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看得人难过?这帮老头,救不了香港动作片

文|令狐伯光

《九龙城寨》上映,前段时间写了几篇关于香港动作片的文章,今天就再写写它吧。那就是香港动作片,包括香港功夫片,香港武侠片是什么时候衰落的。很多网友认为是2010年过后,实际上它在2000年过后就压倒性衰落了。

只是以前积累还是比较厚,在新时代有一定突破和延伸。衰落的原因和什么内地都是流量明星,动作明星难出头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2000年后还没有在什么流量明星的事情,我认为主要就是“武”出了问题,侠是武的内核不错,但80%的观众并不会在意侠不侠的。他们要的是酣畅淋漓的打斗,要的是爽。

说到底,观众需要的是成熟的影视工业,完善的影视产业,最终带来的优秀和“动作片”相关的商业电影,而这个方面当华语动作片以内地市场为主过后,它就一直不行,答案就是这么的简单。

香港动作片是怎么崛起的?答案比你想象的简单

首先搞清楚动作影视受欢迎的本质,纵观全世界有一个类型的电影昌盛不衰,没错,那就是动作片,黑白默片时代的基顿就相当于早期动作片了,后来日本黑泽明等在亚洲掀起剑戟片,同时代美国就是西部枪战片。

他们那边就是当动作片的,70年代过后就是史泰龙,施瓦辛格我们熟悉的好莱坞老派动作片,但好莱坞那边通常包裹在商业类型片里,什么谍战片,特工片,战争片,警匪片,古装战争片等等。

90年代史泰龙那票好莱坞动作片也衰落了,除了常青树《007》《碟中谍》。

后来兴起的好莱坞动作大片是什么,其实是已经结合数字特效的商业大片,什么《黑客帝国》《指环王》,同期超级英雄电影就崛起了,《蜘蛛侠》《X战警》等等。后来就不用提了,新版超人、新版蜘蛛侠,钢铁侠,各种变异人,人造机器人、xx联盟等等。

而对于中国而言,功夫片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超级英雄本土化的代表,并且成为了一个长盛不衰的电影类型(曾经),纵观香港电影历史,武侠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类型,功夫片和动作片就是现代化的延伸,这给了许多人一个假象,观众对功夫电影不会厌倦,其实是会的,为什么香港电影可以做到呢?

其实也是分不同时代环境,社会背景和影视产业发展,背后有许许多多优秀电影人的不断变革、突破和创新带来的结果。

香港动作片崛起一:功夫片王者与武侠片宗师

更早的5060年代就有武打片了,但是都比较粗制滥造。这就好像你提到香港电影,香港音乐一样。除非你是电影圈内搞研究的知道些重要人物,电懋(国泰)、长城、凤凰这些更早的老牌电影公司(之后才是邵氏)。

5060年代就是单纯的武打电影,主打的就是一个慢,打斗动作缓慢,整个过程就一个全景镜头,总体的感觉就和看京剧一个样,香港叫黄梅调,这也和港台电影除了民国上海派,与戏班和武馆继承有很大关系。

60年代末武侠片出现了几位宗师,胡金铨、张彻、楚原等大导演,不再是单纯的打了,他们赋予了电影侠的内核。

张彻奠定了暴力阳刚美学的出现,电影的主角也从女性变成了男性为主,拍摄镜头也开始采用了多机位,快速剪辑,使得影片打斗看起来不再慢慢悠悠了。在武打表现方面开始使用弹簧床来表现轻功和身手敏捷,开始对武打演员有了一定的要求了。

胡金铨对于武侠片美学,内核和整个风格的奠定是超越同时代所有导演不止一个段位的,是达到世界级别导演。而且我认为就动作设计上面,他奠定了后世武侠飘逸流那个风格。

功夫片和动作片,李小龙的横空出世一举颠覆了传统武打电影套路,快速的打斗和真实感瞬间秒杀了传统武打电影,开启了真功夫武打电影的先河,但可惜的时随着李小龙的逝世,却给了武打电影最沉重的暴击。此后3年再无人再敢拍武打片,因为见识了真功夫的观众再也提不起原来武打片的兴趣。

香港动作片崛起第二阶段:巅峰时期的辉煌与盛世

70年代中后期,早期成龙,洪金宝等很多人都学过李小龙,但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小龙比较特殊,不管是学还是相似都直接死了。

这个时代真正出头的香港动作片,除了胡金铨等老派导演,我认为是武打和武侠结合的刘家良电影,就是《少林三十六房》那类电影,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那种电影。

70年代末袁和平的《醉拳》其实也是那种动作设计,只是加了戏班武生那种搞笑元素。

80年代受到李小龙的启发,香港动作电影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功夫片和现代动作片就要说说洪金宝了,机缘巧合下他与当时所有的大导演都合作过包括李小龙,于是他开始拍摄一种新的动作片,对比旧的武打特点如下,追求一些漂亮的动作,特别是空中的动作,最典型的就是凌空踢腿。

