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奇妙夜》开播“出圈”喜剧综艺正在更新迭代?

如果你跟秦昊一样不知道啥是“sketch”,那你可就有点落伍了,这是当下最流行的短喜剧形式,可以将它理解成更快节奏、更具逻辑、更强调主题的小品,几乎每个喜欢喜剧演出的观众都看过这种形式的演出。6月28日马东打造的新一档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开播,节目承袭了米未制作的喜剧综艺关照普通人的日常和情绪的特点,节目一开播,《小品的世界》等多部参赛作品迅速“出圈”。

老面孔齐聚

夹缝中“出圈”

过去的一年,《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连续做了好几季的热门喜剧综艺都暂停脚步,喜欢喜剧节目的观众都在翘首以盼:综艺市场上已经很久没有一档破圈的喜剧综艺节目出现了。无论是以“语言”征服观众的脱口秀类、相声类节目,还是更考验编剧及表演能力的小品式喜剧。相比较前几年喜剧节目遍地开花的综艺市场,过去一年没有出现过“笑声”。

由马东的米未传媒操刀的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出现时,喜欢喜剧的观众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节目由秦昊、黄渤、贾冰、马东、高圆圆、金靖、宋木子担任观众代表。这一次,曾打造了《奇葩说》《乐队的夏天》《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热门综艺的马东,从爱奇艺“跳槽”到了腾讯视频。此外,《喜人奇妙夜》的演员名单中不乏一些参加过《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其他喜剧综艺的老选手。

在腾讯视频上,《喜人奇妙夜》的预约达到了100多万。6月28日节目正式开播那天,恰逢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揭晓,《歌手2024》冲榜赛直播,陷入“夹缝求生”处境的《喜人奇妙夜》依然在首播当日做到站内热度值破21000,进入腾讯视频爱看俱乐部。节目承袭了米未制作的喜剧综艺的特点,关照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热点话题、具有共鸣的情绪主题展开创作,《小品的世界》《年终大奖》《断片山》《熬人奇妙夜》等多部参赛作品出圈。

《喜人奇妙夜》首期节目部分评分

曾经的小品现在叫“sketch”

1984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在扛过重重压力后,坚持让后台的两位演员上场演出,当筹备组的人问:“有的叫相声,有的叫杂技,你们演的这叫什么?”两位演员临时决定“就叫小品吧”。这两位演员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他们表演的就是小品《吃面条》。此时,“小品”第一次作为一种喜剧形式在春晚上诞生,并成为之后历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的保留节目。

在那个电视还占据着媒介顶端,喜剧资源相对贫瘠的时代,每年的春晚是观众必看的晚会,小品也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加上平日电视台也时不时滚动播放,人们看得遍数多了,有一些台词已经“刻进基因”,以至于网友调侃,说出上句“宫廷玉液酒”能否对出下句“一百八一杯”,是识别中国人身份的密码。

《吃面条》

《打工奇遇》

可以说,好的喜剧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东风吹,战鼓擂,装修离不开黄大锤……”——这些经典台词仿佛如时空穿梭按钮,只要按一下,当年喜剧人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人们也会回到过去那段时光。

无论在什么时代,观众都喜欢好笑的东西,喜剧这个概念永远不会过时。只是,过去的经典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当下处于互联网时代,生活节奏过快,一切都在极速变化——短视频、短剧冲击长视频、电视剧,网友“造梗”的速度早就已经超过创作者生产喜剧的速度。每部电影上映后,每场球赛结束时,网友如同一个个梗王,在评论区“抖机灵”,他们用符合当下热点的互联网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在人人都“会逗”“能逗”的情况下,喜剧作品越来越不好做,传统喜剧的形式和内核也不得不自我更迭。

从形式上来说,过去我们在春晚看小品,如今这种短喜剧叫“sketch”,观众可以将其理解成围绕一个主题创作的长度较短、结构清晰、节奏明快的小品剧,由于这种形式在这些年才刚从欧美流行至内地,以至于就连秦昊都在节目中发出疑问“啥是sketch?”从内容上来说,马东说过“喜剧需要新鲜感”,歌手可以在每一个音乐节、演唱会去重复唱同一首歌,但是喜剧创作者花半年写一个段子,一演完就要重新来,“这是由这门艺术的形式决定的”。看得出来,想要实现内容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始终保持对当下一切状况的敏锐性,所以马东强调了“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是当下产品对于社会的体察”。

