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音乐会、当校长、搞基金会、做音乐普及,让音乐家郎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4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公益大师课结束后,郎朗被来自各方的人员围在大剧院内,以平均半个小时完成一项工作的速度完成着各种角色的转换
开音乐会、当校长、搞基金会、做音乐普及,让音乐家郎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4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公益大师课结束后,郎朗被来自各方的人员围在大剧院内,以平均半个小时完成一项工作的速度完成着各种角色的转换。面对最近出现的负面新闻,郎朗斩钉截铁地说:“是误解,不是争议。”而对于这些争议或者误解的处理,郎朗表示:“没有时间,把音乐弹好、把专业做到最好,是最好的证明方式。”
【关键词】 公益大师课
做公益缘于儿时梦
郎朗回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公益大师课,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大剧院建院之初,我就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过公益演出,所有资金都进入国家大剧院的教育基金里。”郎朗说:“时隔四年半,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谈到在大师课上与自己合作的几个小琴童,郎朗说:“在台上演奏的4个小朋友是我的深圳音乐世界和国家大剧院共同选拔出来的,他们的态度让我很敬佩,看到他们就想到自己小时候。尤其是演奏莫扎特音乐的两个小朋友,他们弹得非常好。因为莫扎特作品最难弹,他的音乐里透着最复杂的性格、音乐特点,需要对音乐有很好的控制力,多一点点就走形,少一点点就很难打动你。”在给予肯定的同时,郎朗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小琴童身上的问题,“其实我指出的问题都是比较基础的,比如说音乐里的标点符号,音乐里的句法、文法,但这些细微的问题能影响到他们将来是否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决定他们以后学钢琴的态度。这些问题在以后自己学校的学生培养上,我都要在这些方面大力抓。”
对于做公益,郎朗提到这是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他说:“我从小就希望以自己的能力、时间做一些音乐的普及。我现在美国也有自己的基金,我们资助了10个小朋友,我们也在致力开发一种新软件,希望通过学校的普及,以一种不是很刻板的方式让大家尝试,感受到音乐对他们的震撼、启发,因为音乐一定不是读懂的,音乐一定是要听懂的。”
【关键词】 社会角色
化解古典乐老龄化
此次回国之前,郎朗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欧洲巡演。而举办公益大师课的第二天,他就要飞赴伦敦,参加伦敦国际图书展“中国主宾国”的开幕式演出。在这些演出中,郎朗创造着许多第一,比如是第一个登上芝加哥歌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的人,6月初也将是唯一一个在英国女王登基纪念音乐会上演奏的中国人。
在每年180多场音乐会的演出间隙,郎朗还担任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像最近刚刚出任国家大剧院的“古典音乐频道推广大使”,深圳的形象大使等等。对于这些角色,郎朗表示,自己很喜欢做与音乐和公益相关的工作。郎朗说:“我觉得我有责任用音乐影响更多的人,比如我认为现在古典音乐在欧洲有很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年轻人不听古典音乐,那就需要用各种渠道让他们知道、了解古典音乐。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去听、听什么,而这些如果只弹琴,只跟音乐去对话,是很难做到的。”
【关键词】 争议
不是争议而是误解
当谈到很多工作可能会带来一些争议时,郎朗的态度转硬:“不是争议,是误解。”面对这些问题,郎朗称:“我不会受到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因为我很坚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历史上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像帕瓦罗蒂、波恩斯坦、卡拉扬,这些为音乐做出过贡献的人都曾经被误解,所以我觉得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音乐弹好,把舞台站住,把音乐事业做好,否则,说半天有什么用呢?”
郎朗称:“很多人说我工作多了,没有时间练琴,这简直是一派胡言,每天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是我必须要保证的。你去问问法国新浪潮电影推荐那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如果每天不练琴就登台,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那弹出来得有多么可怕。如果不练琴,你敢登台去弹贝多芬吗,你敢去和柏林爱乐合作吗?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关键词】 恋情
没空考虑私人问题
对于音乐的热情,让郎朗感到十分的充实,郎朗说:“如果我旅游超过三天,我就会觉得迷失
韩娱新闻评分最好郎朗
有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