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强女导演,爆了

今天,一则新闻登上热搜——

《你好,李焕英》将被好莱坞翻拍,并由贾玲担任监制。

消息一出,许多网友都为其叫好。

这两年,女性导演越来越受到关注。

也诞生了不少热门爆款,或高口碑佳作。

内地除了贾玲,还有邵艺辉的《爱情神话》、杨荔钠的《妈妈!》等。

国外,则有格蕾塔·葛韦格的《芭比》票房横扫全球。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还有一位女性导演大放异彩。

要知道,这次戛纳主竞赛可谓大师云集,竞争非常激烈。

是枝裕和、肯·洛奇、努里·比格·锡兰、凯瑟琳·布雷亚、托德·海因斯、南尼·莫莱蒂等世界名导都带来了新片。

没想到,最终由70后女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拿下戛纳金棕榈大奖。

影片最近上线网络。

在国内也获得很好的口碑。

豆瓣上已经有2万+人打出8.4高分。

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年度最佳电影之一。

事不宜迟,鱼叔就来说说它——

《坠楼死亡的剖析》

Anatomie d’une chute

恰如片名,故事一上来就是一场坠楼案。

嫌疑人,正是女主桑德拉。

她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她和丈夫、儿子,再加一条狗,住在阿尔卑斯山的木屋里。

除了他们,很少有人踏足这里。

某天,儿子带宠物狗出去散步。

回来时,却发现楼下躺着一具尸体。

正是桑德拉的丈夫。

自杀?

好像不是。

经过法医检验,丈夫的致命伤虽然在头部,但与坠楼现场的血迹喷射路径并不相符。

因此,他很可能是被人敲击头部后推下楼的。

这是一间坐落于雪山深处的小木屋。

除了死者,只剩一个视力障碍的小男孩,一条宠物狗,和一个成年女性。

谁的嫌疑更大?

答案不言而喻。

起初,警方怀疑是桑德拉与丈夫发生冲突,失手造成对方坠楼死亡。

儿子却证明,父母二人关系和睦,且出门前并未听到有争吵。

经过警方验证,案发当天,有一名敬仰桑德拉的女学生到访过小木屋。

两人相谈正欢,楼上突然传来聒噪的音乐。

声音之大,直接打断二人的对话。

桑德拉解释说,是丈夫正在工作,但并没有让丈夫停止放音乐的打算。

女学生只好改日再约。

离开的同时,儿子也带宠物狗出去散步。

此时,音乐仍然喧闹地播放着。

儿子出门,应该无法听到楼上是否有争吵。

因此,警方认为,儿子是为了保护母亲而做伪证。

以涉嫌谋杀的罪名,将桑德拉告上法庭。

随着警方深入调查,桑德拉杀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首先,桑德拉夫妻二人关系并非看起来那般恩爱。

他们实际上已经是无性婚姻,平日也是分房睡。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桑德拉曾经出过轨。

四年前,因为一场意外,儿子的视力受到了损害。

之所以会出意外,则是因为丈夫疏于照顾。

虽然表面上已经翻篇,但这件事儿始终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两人心中。

其次,桑德拉在证言中欺瞒了一些事实。

比如,她隐瞒了丈夫曾经因为抑郁症试图自杀的事情。

比如,她的手腕上一块乌青。

说是自己不小心撞到的。

其实是与丈夫发生争执时,被对方掐伤的。

之后,警方更是提供了一个关键性证据——

一个U盘。

里面保存了,丈夫录下的二人争吵音频。

音频中,丈夫处于一种崩溃的状态。

他不停诉说着自己因为要照顾生病儿子,辞去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经济压力。

而桑德拉却不愿意帮自己分担。

音频中,桑德拉却始终认为,一切问题都是丈夫没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抱怨,不如直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夫妻之间也不存在什么互惠概念。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桑德拉是一个善于伪装、冷漠、高高在上的女人。

