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砸5亿拍了3年的新剧,被骂翻天:诈骗!

朋友们,咱们影视圈又吵起来了。

你敢信吗,5亿投资,2亿宣发,拍足3年。

请来世界名导和顶流演员,拍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往事。

本以为是五星级主厨烧饭,一上桌发现全是预制菜。

“诈骗!年度诈骗!”

我说的正是全网坐等,一夜上了800个热搜,最后集体骂骂咧咧的——

《繁花》。

《繁花》该不该骂,其实很难讲,一来它不是侮辱智商的无脑剧,二来它的风格独特。

大家在吵的,其实是“审美”。(因为剧情也没啥好说的)

首先,《繁花》的制作,绝对是华语电视剧的至高水准。

原著是上海作家金宇澄创作的沪语小说,曾拿下茅盾文学奖的巨作。

拍出《花样年华》、《重庆森林》的王家卫,首次下凡执导电视剧。

连摄影师都是拿过奥斯卡的鲍德熹,外加港片配乐大师陈勋奇。

简直逼格拉满。

主演阵容是藏了又藏,多少内娱小生小花想啃这个饼啊。

但王导:不会讲上海话的免谈。

于是,胡歌,唐嫣,马伊琍等几位上海派脱颖而出。

连配角都是上海系的艺术家游本昌(《济公》爷爷),头号网红papi酱(?)。

唯一的例外,是王导倾点的大美人辛芷蕾。

可以看出,导演用电影的标准在拍剧,30集愣是拍了3年,唐嫣更是不惜扮丑,一个镜头重拍了80遍......

最终拍出了(导演心中)90年代上海的灯红酒绿,是这样的——

所有画面金灿灿,亮晶晶,有那种精心雕琢的美。

但你说这是改革开放年代的上海,我不敢苟同,更像是30十年代纸醉金迷十里洋场吧。

切到当年饭店林立的黄河路,就更夸张了,以为到了港片现场,眼睛都被抹了金粉。

男主遭遇车祸,各种慢镜头+《友谊地久天》慢慢响起,再配一首《时间煮雨》我看也没问题。

华丽的转场、舞会,觥筹交错,钞票散落一地。

郭敬明看了直呼内行:《小时代之繁花时代》。

很美,但也不像电视剧了,像一个斥重金打造的超长广告片。

场景是错位的,人物也是,大家只看到一个个有“腔调”的镜头。

胡歌饰演的男主阿宝,闯荡上海股票和外贸圈小有成就,一跃成为人尽皆知的宝总,出场就是西装、背头、酒杯、抽烟,各种升格、慢镜头。

够不够派头。

但是,导演你不觉得这一幕很熟悉吗?它多么像30年前你拍过的梁朝伟......

这还不止,我看胡歌的时候,总觉得好眼熟,后来一想,这不就是小李子嘛。

胡歌,人称上海盖茨比。

辛芷蕾饰演的大饭店老板娘,烈焰红唇,大卷发,气场全开。

美到王导怼着她拍了几百遍,成为《繁花》唯一火出圈的人物。

当然,阿宝的另外两个女人,马伊琍和唐嫣,甚至连客串的papi酱,也和雅诗兰黛享受同等礼遇。

美则美矣,但怎么看都像时尚杂志广告。

加上每个演员的演法都很卖力,王家卫标志性的欲语还休,克制不发,在《繁花》荡然无存,每个人念台词都跟开了机关枪一样。

开播前使劲吹的唐嫣转型演技爆棚,你说的是这个咋咋呼呼的小妹吗。

有人说:怎么都在说画面和演员啊,剧情是一点不提啊。

笑死,根本没剧情。

正如网友所说,拍的是沪上的商战,但3分钟放一次音乐两分钟起一次旁白,全靠角色凹造型推动故事。

每个人都在精心布置的光影下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大家可以品一下这些台词。

总的来说,《繁花》画面精美,可当壁纸,是华丽的广告片,主演的写真集。

这些都是极好的,我愿称之为沪版《装腔启示录》。

惟余两字:浮夸。

可以想见,围绕着《繁花》好不好看的骂战还会继续。

不仅因为它是罕见的超大型制作,又有“王家卫首次拍电视剧”的噱头包装,同时大家对一个文学作品演变成影像,充满了关切。

事实上,《繁花》也是极具野心的。

王家卫最开始想拍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生活在这里的芸芸众生,以及他们的生活图景。

