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明星之死,反转了

这两天,一篇报道让鱼叔五味杂陈。

《老友记》中钱德勒一角的扮演者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死因曝光。

原来马修并非死于意外,而是被人蓄意谋利致死。

目前,相关涉事五人被起诉,其中两人被捕。

甚至,还牵扯出一条毒品犯罪网络。

惊人的反转,让人恍惚。

相信看过《老友记》的人,都难忘马修的表演。

他饰演的钱德勒幽默、慷慨、温柔、细腻。

是许多人心中最好的朋友和伴侣模样。

他的突然离开,像一位老友的故去,引发全球粉丝哀悼,鱼叔也难过了很久。

如今内幕被挖,很难不好奇背后真相。

鱼叔搜寻了各种报道,发现这件事确实没那么简单。

而且,许多巨星的神秘「消失」也都与这此事有所勾连。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去年10月28日,马修·派瑞被发现溺亡在家中的浴缸里,享年54岁。

因当时现场并未发现暴力痕迹,被警方排除他杀。

此事当时被定性为意外,因为马修的尸检报告中注明了他的主要死因:

因过量使用氯胺酮(/K粉)导致失去意识溺水死亡。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致幻特性的强效麻醉剂。有时被用作治疗抑郁、焦虑和其他精神健康问题的替代疗法。使用后会引起一个类似恍惚状态,同时形成止痛、镇静和记忆力减退的效果。由于氯胺酮有精神活性,会被滥用作毒品。

——来自维基百科

马修的药物成瘾由来已久。

因严重的精神与心理问题,他常年沉湎于烟、酒、药、毒来减少死意。

尤其是止痛药成瘾,种类繁多且服用数量惊人。

他的自传《老友、爱人和大麻烦》里,就提到他曾服用过各种各样的阿片类止痛药。

其中就包括氯胺酮,甚至还有臭名昭著的「奥施康定」。

剂量之大,令人瞠目。

作个量化对比。

《成瘾剂量》中主角芬尼克斯车祸后的止痛药量是20毫克,这也已是平常患者的两倍用量。

而马修的剂量达到了每天1800毫克。

这些令人上瘾的止痛药,在危害上与毒品无异。

90年代末,美国曾爆发过一次极其严重的危机事件,并引发了长达二十年的司法调查。

这便是「奥施康定」镇痛药的滥用事件。

由于生产方掩盖了成瘾率,还让销售人员误导医生和病患。

最终导致280万病人深受其害,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

美剧《成瘾剂量》便是由此真实事件而来。

详细拍出了奥施康定的上瘾和致死过程。

角色之一的贝琪,因背部受伤获得了医生给开的止痛药。

确有奇效,但不多久就出现耐药表现。

药效一过就疼痛感加剧,维持现状便得剂量翻倍。

一旦停药,副作用也马上就来。

昏沉、嗜睡、头晕,呕吐,皮肤出现蚁走感.....

根本不可能正常生活与工作。

为了「恢复正常」,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药量。

贝琪为了买药,一度走到出卖身体的地步。

但,在成瘾、戒断、复吸之间煎熬挣扎后,贝琪还是因用药过量死去。

联系现实中的马修,何其相似。

其实,马修多年来也在努力尝试戒除药瘾。

他在自传中坦言:

