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石破天惊。
从无人看好到厚积薄发,最后一举拿下了46.87亿票房。
有人说,从这部电影开始,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算是打开了。
没想到短短6个月后,就在所有科幻影迷情绪还未褪去的时候,一部电影又打着科幻旗帜横空出世。
历时6年,投资4亿,聚齐了全中国的顶级资源,吹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可结果,上映后只拿到了1.2亿票房,仅仅2天就跌落谷底,电影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了科幻烂片这一整个大类别——
《上海堡垒》
有人说,从这部电影开始,中国科幻大门又被关上了。
《上海堡垒》的史诗级大翻车后,鹿晗的人生跌落谷底,退居二线开始了养老生活,导演滕华涛也羞愧难当,着实安分了几年。
本以为从此之后,资本会对中国科幻有一份敬畏心,不会再用这种假大空的方式诈骗观众了。
没想到的是,到今年2023年,又有人拿前朝的剑骗当今的观众——
《家园.重返地球之战》
OK,咱先不吐槽这缝缝补补、每个字都熟悉的像是从科幻素材词组里摘出来的名字。
先看票房,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该片于11月3日上映院线,首映日的成绩就十分亮眼:
9.76万。
没错,一部科幻电影的首映日成绩只有9万,而这就是该片最好的成绩了。
到第二天8.6万,第三天5.8万,第四天就只有7000块了。
截止到目前,该片上映5天累计票房25万,今天的总票房甚至达到了2520块。
按照36%的分成,片方能分到8万,这8万块钱够请演员们去一次KTV吗?
口碑方面更是厉害。
全国只有8329人看过本片,每一个都是集万千幸运于一身的天选之子。
而看过电影的观众无不惊讶电影与《上海堡垒》的相似度,熟悉的记忆又来折磨我。
还有一位网友更离谱,看完后不骂电影,竟然骂自己。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一部电影而已怎么开始自残了呢。
但别看成绩差,可片方当初吹的那叫一个厉害。
本片故事讲述是——
太空作战队长接到任务,要率领部队回到地球,摧毁某个电磁干扰器,毁掉人工智能和外星人的控制,从而夺回家园。
但到了地球后就遭遇伏击,损伤惨重,好在遇到了一名叫“叶雪”外星人帮助,而队长在与叶雪接触中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剧本大纲看完就一个字:
土。
土到掉渣饼,光看梗概就能脑补出整个故事。
但本片号称制作量非常大、特效场面非常多,光是后期制作周期就长达三年时间。
还有整套的太空舱设计语言,太空舰队对战的宏大场面、硕大无比的行星发动机(确定不是拷贝《流浪地球》?)....
动作方面,从机枪扫射到大炮轰击,从个人枪战到人类与外星人的对战画面应有尽有。
而且,本片还没上映就拿下了影史上的三个第一(自创):
中国第一部太空舰队作战的电影。
中国第一部反映人工智能与人类战争的电影。
世界上第一部把豹2 A 6坦克摧毁的电影。
导演放下豪言:
“拍摄影片的初衷,是因为厌倦了大屏幕上充斥着美国英雄拯救人类的好莱坞大片!”
这不是简单的科幻电影,而是为中国科幻争一口气有没有!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你迷糊不迷糊?
但细节方面,却不经意流露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比如,电影中的道具、战斗服、甚至是很多特效场面的设计,他们就是明晃晃地“借鉴”了其他科幻电影。
而在制作上,导演干脆带着科技小伙伴们亲手制作模型和道具。
还说这是为中国的科幻特效做了一次大胆探索....
啊?
这不就是抄袭+小作坊吗?
这两项都毫不避讳地写在官方资料上,是实在没地方可吹了吗?
演员方面,电影号称不用任何大牌明星,不用一个流量演员(是请不来吧?),除了张双利之外其余的演员基本上都是不认识名字,更不认识脸。
为了对标《流浪地球》中的吴京,片方还专门请来了“世界MMA冠军姚红刚”(片方通稿)。
我又查了一下这个哥,说是世界冠军,但生涯最高荣誉就是“亚太区综合格斗赛武林传奇5”的雏量级金腰带。
懂行的朋友解释一下,反正我觉得名字前缀这么多的比赛,很难让人信服。
上映前,导演还借电影展望未来。
他表示拍这部电影更多的原因是“唤醒人们对于太空世界的想象,探索星辰大海”,对自己的剧本也非常有信心,认为人工智能、ChatGPT泛滥的当下,该片也能警惕人工智能对真实世界的威胁。
哇哦,终结者有木有!
简直要颠覆整个科幻界了。
耗时3年后期制作,影史3个第一,全球MMA冠军,还要抵御美国的文化入侵...
这些buff加起来,恐怕《流浪地球》来了都要躲一躲。
而正片的呈现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拙劣的特效,这塑料感满满的道具,说它是《上海堡垒》都是夸奖....
三年就捣鼓出来个这?
导演你是不是被骗了啊?
绿幕都快糊人脸上了,特效却悬浮在物品表面,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复古的科幻片了。
更离谱的是,电影里角色不仅有《明日战记》同款外骨骼装甲,还要有特效药加持。
好家伙,内用外服都有了。
事实证明,这种电影已经骗不到钱了。
笼统来说,科幻电影无非就有两种。
一种像《独立日》《流浪地球》《明日边缘》这种大型科幻类型片,将整个未来世界呈现在眼前,但这种类型投资巨大,资金充足是硬性要求。
第二种就像《彗星来的那一夜》《机械姬》《升级》这类低成本,对未来的景象展现不多,玩的就是个高概念,把剧本写的出神入化。
而无论这部《重回地球之战》还是《上海堡垒》,其实都是资本对电影进行过大宣传,让对科幻并不了解的观众产生遐想,错认为是第一类大型科幻,从而购票走进电影院。
放在以前,或许观众看不出来与好莱坞大片的差别,骗了就骗了。
但如今经过《流浪地球》的全面升级,再加上《上海堡垒》的负面案例。
谁是李逵谁是李鬼,一看便知。
这25万票房证明,中国人不容易被骗了。
这扇科幻大门,关不上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