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被《苹果》咬了一口

台湾娱乐媒体 【台湾娱乐圈生态之媒体】 本报记者探访台湾最资深娱记麦若愚 台湾的娱乐同行称麦若愚为“麦大哥”,这个跑遍全世界的娱记在圈内存活了20年。因为对电影的专业和在圈内的资深,麦若愚频频被邀上综艺节目,与黄国伦、赵正平、梁赫群等一起成为“素人(指非明星)”通告艺人,把“幕后”推到公众面前,已经开始渐渐成为台湾娱乐圈的最新卖点。 【《苹果》《壹周刊》挤垮岛内平媒】 记者在台湾采访金马奖期间,正赶上娱乐话题“动新闻”热炒。所谓“动新闻”是台湾版《苹果日报》于11月中旬推出的标榜以全新的写实动漫方式呈现的立体新闻,手机可下载,网络可点阅,大量模拟动画方式报道性侵害、性骚扰、虐儿家暴等社会新闻而引发关注。 随着NCC(壹传媒,《苹果日报》所属机构)2006年“入侵”台湾,对当地娱乐媒体产生强烈冲击,不仅很多老牌媒体被挤垮,就连娱乐风向标也发生了改变。麦若愚工作的曾经是台湾最大的娱乐体育类报纸《民生报》,在2006年11月倒闭,30年的老报纸被“苹果”咬倒。记者在书局和超市代售点几乎看不见台湾本土的娱乐平媒,摆在最显著位置的是台湾版《苹果日报》和《壹周刊》,偶尔能翻到《中国时报》《旺报》或是一些经济类报纸。年轻人对八卦极为热衷,记者经常在搭捷运时听到穿制服的学生大谈明星绯闻。 “台湾以前没有八卦!”麦若愚说,自己曾经采访到某名人有小老婆都不敢写,但受泰国电影the pool到《苹果》影响,现在平媒档次普遍降低。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麦若愚大受刺激,并就此下定辞职决心。一天8条稿的任务让资深的麦大记者有时也会抓狂,有一次因为只差一条,麦若愚就随便写了蕾妮·齐薇格(《BJ单身日记》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变胖的八卦新闻,没有任何消息源,只是道听途说。没想到业务主管竟放弃其他所有稿件,只选中这一条,“他把这个新闻处理得很大,光图片就占了半个版,还是一张旧图,而其他新闻通通不要做。” 虽然对八卦的娱乐走向极不看好,对媒介的低俗趋势深恶痛绝,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苹果日报》和《壹周刊》有他们自身的优势。“做得高级当然有人买,从印刷精美到纸张选材上看,我们变得不堪一击,但自己的媒体从来不反省、不学习、不下工夫,只是盲目追逐,最后只有关门。” 【电视娱乐的日子也不好过】 台湾娱乐圈的最新现象,已经不仅仅是把“幕后”人才推向台前,最终被“见光”的是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暴露癖。 NCC(壹传媒)“入侵”对电视媒介的冲击同样巨大,虽然“动新闻”已上升为社会事件,但其娱乐强势显而易见。一位当地媒体记者说,“‘动新闻’只罚款不封杀,于是越炒越红,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行销战略。” 台湾的综艺娱乐秀也开始走八卦路线,与《苹果日报》《壹周刊》等同类新闻相抗衡的,就是《王牌大间谍》《王牌鉴定团》等爆料节目。请幕后人员亮相,揭露明星秘密———吸烟室秘密、化妆室秘密、夜店秘密……这类型节目曾一度大火,幕后人员成了香饽饽,“以前看报纸别人只知道你名字,但现在可以看见我们的脸了。” 见光死这句话的确有道理,以娱记身份上过几次这类通告的麦若愚深有体会,“有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说,但面对一群人就会不小心漏嘴。虽然节目制作方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前段时间很流行的碎纸机(把八卦主角的名字写在纸上给别人看,然后处理掉)等等,但其实根本保不住秘密。”所以来宾常被“陷害”———因为所有通告艺人节目前都要跟制作单位“Re”稿,工作人员知道其中的秘密,然后告诉相熟的记者,第二天见报后就变成嘉宾得罪明星,出现问题、甚至打官司,《王牌鉴定团》就是因此被停掉。 即便不停掉,节目的寿命也不会太长,“因为你的料是有限的,要更新需要时间;而且上过几次节目后,曾经跟你爆料的人也产生防备心理,不会再相信你。圈子就这么大,料的更新没有节目录制的时间快。”盲目地追求刺激和八卦,让某些电视行业陷入短暂的盲区,也让很多

明星专访2020年美苹果

有用 (21)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