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16岁,嫁给了自己的表哥!没错!这件事发生在现代文明社会。
未成年人、近亲结婚,如果不是这部纪录片,没人知道这个女孩的名字。
电影名为《出.路》,导演郑琼,电影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六年的时间、孩子们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这个来自甘肃山区的女孩叫马百娟,今年12岁。
她每天都要走来回三十里的路去上学。
学校很破旧,只有两个老师,五名学生。
教学条件艰苦,教育资源有限,马百娟虽然12岁了,学的却是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马百娟很开心,因为家里给了她三块钱买文具,新文具让她笑容满面。
马百娟家中贫穷,放学之后她会帮家里做饭,喂猪!干农活,甚至要到山里打沉重的柴禾扛回家。
她总是穿着一件红色旧外套,在课堂上梦想自己的未来。
她说:“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要去打工挣钱。
我要一个月挣1000元买面,因为我家的面不够吃。
我还要盖房子,挖水窖,因为我们没水喝。”
第二个主人公叫徐佳,父亲早逝,母亲在城里打工,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徐佳19岁,今年高三。
两次高考,他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选择再次复读。
徐佳很清楚,高考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母亲含辛茹苦供他上学,他不想让母亲失望,也想给自己一个答案,也给去世的父亲一个交代。
补习班压力很大,妈妈对他寄予厚望,紧张的考前氛围,他一度精神崩溃,想自杀。
大汗淋漓,手发抖,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太害怕失败了。
徐佳每天五点起床,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他不想错过第三次机会,他的试错机会不多了。
第三个主人公是来自北京,她叫袁晗寒。
今年17岁,父亲是房地产公司的经理,家庭条件优渥,从小到大,父母都让她去最好的学校。
袁晗寒抱怨自己的老师,说老师总是以跟自己较劲为乐趣。
她模仿老师的口气说:“袁晗寒,你告诉我,你今天留级了,你有几个16岁?告诉我,说!你有几个16岁?”
袁晗寒休学在家,无所事事,在家闲着看了几个月电影,觉得自己不能整天无所事事。
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开了家酒吧!
袁晗寒迷茫的说:自己没有想过以后的生活,想要做在哪一个阶层的人。
不会饿死就行了,而如今社会没有人会被饿死。
三年后,导演再次找到了这三个孩子。
马百娟家从村里搬到了镇里,马百娟继续去学校上学,却跟不上课程,马百娟辍学了。
马百娟的父亲说,女娃娃是别人家的,嫁个男人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村里,和马百娟同龄的女孩都结婚了,有的挺着大肚子,她们聚在一起聊家常,马百娟夹在中间显得很尴尬,她也插不上什么话,只能无奈的笑笑。
退学后,马百娟开始四处找工作。她只是想找一个扫地的活糊口,但没人愿意用她。
徐佳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问题,第一份工作不了了之,找工作成为了大困难。
徐佳好不容易进了电力公司笔试和面试,最后被刷下去。
他只能赶紧找下一份工作,他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
此时的袁晗寒在德国留学,那是父母为她安排的学校。
她仍旧觉得无趣,她只是想摆脱无聊的状态。
母亲会每天视频监督她学习,她被动接受着。
她喜欢上了抽烟,并且还养了一只兔子打发时间。
又过了三年。
马百娟已经嫁给了自己的表哥。
徐佳和自己的大学女友结婚了,有了房子车子。
袁晗寒有了男朋友,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
三个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人生,看了结局,说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阶级,有人生在了罗马,有人生来当牛马。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袁晗寒,命运很不公平,像袁晗寒那样的起点是马百娟做梦都梦不到的终点。
命运的差异是如此鲜明,刺痛!
如果出身不能选择,那么我们能不能选择自己的路?
其实很难,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马百娟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他的父亲认为女孩读书无用,嫁男人是出路,这把马宝娟的路直接堵死了。
有爱心人士曾要给马百娟捐款上学,捐款需要走银行卡,而马百娟的父亲连银行卡都不会办,最后马百娟辍学了,银行卡还没办下来。
徐佳的母亲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上大学,她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她不想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全力以赴支持儿子。
而袁晗寒的父母早已经为女儿规划了一切,人家生在了罗马,出厂就是一手好牌。
而对于一手烂牌的人该怎么办?即使是烂牌也要好好打,没准能赢呢!
就像徐佳看了袁晗寒的经历后说道: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很多都是不公平的,我接受这种不公平,但我会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让我的孩子达到袁晗寒的状态。”
电影《出.路》告诉我们,不抱怨,去努力,改变当下才是最要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