说,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电影,分享电影里面的感情和思想,这个是最主要的。
记:盗版的问题也容易这样出现。
贾:我希望借助网络,实现更多人的电影梦想,当然,打击盗版是我们不能停止的工作。
“中国最缺的是专业的副导演,我很孤独”
贾樟柯导演曾在以前的采访中说:坚持一种独立的观点会比较有孤独感。但他这次所说的,却是令他“孤独”的另一个理由。
记:2008年收获大不大?
贾:2008年是我自己转变比较大的一年,除了拍了一部长片《二十四城记》,还有两部短片:《黑色早餐》和《河上的爱情》,整个工作还是提速的过程。另外一方面,从导演身份开始做监制的工作,今年是比较集中的呈现,像《荡寇》、《完美生活》这种精致小片开始推出,对我来说是很多新的经验,也是新的开始。因为实际上我一直很想做制片人的角色。
记:有打算退出导演角色的意思?
贾:不是,我刚开始做电影工作的时候,觉得中国最缺两种电影人才,一种是专业的副导演,一种是专业的制片。副导演一般都是找来的亲朋好友,以前也没做过,做一遍也不想再做的。实际上,副导演是一个非常非常专业的工作,在国外都是做一生的。欧美学校里面,副导演是一门课程,这个课程要学两年,在中国是没有的。
记:制片人是“财主”,找投资的职业,看来你拥有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想转型。
贾:其实作为导演我特别孤独,我希望有副导演一起工作。在导演发疯、走斜路的时候,有一个坦诚的人告诉他。
“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我不可能存活到今天”
贾樟柯拍摄的《无用》、《东》、《站台》等片被人们称为文艺时代的复兴之作,对此他却否认自己拍摄的是文艺片。
记:一般情况下文艺片的市场之路走得都不会太好,贾导什么时候去拍商业片?
贾:我一直在拍商业片(笑),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我是不可能存活到今天的。从拍电影开始我就分得特别清楚,创作的时候你是一个导演,拍这些电影的时间,要把自己最完整的电影思想和方法呈现出来,但是这些东西完成之后,一定要在流通领域跟观众见面。它是一个产品,是一个工业的一部分,我觉得在工业里面推广的努力不应该中断。
记:市场对文艺片的磨练,会很长时间,有信心吗?
贾:当然。就连我不看好的《画皮》,今年都取得很好的解说电影成绩,所以我非常有信心。2003年之前,一直希望我能够解禁,为什么要解禁?如果解禁我才有机会通过电影院,通过中国的电影工业体系跟观众见面,那个时候连一个DVD都出版不了。
“惟独没有人跟你说那个电影想讲什么”
贾樟柯是个怀旧主义者,在谈到对电影业的期待时,他居然称自己“怀念胡汉三时代”。
记:媒体现在也越来越商业化,看到文艺电影也走了商业化道路不免觉得有些悲哀,现在好像是个奖项充斥的时代?
贾:嗯。在过去十年里面,我逐渐觉得我从事的工作变成一个什么工作……变成了我通过一年拍出去一部电影,为这个社会提供了非常多的话题,惟独没有人跟你说那个电影想讲什么,说得文艺点,你那个文本没人关心的。比如《三峡好人》这个文本里面究竟在讲什么,这个导演想讲什么,这个人物命运是什么,甚至流行音乐怎么样,现在没有人谈这个。谈的都是《黄金甲》、《三峡好人》得奖还是要票房,怎么生存,全是这个。
记:奖项也误导了我们吧?
贾: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就失去了看电影的乐趣。小时候看一个电影很开心,就会模仿胡汉三,对这个人物感兴趣。最原始的电影感动,回到国人看电影的心态里面,我觉得那是我最渴望的。这是中国电影工业,目前最欠缺的东西。
记:贾导平时喜欢上网吗?对关注你的网民说点什么?
贾:我经常看一些电影评论、BBS等方面
明星专访泰国恐怖贾樟柯
有用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