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谈新片 《孔雀》《立春》《最爱》,顾长卫从镜头后移到镜头前已经10年。但与其他导演雷厉风行侃侃而谈相比,他可以称得上为另类——两三年一部戏,不急不慢地拍着,也不刻意去追求什么目标,任何事
顾长卫谈新片
《孔雀》《立春》《最爱》,顾长卫从镜头后移到镜头前已经10年。但与其他导演雷厉风行侃侃而谈相比,他可以称得上为另类——两三年一部戏,不急不慢地拍着,也不刻意去追求什么目标,任何事情都是“顺其自然”。
日前,顾长25部太空电影卫在北京接受了记者专访。尽管当年的《孔雀》被外界盛赞为第五代导演的终结作品,让这位“中国第一摄影师”成功转型,但对于导演这个身份顾长卫仍然有些纠结,“我觉得我自己最多算一个迟到的第五代导演……我都在想,我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做导演,如果有一天,确实给我明确的结论的话,那我就干别的吧。”
本报记者赵丽 北京报道
[大牌印象]
O型血,随大流,但不愿总结自己
1978年考上电影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摄影师”,再到导演,顾长卫称这为顺其自然,“碰巧”。《孔雀》让他赶上了第五代导演的末班车,他自嘲是五代后,“我做什么都比人慢,第五代都不玩了,我才开始拍。”
一个镜头后的人,突然移到镜头前,顾长卫似乎仍有些不适应媒体的话筒。面前的他身体往下窝着,习惯性地将右脚搁在左腿膝盖上,背后宽大的老板椅里的他显得更加瘦小。他态度温和,也努力配合着,但给人感觉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早就听说他不善言辞,事实也是如此。当“木讷、不够有个性、没有艺术家范儿、做事说话都比人慢”,这样“自损”的话语从他口中说出时,竟让人一时无言以对。
或许是顺其自然的心态,或许不想禁锢自己,对于总结评价之类的问题,他总是毫不犹豫拒绝,“有时候这种总结会引导自己,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的行为”。
“O型血,随大流”,生活中他对任何事情都很随意,没有特别爱好,“不爱喝酒,烟也不抽了”,问他生活中是否有特别在意的事,他想了半天,再望望窗外,思考良久后,认真地说出两个字“没有”。生活里怎么样都好的他,对于作品,却是极为“挑剔”,“我是一个不容易心动的人,非要做的话,一定有割舍不了的原因。”生活中“不够有梦想”,所以他在电影中寻找另一个自己。
[顾长卫的测试题]
遇到什么问题会转型当导演?
A.当摄影师时挺担惊受怕的(√)
B.向往导演职业
潇湘晨报:听说您原来的梦想是一个画家,好像不是做电影相关的工作。
顾长卫:我是一个不够有梦想的人,初中美术老师发现我画画不错,就把我调到学校的美术小组,我就只能顺着这个方向,去工厂里做美工什么的。后来,又到工人文化宫做一些宣传活动,画海报,做义工,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很多电影。1978年恢复大学招生考试,电影学院招生,要求一是对电影的了解,二是有好的绘画的基础,这两条我刚好碰上了。于是就顺着想,有一天可能会当摄影师了,后来,也是同样的问题,又被别人鞭策着。自己也觉得当摄影师挺担惊受怕的,于是从2000年开始挂机,不当摄影师,2002年开始拍《孔雀》。
潇湘晨报:刚才你说当摄影师会担惊受怕,为什么?
顾长卫:摄影师有很强的技术性,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摄制组来说,每个镜头都特别重要,不能因为摄影的原因使得这个镜头重拍或者不拍,这对一个有责任的摄影师来说,常常提心吊胆。
你是个怎样的导演?
A.没有太多要求 B
.做片子很挑剔,能不做就不做(√)
潇湘晨报:最开始当导演,对你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顾长卫:就是没当过导演,再就是跟演员说什么。对于我这样有点木讷、有点迟钝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潇湘晨报:感觉你无论是做摄影师,还是当导演,似乎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要怎样?
顾长卫: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孔雀》里的高卫红、《立春》的王彩玲那样的鲜明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不太够理想主义者的人,人会在作品中去寻找另外一个自己。
潇湘晨报:处女作《孔雀》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时,有觉得意外吗?
顾长卫:(思索良久)还好吧。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我做片子很挑剔,能不做就不做,非要做的话,一定是有割舍不了的原因。
潇湘晨报:给自己的导演角色打几分?
顾长卫:我一直觉得是60分。为什么?我老觉得我是一个勉强及格的人,原因就是拍片的时候,就发现老是有新鲜的、陌生的、未知的挑战。我觉得需要重新学习的东西的太多,
影视资讯电影最to顾长卫
有用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