而电视剧中,你很难看到普通人的印迹,那种臆想中的上流阶层的高调,充斥了整个画面。

灯红酒绿的确可以代表上海,但也不全是。

同样拍摄这个年代的故事,1994的电影《股疯》和电视剧《孽债》展现的城市图景更加写实。

记录的城市变革中的生活细节,才更有代表性吧。

相较之下,《繁花》走得太偏了。

有人会说,太苛刻了,每年内娱产出多少烂剧,《繁花》至少做到了画面好看。

请别搞错了“好看”的概念。

的确,王家卫擅长拍的是拍形形色色的人,各种演员,到他的镜头下,都能美出巅峰。

《繁花》也不例外。

拿辛芷蕾来说,拍广告时是女明星,到了王家卫镜头下,是艳光四射大美人。

但光有皮囊是不够的。

拍画面好看不耽误讲故事,动不动就大特写,仰拍俯拍,挺好看的,但这种好看是无效的,它对剧情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

退一万步讲,郭敬明拍帅哥美女不好看吗?他的作品没能成为经典也是观众太苛刻?

评价影视剧的“好看”是一个宏观的维度,人物、剧情、台词、音乐、镜头等是综合作用于作品的。

而《繁花》之所以让人扼腕,不仅仅是叙事的缺失,更是王家卫风格的严重退化。

这饱和度至高的滤镜是干啥啊。

拿王家卫自己的作品来说,他的审美曾经是相当逆天的。

《花样年华》充斥着各种人物、静物、光影、慢动作、氛围感特写,但你明显感觉到这些镜头是服务于故事本身的。

举个例子,苏丽珍和周慕云住在60年代的公寓里,镜头展现他们婚外情的暧昧,是在逼仄的楼梯上彼此一个侧身。

那种情欲的流动呼之欲出。

而展现穿旗袍的张曼玉的身姿,是一步一摇曳,旗袍与环境与心境都融为一体。

那种被压抑的情感,被束缚的感情,寥寥几个镜头就展现出来了。

那时候王家卫展现老派上海的魂儿,可不是动用各种金灿灿的滤镜哦。

拍得美的同时,还没忘记讲故事,两个人外遇的痛苦,欲语还休,浓缩在极其简练的台词里。

谁不觉得深刻?

而《重庆森林》中,拍香港现代化的一面,他用了抽帧手法。

快节奏的香港,失魂落魄的主角们,在镜头先显得更加迷离。

王家卫最能抓住了每个人的特质,梁朝伟忧郁、王菲灵动、金城武呆萌、林青霞神秘。

主演们各演各的,却也那么和谐。

当年,大明星谁不想拍他的作品啊,连李嘉欣在他镜头下都有演技了许多。

不仅是拍得极美,而且作为拖油瓶的王家卫,大概率是能把每部作品打磨成经典的,所以明星们即便三五年拍一部电影,也要硬着头皮上。

正是因为大家对他有所期待,那再对比拍了3年的《繁花》,你就知道如今的评价标准有多低,所谓的含金量掺了多少水分。

即便放到流量膨胀的内娱,多少人以拍王家卫的作品为荣,唐嫣牺牲形象扮丑,3年里就拍了这一部戏,如今的效果,见仁见智。

今天的内娱,大多数电影人赌上了半辈子的名声,蜂拥进电视圈,却纷纷水土不服。

没有人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在这样的时代,花数年时间磨一剑很难,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份韧劲。

但只要是作品,就必须经受审视,繁花开不开,观众说了算。

最后,王家卫在电影中讲过,“有缺憾,才有进步。”

共勉。

剧情介绍胡歌王家卫InsDaily时尚

有用 (17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