这与当时保持的稳扎稳打的武打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旧武侠的代表就是南拳代表刘家良,他追求的就是招式就是四平八稳,而洪金宝则是跳过来滚过去,动作一定要花哨,并且把他的师兄弟些全部带进了电影圈。

像成龙、元彪,元奎、元彬等等,他们的特点就是动作一定要漂亮,一遍不行就来两遍,跳楼都要跳的非常漂亮,非常有技巧和吸引观众才行。这个时期的动作电影对演员要求再度提高,要求要有点真本事才行了。

实际上,80年代前期刘家良就已经衰落了,而洪金宝和成龙随着《A计划》再到《警察故事》,那种拼搏动作片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对了,洪金宝还拍了《鬼打鬼》,扶持起林正英撑起了一支僵尸片。

这个时候徐克开始出现了,他的《蝶变》再到《新蜀山剑侠》,在剪辑技术,威压技术和动作特效层面就已经革新了胡金铨弹床,反正飘逸流武侠片的风格,在《倩女幽魂》时期成为集大成者。

90年代前后5年是全面爆发的时期,80年代李连杰少林寺的成功让香港电影人注意到了他的潜力,上面说过在李小龙的影响下,当时电影人纷纷找一些会真功夫的人来拍武侠片,李就是其中一个。

到了90年代李连杰在一系列的挫败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伯乐徐克,拍出了《黄飞鸿》系列电影,这预示着功夫电影迎来了一个新潮流,就是请会真功夫的演员来演,于是李连杰的母校成了香港武导演最常去的地方,先后发掘赵文卓、吴京。

香港动作片第三阶段:巅峰时期就迎来了衰落

90年代末随着香港电影的没落,成龙,袁和平和元奎等电影精英纷纷出走好莱坞,动作片也偃旗息鼓了,其中出现了洪金宝和甄子丹为代表新派动作片。

所以,这个香港纯粹武侠片,功夫片和动作片,早在2000年就已经没落了。

唯一回光返照反而是现在网友谈到嘲讽的世纪初,内地签署WTO进一步国际化,港台进一步国际化,两岸三地大导演合作的时候。

比如武侠片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英雄》代表的武侠三部曲,陈可辛《投名状》,其它《七剑》《蜀山传》《夜宴》《神话》《赤壁》《无极》《天地英雄》等等。

其实很多电影都不叫武侠了,是历史片或者古装战争片,但大时代环境的极速变化,至少让武侠片和华语古装大片暴涨了一波,超越没超越以前评价不一,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功劳还是很大的。

毕竟讲到古装历史片,古装战争大片,古装武侠大片,这20年反而没有超越的。

动作片和功夫片就是当时留在香港的甄子丹,他先是以《杀破狼》革新了香港时装动作片,其实已经是从成龙的功夫喜剧,李连杰飘逸流,洪金宝动作片之下,革新到mma动作片模式,功劳是很大的。

这也是甄子丹成为功夫巨星的基础,其实之前甄子丹一直是二流,圈内地位肯定无法和大佬洪金宝比较,台前功夫明星你说超越了元彪吗?也没有,可能就比钱小豪强些(毕竟有众多主演功夫电影)。

不过,让甄子丹成为动作巨星的,也是功夫片唯一回光返照的是《叶问》系列。

2010年过后的历史相信不用科普了吧,香港和内地大导演拍了一堆古装魔幻烂片,武侠层面反倒是内地青年导演路阳的《绣春刀》系列,还有徐浩峰反而有点意思,路阳动作设计风格层面没啥突破(到《刺杀小说家》里影视工业上面有)。

徐浩峰其实反而有点意思(先不管真与假那些),有种复古到胡金铨+日本剑戟片+他自己个人理解的感觉,反正形成了一个鲜明的风格,就是拍了四部电影都被压了也不上映,也难以形容。

动作片《杀破狼2》《贪狼》那些无非是动作设计飘逸了些加点学习韩国动作片的黑暗血腥,反而远远没有《杀破狼》时期出彩,《怒火重案》则是甄子丹风格的难得回归。其它那些香港警匪大片,相信不用讲了。

香港动作片还能复兴吗?不能了,因为时代变了

现在别看都在说动作片赶紧回归啥的,真回归票房不一定好。如果不算武侠,功夫片和动作片的背景就是清末八国联军(偏武侠),民国乱世黑道林立,不然后就是日本侵华,最后是英国殖民时期,反正都是用拳头打洋人。

这个再把时间拉到8090年代就是时装动作片,但现在香港警匪大片是主流。

功夫片在中国已经没有市场了(格局也小,内地人不靠拳头打洋人);动作片都直接看战争片军事片去了,《战狼》《红海行动》《长津湖》就是代表。武侠片属于古装片,但古装早就开始玩什么修仙和玄幻,早就从武侠里面分出去了。

所以,香港动作片没落是必然,纯动作片已经没希望了。

剧情介绍武侠洪金宝李小龙功夫片令狐伯光娱乐

有用 (207)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