那么,这么多老面孔再次回归,《喜人奇妙夜》的喜剧是否具有令人惊喜的新鲜感?可以说,就目前播出效果来看,尽管“人”不是新鲜的,节目上出现的“作品”还是尽量做到对当下的积极反应。如同曾经小品在春晚舞台上的横空出世,今天的喜剧人也在试图打破喜剧的边界,从形式和内容上做出突破:《小品的世界》以一个像《楚门的世界》一样的设定,表达了当下观众对模式化小品的复杂情绪,呼吁创作者打破与观众之间的那堵“墙”;《年终大奖》讲述职场关系中上司下属之间的尴尬与无措;《熬人奇妙夜》讲述当代年轻人在一天高压之后深夜的情绪波动。

《年终大奖》讲述职场关系中上司下属之间的尴尬与无措

喜剧创作要紧跟当下

从事戏剧影视表演相关工作的大伟表示,“不同时代的人,对于语言类节目的审美取向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更喜欢‘热闹’,现在更注重‘真实’。在强调情绪共情和情绪价值的今天,无论是电影、电视剧创作,还是‘缩小版’的短视频和小品创作,都需要以现实生活作为蓝本的基础上,给观众纾解压力和释放情绪。情绪价值有很多种,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尤其是喜剧这种类型,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接受人群,模式化的创作很容易令人感觉敷衍和悬浮。当下的创作者要知道当下喜剧的内核和形式变化。”

《喜人奇妙夜》这样的喜剧综艺,其实就是在探讨当下喜剧的形式和内容变化的节目。演员何欢在节目中坦白:“我觉得好久没有逗大家笑了。我自己的作品,其实跟现在目前的喜剧有一点脱轨,稍微有点落伍了,所以我是来改变的,我不想喜剧把我抛弃了。”

如同《喜人奇妙夜》第一期中“破圈”的作品《小品的世界》中所说的——“打破那第四面墙,看看背后的观众。”在这个18分钟的节目中,青年喜剧人吕严与春晚常客何欢以及话剧演员邓帅联手,奉献了一个类似《楚门的世界》的故事。

三口之家中,吕严饰演的儿子表面叛逆,实际上是个自我意识觉醒的小品人物,他怀疑自己生活在一个小品段落构建的不真实世界中,由此想要打破家中的那道“会发光的第四面墙”,也就是他试图跳出小品的世界。

而他的父母听到这个想法后,反应出的一言一行都与观众耳熟能详到有些俗套的春晚小品一一对应。对这一切都再熟悉不过的儿子,也能用他特有的吐槽方式,证明这些都是虚假的小品世界,比如:“家里发生天大的事都能在13分钟内解决”“春联挂在屋里而不是门上”“我一个没留神这就要包饺子了是吧?”

《小品的世界》之所以能成为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的代表快速“出圈”,儿子作为当代观众的“嘴替”功不可没。儿子这种预见式的吐槽,体现了套路式的喜剧和小品早已过时,观众喜欢喜剧,但苦于看不到真正优质的喜剧作品久矣。作品借儿子之口说出了一代甚至几代观众的复杂情感:人们喜欢那些来自于生活的创意和想象,不想再看那些看头见尾、生搬硬套的作品,这种套路化、模式化的小品已经过时,所以要砸碎象征了创作思维固化的那堵墙。除了儿子,在这个小品中,复刻经典小品的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在结尾处,本就男扮女装的母亲丢掉假发,抡起大锤砸墙,既倡议人们褪去伪装,做最真实的自己,用真诚的态度去创作,也象征了过去的优质文艺作品早已化成养料,孕育了今天的年轻喜剧人的成长。

来源:济南时报

电影资讯春晚小品马东喜人奇妙新黄河文未分类

有用 (123)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