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打小就想出人头地

  春晚的成功让小沈阳从一名普通的二人转演员一跃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明星。套用一句小品台词“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小沈阳走红是有原因的!”为了探究小沈阳迅速蹿红的原因,本报记者日前来到沈阳、铁岭和小沈阳的家乡采访。原来小沈阳能够一炮走红,除了机遇外,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对出人头地的向往,也造就了他的成功之路。记者采访发现,在二人转艺术的道路上,小沈阳抓住了每一个机遇,而且,在小沈阳生命中除了赵本山外,还有的几个贵人也帮他完成人生的三级跳。   第一跳:考入铁岭县剧团   小沈阳的家在开原市上肥地满族乡代庄村,位于铁岭市和开原市中间。记者从铁岭市坐汽车一个小时到达上肥地乡,小沈阳的家离乡里还有20多里。记者找了一辆小“蹦蹦车”,和司机说去小沈阳家,就被直接拉到代庄村。代庄村,上肥地最偏远的一个村,一条泥泞的土路一头紧接着大山,一头通往遥远的大城市。曾经,小沈阳沿着这条土路走出上肥地,走出铁岭,走出辽宁,直到走上春晚。   立春后,山里依然很冷,白雪皑皑。记者和乡亲们一打听小沈阳家,就有人一边指路一边说:“你们是记者吧,这几天来了十几拨了,前面镶着紫琉璃房顶的白色四间大瓦房,就是他家。”小沈阳家大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院子里收拾得很干净。由于小沈阳的父母没在家,记者与乡亲们攀谈起来。唱二人转在代庄村并不稀奇,但是能唱到小沈阳这样还是头一个,一个老乡说:“唱二人转还能出这么大名,发这么大财,真是没想到。”   小沈阳的母亲以前也靠唱二人转贴补家用,父亲不仅会拉弦,还是村里的文化人,邻居们说:“老沈头有才,还爱喝两盅,农闲时,我们都愿到他家听他讲评书”。小沈阳出息后,很多乡亲们非常羡慕,他们说:“沈家有两个儿子,小沈阳是老二,他小时候很文静,长得像个小姑娘,他妈去别的村演出都带着他。”“老沈家这哥俩小时候就有表演天分,学啥像啥,在院子里演小品《一加一》,不但生动,还一句台词都不差。”   小沈阳的母亲经常会在谁家遇有白事的时候上门演出,小沈阳有时候心疼母亲,就跟着一起去,替母亲唱一段。就在这个过程中,小沈阳的母亲发现他是唱二人转这块料。小沈阳15岁那年,父母决定送他去专业团体学习二人转,报考了铁岭县剧团,赵本山、潘长江、翟波、李正春都是从铁岭县剧团走出去的。铁岭县剧团团长关铁艳介绍说,“小沈阳是我们剧团首批学员,当时他的父亲陪他来考北京电影学院2017留学生试,小沈阳唱的是二人转传统段子《回杯记》。在同期学员中,小沈阳是年龄最小的,但他的表现很突出,嗓子也好。小沈阳家里十分困难,我们的学费是1000元,他家勉强凑出了700元钱,因为这孩子很是块学二人转的好料,我们也就破格录取了。”   第二跳:获铁岭市二人转大赛新人奖   小沈阳的启蒙老师、铁岭县剧团演员曹晓晖对小沈阳的印象特别好:“他有灵性,又非常好学,那时候学二人转也没有碟,就靠我一句一句教。小沈阳学得很认真,传统二人转大戏唱得都非常好,还很有台缘,很快成为团里的骨干。学完二人转,其他学员都去玩了,他就向乐队的老师请教,因为人缘好,这些人也愿意教他,后来,他架子鼓、电子琴、锣等乐器样样精通。”   铁岭县剧团业务副团长麻守亮当年和小沈阳一起到剧团学二人转,比小沈阳年长四岁,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麻守亮说:“小沈阳就是我的小老弟,他性格比较内向,我们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爱种地,一到地里就直看表,啥时候能到中午啊?当年我们一起在宿舍,学习期间不赚钱,生活比较艰苦,我们就从家里带点大米和酸菜,用他的电饭煲做饭、炖酸菜,晚上冷了还住一个被窝。”   在铁岭县剧团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和演出,让小沈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成为剧团骨干分子。1998年,小沈阳曾代表团里参加铁岭市二人转大赛,当时参加比赛的演员多大岁数的都有,就他最小,不到二十岁,但演出效果非常好,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喜欢,一举获得铁岭市二人转大赛新人奖。这时,小沈阳觉得要想出人头地,只在县里剧团演出很难实现,就决定出去闯一闯。   第三跳:形成表演特色 得赵本山青睐   说起小沈阳这次外出闯荡,麻守亮的话语中透出钦佩,“当时小沈阳走的时候没有联系好剧场,就和团里打了招呼,拎着一个小箱子走了。他当时是我们团里的骨干,转正是迟早的事,但他觉得只有去外面闯荡一番,才能学到真本事。其实,小沈阳从进团时就想着出人头地,就羡慕赵本山。我妻子当时有一张赵本山老师的照片,他看到后马上就要去,珍藏了起来。”   小沈阳到了吉林后,赚钱不多,省吃俭用留给父母。当时都没有手机,就每个星期传呼麻守亮,

焦点新闻老电影她小沈阳

有用 (9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