「我有半辈子都是在这种那种治疗中心或者戒瘾机构中度过的」

只可惜,结果总是不如人意。

一方面,是戒瘾本身极度难熬。

马修的精神和身体状况更容易让一切回到原点。

另一方面,是有人不希望像马修这样的瘾者戒毒成功。

无人嗑药,那另一些人便无利可图。

这次曝出的死因内幕,恰恰证实了这点。

警方追查马修的死因,很快发现了异样。

虽然他确有药物成瘾史,也在接受氯胺酮治疗。

但如此致死剂量,显然不可能来自正规医疗机构。

来源:红星新闻

果不其然,追查之下,一条毒品兜售链条很快浮出水面。

令人唏嘘的是,这些向马修不断贩毒的,居然都是他的身边人。

包括助理、两个医生、朋友介绍的中间人和他带来的毒贩。

联邦法院的起诉书里,详细描述了他们导致马修死亡的购药计划。

先是两名医生合谋,通过假处方获取氯胺酮,高价转卖给马修。

曾在为其注射并目睹马修差点死亡后,仍为其提供更多药剂。

二人兴奋于找到这么「有钱的笨蛋」,利用马修的药瘾一个月内揽入5.5万美元。

那边,通过中间人认识的毒贩将人畜用药混卖。

盘剥差价之后再供货,同样短期内大量谋利。

助理也助长马修的毒瘾。

即便多次看到他失去意识,也仍然无底线频繁为其注射毒品。

马修死亡当天,不到五小时内被注射了三针氯胺酮,足够全身麻痹。

「在派瑞去世前的四天里,肯尼思至少给派瑞注射了27针氯胺酮」

卖药给全球顶流明星,利益是巨大的。

过程中已经没有人在乎马修的死活,只想着他还能为此掏出多少钱来。

这一切都像《成瘾剂量》中贩售止痛药的资本操作。

整座城市已经因为止痛药的泛滥沦为地狱。

犯罪率节节攀升,恶性事件频发。

戒毒所里不乏老弱妇孺。

各行各业失去生计的普通人被药瘾折磨发疯。

无数家庭被榨干存款,甚至夺走性命。

但与此同时,药片剂量却被越做越大。

10、20、40、80,甚至还要推出160毫克装。

只因成本相差无几,而利益直接翻番。

制药公司的市值以惊人速度增长。

现金全款买下一幢8400万美元的大楼连眼都不眨。

庆功宴上众人酒杯相碰,被敲骨吸髓的底层人溺亡其中。

马修的死因之谜被追查至此,确实因为他的名气。

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去世前就已试图通过采访和写书向大众披露他与成瘾症斗争的人生。

他去世之后,遗产也被家人捐出用作戒瘾产业的建设。

马修之外,好莱坞药物成瘾问题已经不算新鲜事。

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这样的世界级影星也都有过成瘾或者吸毒史。

甚至,许多巨星的死亡之谜里也能窥见相似的痕迹。

比如,迈克尔·杰克逊。

流行音乐天王在演唱会前突然离世,消息震惊全球。

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死因的猜测层出不穷,至今也不敢说真相大白。

但相关尸检报告中显示,迈克尔·杰克逊的主要死因为急性异丙酚/丙泊酚中毒。

马修在书中就提到,自己曾在瑞士戒瘾康复中心被注射丙泊酚,以至于心脏停跳了五分钟。

后被告知,一位瑞士医生不希望《老友记》的演员死在他的手术台上,为其做了整整五分钟的心肺复苏术。

人是救回来了,但弄断了八根肋骨。

而为了缓解痛苦,止痛药的问题又来到眼前,像一场永远摆脱不了的诅咒。

相似的,在玛丽莲·梦露被定性为自杀的死亡谜团里,也有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尸检结论。

这同样也是一种极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的镇静催眠药剂。

在被无尽人祸摧残的痛苦人生中,这些明星似乎也同样脆弱地企图寻找一丝不再痛苦的安宁,直到永沉梦中。

与此同时,公众也会常常出现一种态度。

「瘾君子而已,不值得同情」

声色犬马,似乎理所应当难有善终。

关于这点,鱼叔还是想拿《成瘾剂量》举例。

剧中有一处细节,是戒毒处的管理员与主角闲聊时说到戒瘾人群的变化。

以前来这的都是为了戒酒和戒毒,现在都是为了戒药。

不知不觉间,到处都是药瘾者了。

金钱面前,资本猖獗。

他们掩盖药物副作用,买通业内专家,进行学术造假并以此背书。

再逐一打通医院、药店、行业基金会,连独立处方医生也沆瀣一气。

监管部门两头讨好,为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倒霉的只有患者。

他们怎么会想到,医生为牙痛开的一例止痛药,竟然可以带来毒瘾呢?

而马修的药瘾斗争史,其实也是美国药物滥用的发展史。

他在书中提到,1969年自己出生时因腹绞痛哭嚎就医,医生就给一个月大的婴儿开巴比妥类药物。

父母无知无觉,甚至为药的神奇效果叫好,一吃下去孩子就停止哭闹。

《成瘾剂量》中「奥施康定」滥用事件的真实故事背景时间跨度也有数十年,

直到2020年,相关制药才认罪并罚550亿人民币。

即便如此,药企背后的财阀家族毫无影响。

他们名下还有别的国际公司,目前正换了马甲在全球快速发展。

以萌蒂制药(Mundipharma)的名义,积极打入拉美、亚洲、中东、非洲和其他地区。

包括中国。

更讽刺的是,当《成瘾剂量》的主演迈克尔·基顿走上领奖台。

他的家人已因滥用药物去世。

此时再看回马修的案子。

部分相关涉事人员已经认罪,或将面临至少10年的监禁,或许已是最不成安慰的安慰。

但离开的人,到底也不能再相见。

每每打开他的作品,也难免一声叹息。

背后种种,显然不是一句惋惜可以承载的。

剧情介绍迈克尔·成瘾剂量氯胺酮独立鱼电娱乐

有用 (53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