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红色战争题材的影视剧越来越多地在刻画和表现着惨烈的场景。惨烈二字不仅仅出现在影评上,也出现在人们观后的感受上。好像不惨烈就不真实,惨烈成了一个褒义词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从小到青年时期,我们很少看到和使用惨烈这个词,更多地用的是壮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讲的就是这层意境。
要说惨烈和壮烈,一字之差,要想给它仔细地区分或者描述出来并不太容易,大概属于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惨烈?什么是壮烈呢?最好来举例子说明一下。
惨烈,更多见的是出现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当中,比如:淞沪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打到了最后却让人家抄了后路,兵败如山倒,一退退到了南京城下,紧接着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就是惨烈。
再比如:衡阳保卫战,方先觉带领第十军官兵坚守衡阳城47天,以伤亡15000人的代价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个成绩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是绝无仅有的。最终却因为外援不济,伤亡殆尽,而不得不出城投降。这给人家的感觉也是惨烈二字。
那么,壮烈呢?现在回想起来,在10多年前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的那一段时间,我连续采访了10多名抗美援朝的老兵,其中包括彭总当时的军事秘书杨凤安老人。在那一段时间里,老兵们天天给我讲那场残酷的战争,讲他个人在那场战争当中的故事,但是我却没有更多的惨烈的感觉,而真真正正的感受到的是壮烈。
就拿松骨峰战斗来说,让这次战斗进入普通人视野的是著名作家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今天回过头来,仔细读一读那一篇名篇,我想绝大多数人的感受依然是壮烈而非惨烈。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跟大家说说我得体会。壮烈和惨烈不同的是,壮烈是为了追求胜利而义无反顾地牺牲。
当年我曾经仔细研读过松骨峰战斗。在那次战斗当中,战斗的指挥者连长戴如义做了一个比较奇特的兵力使用部署。那就是把全连分成4个组,逐一投入战斗。这种部署军迷们都管它叫“添油战术”。
“添油战术”在战术的使用上一般是饱受诟病的,但是戴如义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用“添油战术”呢?因为他知道一个连的兵力守这样的一个光秃秃的小山包要坚守七八个小时。如果把兵力一下子投入一下子打光了,你可以全体牺牲,但山头最后还是守不住。
读懂了戴如义的战术,接下来就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一个东西。那就是戴如义一上阵地就发现到了他所面临的任务是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其实不仅是戴如义,那个时候的部队,不要说连长即使是班长,差不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到了阵地上一看什么样的态势,敌我力量的对比,心里头清清楚楚,都知道这是一次必死的战斗。
所以,戴如义在把全连分为4组之后告诉大家,我带第一组先上,第一组牺牲了,指导员带第二组上,然后副连长副指导员带第三组第四组上。很显然这样的一个部署是明知道要牺牲,但我第一个牺牲,指挥员、共产党员,第一个牺牲,牺牲在最前面。
再看一看全连的战士是什么样的反应呢?我没有看到相应的文字描述,但从战斗的结果看,这个连全体的官兵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做逃兵。大家明知道是必死的一战,但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场必死的战斗当中去。什么是壮烈?这就是壮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讲的就是这个意境。那么光有牺牲算不算壮烈呢?显然还不能算壮烈。这之下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胜利而牺牲,所有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在能够不牺牲的情况下,一定不去牺牲。
其实就在松骨峰战斗的同一场战役,同一时刻还有另一场战斗,叫葛岘岭战斗。那次战斗是志愿军的一个排去阻击溃退下来的美军。但是那一仗却打成了一场215比0的战斗,志愿军零伤亡。为什么呢?得益于这个排地特殊的阵地条件和排长机动灵活的指挥。
一上阵地,排长发现上级指定的主阵地上光秃秃地,不是好地方。但是主阵地前面有一个小山头,一块大岩石下有一个深深的岩洞,这是可以藏身保命的地方。而小山头下的公路在这个地方恰好拐了一个急弯,公路边上是被切成立陡的崖壁。所以,排长没有按照上级指定的主阵地,把小山头作为了主阵地。
从战术运用上,排长带领战士们在指定的主阵地上修了大量的假工事,而且在后来战斗的间隙当中,一次一次地恢复抢修假工事。于是,美军的火力大多都倾泻到了主阵地的假工事上。而这个排的战士,凭借着岩洞的隐蔽,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火力杀伤。
在打击目标上,排长“自作主张”,放走最前面的坦克,专门打后面的卡车和步兵。于是,这一仗打下来打成了215比0的零伤亡战绩。同一个时间,几乎同一个地点,为什么一边是几乎全体牺牲,一边是零伤亡呢?
客观条件造成的,但不管客观条件怎么样,任务一定是要完成的。有条件的情况下,能不牺牲绝不牺牲。一个面对牺牲义无反顾,一个能不牺牲绝不牺牲,组合起来,这就是壮烈二字。
当然,壮烈讲到这里还没有完。构成壮烈的一个必要的因素就是结果。从抗美援朝战争整体来说,这一仗打下来打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那场战争当中牺牲的所有的志愿军官兵,他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他们的牺牲都带来了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壮烈。
从局部而言,如果你展示一下抗美援朝战争二次战役后战场的情景,你就会体会到这场战役胜利有多大。那个时候,你也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壮烈。
讲到这里,我想惨烈和壮烈两个词的区别,我应该说清楚了。但是用语言,用文字表述是一码事,如何用电影和电视的语言去描绘,那又是一回事了。
可能有人会说用电影语言和电视语言很难描绘出来你所说的这样的情景,但我要说的是不是这样,所有的语言都一样,它几乎可以描绘出所有你想描绘的东西,区别在于你想不想描绘和会不会描绘。
在现实的红色战争剧当中,就有成功传递出壮烈感觉的成功作品。在我看来,《能文能武李延年》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作品。整个电视剧的从头到尾,你能说牺牲不惨重吗?战场不残酷吗?但是最后他给你传递出来的感觉和感受是什么呢?那就是壮烈而不是惨烈。
最后要说的是壮烈和惨烈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惨烈会使人们对战争心生畏惧,于是下一次当你面对战争,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会有恐惧,你会有利弊的权衡,甚至做出畏缩的举动。但壮烈带来的影响恰恰相反,那是为了最高的目标,面对牺牲而义无反顾的决绝和悍不畏死。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说红色战争剧能不能少一点惨烈,多一点壮烈的最根本的原因。
讲了这么多,并不是针对哪一个作品的,大家也没必要去对号入座,说的也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受。您也可以有您的感受,您也可以说出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