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王学圻成为泛娱乐时代的牺牲品和消费品

王学圻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依然承前启后,以肉身的更彻底的沉沦做为娱乐至死的确证,无论是春风沉醉的晚上还是行尸走肉的白天,人们仿佛在行走却似乎更象在熟睡。人皆小隐隐于床,大隐隐于婚,唯狗仔们奔波其间,乐此不疲,把骨头供奉给自己,把皮肉奉献给看客,纵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架不住丫上下去求索。

    哥本哈根一干人的起哄把大气吓的立马冷将起来,娱乐生态却不管不顾地越哄越热,在社会日渐泛娱乐化的今天,所有有价值的事物都被去价值化,趋同于这疯狂的毫无价值判断的扁平时代。

    本年以兽兽、韩局长等为眼球的大密集人肉资讯,标志着零隐私时代的彻底到来。媒体在其间充当着帮闲和围观组织者的双重角色,以肉欲窥秘为尺寸将一切资讯平面化,将常态新闻非常态化,而将非常态资讯常态化,进而消之费之。如最近坊间热炒的香港和内地两宗艺人离婚案。

    香港的那两位著名的青年男女自不消说,肯诚恳地共同携手面对公众表白过往婚姻对彼此的纠结,纵有无数悲喜是非,在这含笑分手的一刻亦如烟散去,局外者在享受了资讯透明的体制优先法则之后,围观者当如这小两口的婚事一样该散就散了,该干甚且干甚去。

    另一宗则是我个人最欣赏的堪称殿堂级表演艺术家王学圻的离婚诉讼案。从《梅兰芳》里我看到了当代最如火纯青的表演,在看完他的《十月围城》之后,我更是预言:“王学圻饰演的李玉堂将和演《梅兰芳》时的十三燕注定要拿遍年度最佳男配角一样,这次将注定拿遍来年的最佳男主角。他是活着的表演大师,殿堂级的表演。”

    一个刚拿到影帝的人,立马和结发39年的妻子离婚,这对狗仔们和无聊看客们来说,简直是一道最热乎乎的上等好食材,焉有不大炒热炒之理?于是,一则最多放在晚报社会版右下角的普通民事诉讼案便恭逢这娱乐盛世,隆重请到了娱乐版头条,并注定将有后续报道和媒体情感专家的装逼犯般的解读和分析。于是,一个刚刚因为在电影《十月围城》中因为精湛的演技而了金像奖影帝提名,并已摘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和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的表演艺术家,便不明不白地沦为一桩无聊娱乐资讯的被当事者。

    媒体报道此事的感觉仿佛陈世美,一朝拿影帝,便把婚来离。事实上,王学圻本人从未回避自己离婚的事实,且此离婚案经年持久,并非今日。王学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离婚这个事情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们团的人都知道这个情况。”起诉书中亦表明王学圻是因与妻子长期感情不和而要求离婚。据悉,由于孙昌宁经常到国外出差,王学圻工作较忙,双方平时很少联络,情感逐渐淡漠,并且双方性格差异较大,经常发生争吵。自1998年至2006年的8年时间里,孙昌宁在国外工作,2006年回国后双方分居至今。原告认为,双方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故诉至法院,要求与孙昌宁离婚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王学圻称两人聚少离多,一年只有几天时间能在一起,感情必然会越来越淡。而且演员这个职业也会给妻子带来压力,比如拍吻戏等,对方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目前这样的婚姻状况,分开了对两个人都好。王学圻说,这么多年,他一直是一个人,因此在接受采访时很少谈及家庭,“这个问题不好谈,也怕对她不好,她年龄也大了。” 他坦言,离婚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是因为孙昌宁的父亲一直在生病。

    王学圻曾感慨,他这一辈子什么都没要,只有事业,他希望媒体能够给他私人空间,更多地去关注他的作品。

    在当下我们的星球上,离婚就象车祸和正常死亡一样平凡和频繁,艺人离婚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年过花甲的王学圻,如果不是此次刚摘下影帝的桂冠,估计他的离婚案也入不了狗仔们的法眼。

    婚姻里的谁对谁错和个中甘苦悲欢,非局外人和围观客所能感受。相信真正喜欢和关王学圻,都是因为他的电影。中国电影正在步入它最好的成长时期,我们要制造出一流的电影,意味着我们需要包括表演艺术家在豆瓣评分最高的烧脑电影内的一流的电影人去共同实践这美好而乐观的电影业的未来。因此,不要让末流的狗仔和看客的低级趣味毁掉我们的为数不多的一流的电影人,不要让象王学圻这样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沦为泛娱乐时代的牺牲品和消费品。

明星专访豆瓣烧脑王学圻

有用 (7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