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俄系钢琴学派出身的吉列尔斯,演奏细腻温柔又不失明亮的色彩,凭借出众的手指技巧和颇具气势的演奏姿态,在世界乐坛享有盛誉。
吉列尔斯,并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或派别,既能出色演绎圣桑的钢琴协奏曲,对于贝多芬晚期三首钢琴奏鸣曲和肖邦的钢琴小品亦颇有研究,但要数其最出色的演绎,还得归属于俄国作曲家的作品。
他曾数度灌录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对作品的诠释有着深刻理解和过人感悟,尤其是那首闻名遐迩的“柴一”,与莱纳、祖宾·梅塔、马泽尔等指挥大家皆有合作版本可供聆赏。
1972年,当吉列尔斯与洛林·马泽尔合作的柴可夫斯基两首钢琴协奏曲录音出版后,《留声机》杂志用“任何吉列尔斯的唱片都是头等大事”以形容这份录音,足见他在西方乐坛受重视程度。
彼时的吉列尔斯56岁,风格早已经从早年的攻击性转为内敛,但是发掘作品内涵的功力依然让人耳目一新,而马泽尔与新爱乐管弦乐团则提供坚实支撑。不得不提,优越的录音效果更是锦上添花的存在。
“柴一”,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可被称为是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曲家于此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其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结合。
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着乐思所具有的内在强大力度,都是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钢琴协奏曲在作曲家生前就已广泛流传。
柴可夫斯基承继并发展了源自贝多芬的协奏曲交响化的进程,他使乐队在协奏曲中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同生活或大自然等观感密切相关形象的发展大都委托给它,而关于个人的抒情因素则主要由独奏乐器来体现;这两种力量相互策应,协同动作,从不削弱任何一方。
柴可夫斯基采用古典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柴可夫斯基让最具交响化的第一乐章起一种主导作用,用它来确定整部作品的特点;至于第二乐章,乃是交响曲当中两个乐章——抒情的慢板乐章同诙谐曲乐章的有机结合;而最后乐章则为全曲作出同前面两个乐章相适应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1972年的吉列尔斯显然变得更为成熟了,不过那强劲的击键以及敏感而严峻的技巧,却依然如故。这份录音中,不仅具有微妙、轻灵的情韵与诗意,那火花迸射般的技巧,还产生出雄辩的、龙卷风似的威力,在这种包罗万象的表现中,我们不难明白,这是一张最具楷模的名演奏。
另外,马泽尔的指挥,不少地方展现出疾风掠境般的气势,而优美的木管声响,真的无可匹敌。
“出镜率”不高的柴可夫斯基《G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依旧是献给伟大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一开始否定“柴一”价值的钢琴家)的作品,作于1879年。
此时的柴可夫斯基正处于婚姻破裂时期,情绪颇为低落,在写给好友梅克夫人的信中,他说道:“我现在越发感到没有工作我真是活不下去了。数日前,我开始打从心底对态度漠然的自己感到不满,我预见这种态度逐渐会酝酿发展成为懒惰,并且发觉我所追求的就是工作,要开始慢慢适应它才好。”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也在这样的心境下问世。然而可惜的是,此时的尼古拉·鲁宾斯坦身患结核病,十分虚弱,翌年溘然长逝。1882年3月18日,这部作品在莫斯科首演时,由尼古拉·鲁宾斯坦哥哥安东·鲁宾斯坦执棒,谢尔盖·塔涅耶夫担任钢琴独奏。
“柴二”钢协既氤氲着忧郁气息,倔强而顽砺地生长,又带着温馨暖和又光彩活跃的调性。由于作品前两个乐章加起来的时间超过三十五分钟,这在当时的协奏曲实属罕见,因此柴可夫斯基的学生西洛蒂大符删改了第二乐章。吉列尔斯于此采用的是西洛蒂的版本。
在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管弦乐团在旋律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丰富效果,最耐人寻味。于此,吉列尔斯与马泽尔麾下的新爱乐管弦乐团之间展开强烈而充满对话性的交流,使得整首作品不仅充满叙事性,同时也有庄重而又宏大的感觉,钢琴与管弦乐团的综合呈现尤其优越,也完整呈现出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