人们很难不去怀疑,如此形象的她就是杀夫凶手。

通常,一部悬疑片的核心任务就是寻找凶手,揭开真相。

可实际上,真相却是这个案件最不重要的东西。

片名中对于坠楼死亡的剖析,从来就是不是案件本身。

而是身为妻子的桑德拉。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本片的导演茹斯汀·特里叶曾说:

在为这部电影做研究时,我发现非常有趣的是,即使在2023年的今天——女性理应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然而就生活的选择而言,如职业选择或性开放,女性都往往会受到负面的对待。

在我看来,使用「剖析」二字,已经是导演一种柔和美化的说辞了。

事实上,整个故事都是对桑德拉的一场自以为是的道德审判。

在她走上被告席的那一刻,有罪的身份就已经坐实。

检察官、陪审团、旁观者,乃至整个关注这件事情的社会。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道德观念与对女性的认知来判定桑德拉的罪行。

罪行一:不忠且放荡的妻子 。

不忠是指桑德拉早年的出轨经历。

在法庭上,桑德拉表明自己有主动向丈夫说明。

且在婚姻初期,就坦诚过自己对于性开放的态度。

丈夫没有表示反对。

不过,检察官通过两人争吵的音频认定,丈夫是被迫接受这样的关系。

放荡则是指,桑德拉引诱来采访的那位女学生。

因为桑德拉是双性恋。

法庭上,作为证人出席的女学生,呈上了当天的采访录音。

检察官发现,桑德拉总是对提问顾左右而言他,而对女学生本人更感兴趣。

于是,他便认为桑德拉就是想和女学生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至于丈夫播放扰人的音乐,只是为了提醒并制止她而已。

罪行二:不负责任的母亲。

丈夫总是抱怨桑德拉对儿子关心不够。

出于自己的疏忽,儿子视力受损,丈夫愧疚在心。

于是他辞去工作,专心陪伴儿子。

这导致了丈夫在事业与个人发展上停滞不前。

倍感压力的他,希望桑德拉也可以从写作中分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儿子。

丈夫还认为,自己与儿子的联系远比桑德拉与儿子更加紧密。

罪行三:傲慢的成功女性。

与桑德拉一样,丈夫同样也在写作。

但两人的事业成果完全不同。

桑德拉已经出版了数本小说,小有名气。

丈夫则始终没有写出一本成品。

还声称,桑德拉的其中一本小说是「剽窃」他的创意而来。

妻子成了有名作家,而自己只能囿于家庭之中,这让丈夫很受打击。

而且,自己身为法国人,一家人也定居法国,妻子却坚持用英语交流。

所以,丈夫一直认为,桑德拉是因为事业成功,强逼自己与儿子接受她的规则与理念。

一场又一场的审判。

检察官咄咄逼人的质询。

法官数次「请说法语」的要求。

还有在儿子面前公开的各种录音。

桑德拉被赤裸裸地拉到大众面前,将自己的婚姻和最隐私的部分剖出。

再被各种女性独有的「污点」钉在耻辱柱上。

可事实真就是这样吗?

电影中,法官曾劝儿子不要旁听桑德拉的审理。

她担心过于残酷的事实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

庭审的重点不是关于你能听到什么。

是要还原事实真相。

但值得玩味的是,几乎所有人对于桑德拉判定的真相,都是依据自己的想象。

在所有审判中,最核心、最明确、最绝对的证据,就是丈夫偷录下来的录音。

几乎所有冠在桑德拉头上的罪名,都在以此作为依据。

可实际上,这段录音也不是一个直接证据。

首先,这段录音中的内容并非发生在事故当天。

虽然音频后期的确发生了扭打。

但除了桑德勒被丈夫的口不择言激怒,删了对方一巴掌外。

之后所有打击声都是丈夫自己敲打自己发出的。

而且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每次丈夫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发生类似自残的行为。

甚至还为此弄伤了手指。

其次,录音内容本身并不完整。

录音是从对话的中间开始的。

这场对话如何开始,又是由谁挑起的,并不明晰。

最后,它只是一个音频。

虽然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导演以一种情景再现的形式将录音内容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法庭上的众人都只是通过声音来想象画面如何。

如此一来,所有结论都存在其他可能性。

实际上,这段录音也的确被检察官断章取义地使用了。

他只是听到出于盛怒状态下的丈夫,指责桑德拉出轨、剽窃、盛气凌人。

就直接断定桑德拉的确做过此事。

然而,我们都是知道两个词汇:

失去理智与口不择言。

在争吵中由于情绪激动,夸大某些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样的语言,又如何能作为谋杀的铁证呢?

