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深秋,张艺谋给正在中央戏剧学院念大二的章子怡打电话,不料,怎么打都打不通。
张艺谋心里充满疑惑,我这是哪里招惹她不高兴,连电话都不接了。
正思索着,章子怡倒是回电话过来了,张艺谋赶紧说:“子怡,来酒店试戏。”章子怡对前两次被放鸽子的事情,仍然耿耿于怀,兴致不大地说:“张导,不会又是骗我吧。”
虽然嗔怪,但章子怡还是去了,有一种赌徒买彩票的心理,总会中的。也幸好去了,这一去,再回来,就是《我的父亲母亲》里的“招娣”了。
章子怡这次终于知道,张大导演说话算话。前面之所以怀疑“又要骗我”,是因为之前有过两次,被张艺谋放鸽子的经历。
(一)
第一次,张艺谋手里有一个洗发水广告,他们在中央戏剧学院找了好几个新生当模特,章子怡是其中一个。
美女如云,章子怡还是以清丽的气质出挑了,最重要的是,她的发质又黑又粗又松散,特别适合拍洗发水广告。
本来定下章子怡,可是到开拍时,却换成了别人。原来是投资方觉得,这个广告也不需要什么演戏技巧,30秒而已,就用了内部工作人员的一个女儿。
章子怡也没等到张艺谋的一句解释。失落而归。
第二次,张艺谋要投资一部电影,名叫《马上去北京》,这回张艺谋自己当导演,自己做主选演员,他还是没忘记那个清丽的女孩,邀请章子怡出演。
章子怡接到通知后,当然高兴啊,在宿舍左等右等,就等着开拍。然而,两个月过去后,张艺谋的助理才姗姗来迟打来一个电话:“这部戏,不拍了!”
“为什么不拍了?”章子怡连忙追问,助理说:“投资方觉得这个题材没市场,没前景。”“哦!”
又一次希望被扑空,章子怡落寞到了极点。
(二)
大约半年后,章子怡接到了文章开头那个电话,由于有了前两次的“落选”经历,她不太愿意相信,她根本没料到,这次会是一次真正的机会。
好在,她还是去试戏了。
《我的父亲母亲》里的“招娣”,仿佛是为章子怡量身定做的一般,芳华年纪,两根麻花辫,六边形的脸蛋,热情洋溢的青春…
章子怡一穿上那件大红棉袄,张艺谋就知道:这戏,成了。
为了拍摄,章子怡第二天就收拾行囊,下到农户人家去,同吃同住,打猪草、挑水、烧柴火、劈柴、喂猪,做一切农活。
那家主人无比自豪地对邻居们说:“我们家来了一个城里的保姆!”
半年的磨砺熏陶,功夫不负有心人,章子怡把农家女孩“招娣”刻画得入木三分,一片而红,开启了她的大花旦之路。
“谋女郎”都有这个特质,先去观察、体验、再出演,巩俐拍《夺冠》时,跑到郎平的工作地,每日观察、感受、模仿郎平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写下来。理解透了人物,再拍。
年轻时,当过“谋女郎”,习得的经验和智慧,真是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三)
张艺谋对章子怡不仅有着知遇之恩,还有提携之情。
拍完《我的父亲母亲》,拿奖拿到手软之后,张艺谋又把章子怡推荐到李安的《卧虎藏龙》剧组,这一点,可以说,张大导演确实有格局。
他没有说,我捧红的人,我就要签到自己的公司,只拍自己的电影。也没有觉得和李安是同行,就互相排斥。他一直在做成全的事,成全演员,也成全别的导演。
李安对电影也是精益求精,哪怕章子怡已经进组了,他还在为“玉娇龙”物色别的演员,一旦有更合适的,立马换掉章子怡。
章子怡把这一切看在眼里,默默下着狠功夫。直到有一次,吊钢丝…
李安在书里写道:“别的女演员,吊钢丝要撞墙了,会本能的用手去护住脸,脸是什么?脸是演员吃饭的家伙。而章子怡不,她镇定自若,直接任脸去撞墙,她知道,摄像机就在墙上,要保持着最上镜的表情。”
就这次,李安彻底被打动了,她不再面试别的演员,章子怡就是他唯一的“玉娇龙”。
(四)
章子怡能有后来的成就,除了发狠努力,还特别听话。恩师张艺谋对她说:“你是拍电影出身,就拍电影,不要去拍电视剧,会掉价。”她谨记于心,哪怕因此错过很多高额邀请的剧本。
因为她知道,要看长远价值。拍一部电视剧,只能拿一部高片酬。但爱惜电影的羽毛,将永远是价值不菲的国际影后。
直到高龄生孩子后,不太适合拍高难度的打戏,她才迟迟拍了电视剧处女作。
结语
看着章子怡这一路走来,觉得她仿佛是天选之女。但仔细想想,其实每一步,都暗藏了努力和智慧。
哪怕普通如我们,想要什么,努力去争取,终有一天,也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