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杨澜夫妇 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名列2010胡润女富豪榜第20位。出生于1968年3月,从北外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央视,与赵忠祥搭档主持《正大综艺》,1994年获得首届主持
吴征、杨澜夫妇
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名列2010胡润女富豪榜第20位。出生于1968年3月,从北外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央视,与赵忠祥搭档主持《正大综艺》,1994年获得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同年辞职赴美深造,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加入凤凰卫视,制作并主持《杨澜访谈录》的前身《杨澜工作室》。2000年创办阳光卫视。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在1995年与吴征结婚,育有一子一女。
继14年前的《凭海临风》之后,入行20年的杨澜在今年出版了个人传记《一问一世界》,细述自己的“提问人生”。从“没有初恋,只有第一名”的海淀区尖子生到北外的全优生;从给央视荧屏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的主持新人到常青藤院校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董;从高端访谈节目的知名主持人到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那个曾因自己不够漂亮而沮丧过的青涩女生,早已成为各种荣誉加身、身家几十亿的女性楷模。在外人看来,似乎杨澜在人生的每个转折点都能洞察先机、转换自如,因为说话太多以致声音嘶哑的杨澜却苦笑道:“我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完美。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我都只是无奈地一笑。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从2000年到2005年,长达5年的时间,我都曾经处于这种状态。”
学英美文学的杨澜是偶然通过央视公开招聘而成为主持人的,如今入行20年的她直言:“我所受的教育以及我的个性等很多人生储备,其实都是为这个职业准备的。”她采访过的精英人士有500多位,不过震撼极大、印象最深的仍是王光美,“通过做她这期节目,我真正确立了一点我做节目是为了记录人和时代的关系,我希望以采访人物的方式来记录历史。”
新报:采访了那么多精英人士,对自己而言会有什么新的领悟?
杨澜: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一开始我跑遍全球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问他们有什么成功秘诀。可是采访了那么多人后我开始在想: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为了所谓的成功,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如果我的节目还停留在讲述人们的所谓成功故事,我们也失去了对人性更深层的了解和体会,最终归于浅薄。所以能否让一次访谈带有更多人性的温暖,就成了我和团队有意识的追求。我觉得成功就是能够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如果能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一起推动社会变得更开放、更公平、更温暖,就更了不起了。
新报:从10年前到现在,作为职业提问者,你的提问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
杨澜:刚开始唯恐自己问出蠢问题,于是希望能问出一些深刻的问题来接近嘉宾的认知水平,当然这也能换来对方更有诚意的回应和深入的谈话。可是最近这一两年,我会在做好功课的基础上用直觉来发问。从追求复杂到喜欢简单,网络小说拍成电视剧变化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所探知的真相应该与我的观众有关。《杨澜访谈录》不是学术大讲堂,节目的观众不仅仅局限于嘉宾所属群体,更多的是喜欢“有趣”远胜于“深刻”的大众。带上观众,回归常识,于我而言不是退却而是前行。
新报:10年来高端访谈节目也有不少,如何避免同质化呢?
杨澜:我的优势在于嘉宾人物比较多元,这种广泛性对陈伟鸿(微博)、芮成钢而言却是约束。盖茨第一次来中国上了陈伟鸿的《对话》,我特别有挫败感,这说明我的节目竞争力还不够。但是克林顿来中国只接受了我的采访,也让我很有成就感。《杨澜访谈录》也在改变,会更符合年轻观众的欣赏口味,我们增加了微博互动,把更多网友的意见带到采访中来。访谈节目的收视率的确跟娱乐节目相比不容乐观,我并不认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只不过我认为收视率应该放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来对比。访谈类电视节目生命力很强,我有信心把这个节目做好。
去年,杨澜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著名歌星席琳·迪翁联手创办了内地首家高端定制珠宝品牌LAN珠宝,并担任创意指导,已经43岁的杨澜笑言:“40岁,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真的觉得人生到了40岁的时候,很多走过的弯路、跌过的跟头都成为一种智慧和财富,对于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都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
新报:你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有财有貌,这是不是传说中完美女人的完美生活?
杨澜:我的企业、我的节
电影影评美国电影杨澜
有用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