更可笑的是,检察官因为桑德拉会将一些个人经历融到小说之中,就将桑德拉小说中描写妻子想要杀死丈夫的情节作为判定依据。

这种过度解读,亦如他通过女学生的录音,就认定桑德拉是在引诱女学生一样。

可就如同女学生本人的反驳那样:

你很难解读一个你看不到的人的意图。

还有丈夫的精神医生。

他在法庭上作证,丈夫一切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失衡都来自桑德拉。

也许从丈夫的角度的确是这样。

可说到底也只是一面之词而已。

就像桑德拉所言:

你来这里。

也许是带着你的个人观点,然后告诉我:

塞缪尔是谁,以及我们正在经历什么。

但你说的只是整个情况的一小部分。

有时,一对夫妻就像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有时我们并肩战斗,有时我们独当一面。

有时我们彼此对抗,这都是常有的事。

如果我去看心理医生,他也可以站在这里说塞缪尔的一些很难听的事情。

但说的那些就一定是真的吗?

每个人都完全脱离了实际发生的真相,围绕着某种可能而制造出不同的虚构故事。

实际上。

桑德拉与儿子的关系,并非丈夫所言那样疏远。

桑德拉为了丈夫离开德国,定居法国时,丈夫身边的朋友都看不起她。

而她之所以坚持说英语,是为了给这个家庭找一个中间带。

因为我不是法国人,你也不是德国人。

我们创造了一个中间地带。

所以没有人必须走到对方的地盘上。

至于剽窃,更是无稽之谈。

丈夫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桑德勒却从中发现了亮点,并将其写成了作品。

这算得上剽窃吗?

另外,丈夫抱怨是桑德拉影响了自己的写作。

事实却是丈夫自己能力不行。

所以,另一种可能性是,丈夫只是因为夫妻关系与性别位置的错位,恼羞成怒而已。

就像桑德拉的律师所言:

桑德拉唯一的罪名,只是在她丈夫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

戏中的桑德拉,与戏外的导演也产生了互文。

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视听语言,本片都可以用「精彩」来形容。

甚至有人将本片称之为「教科书一般的电影」。

茹斯汀·特里叶,也成为戛纳史上第三位摘得金棕榈的女性导演。

然而,有人却依旧觉得导演只是吃了女性身份的红利,是政治正确的选择。

女性导演,好像很容易引发各种非议。

而且,这些非议总是来自电影之外。

要么是被人说「政治正确」。

像是今年爆火的《芭比》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就被很多人指是利用女性红利,「贬低男性」赚取女性观众的钱。

要么焦点干脆与作品本身无关。

导演的外貌、绯闻、家庭...都可以成为被指摘的对象。

像是之前在戛纳拿到短片金棕榈的中国女导演陈剑莹。

人们对于她容貌的关注度,远高过她到底拍了什么。

像是贾玲,在「中国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之外,她还有一个「中国最胖女导演」的标签。

还有许鞍华,无论她在电影领域有着怎样的成就,总会被人说「又老又丑」与未婚问题。

为何如此?

说白了,还是离不开「女性」二字。

实际上,将「女性身份」已经被定义为一种「红利」,本身就是一种歧视与曲解。

电影中的法庭,就像是我们生活一种具体写照。

在这里,一个故事,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汇,都随时可能强加于我们头上。

你需要开始看清你自己。

从别人可能会怎么看你的角度。

审判的重点不是关于真相。

剧情介绍欧美明星戛纳桑德拉独立鱼电娱乐

有用 (967)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