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票房跑进年度全球第五的《奥本海默》在中国内地上映就遇冷了呢?
《奥本海默》在海外上映不过一个多月,即狂捞8亿美刀,强势挤进全球年度第五!
可轮到中国首映只拿到20%的排片不说,票房也不过3580万,次日即跌到2936万,直接被上映24天的《孤注一掷》反超吊打!
基本上最终票房成绩也就是平平了。在微博上特别叫嚣的一些声音,其实放到人民的汪洋大海里,连浪花都算不上一朵。
这样的票房表现对于导演诺兰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吧,当然早已赚的盆满钵满的诺兰,或许早已不在乎票房了。
可为何一部世界级的神作为何在中国就不灵了呢?
首先是题材与受众限制
《奥本海默》集合了物理学、战争叙事等严肃题材,是一部人物传记影片。
这类题材的电影在国内本就属于小众题材,参考《横空出世》《邓稼先》等国产人物传记影片,好口碑低票房,这类严肃性影片确实是会受众小,再加上是国外的,文化差异更会过滤掉相当一大批人。
二是观影门槛劝退人
语言就是第一障碍,虽然有字幕,但同时要看字幕又要看众多出场人物的确有碍剧情的理解。
影片不断插叙的叙事方式就足以考验观众了,再加上三小时密集对话伴着背景音乐的轰炸,不认识的人名一个接一个跳出来。
脸盲+不知道人物背景导致对一些点到即止的设计和情节的理解难度大幅增高,造成对一些行为、表情、对话不能100%理解而产生困惑。
这些信息集合起来都会劝退观众吧!
物理知识缺乏倒不是最大障碍。这是一部喜欢的人觉得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如味同嚼蜡的电影。
所以也不能怪影院经理给排片少,也不能怨观众看不懂。
可某些人就觉得自己看懂了就高高在上,反过来冷嘲热讽其他观众。
《奥本海默》宣发上映期间,有些网友你们别太好笑。
某些“诺吹”说观影前需要诸多前提条件,还说建议各类人群最好别看,看完后觉得诺兰是上帝,审判get不到的人,一说这部电影牛需要电影门槛,二说不懂诺兰,三说电影审美趣味低下。
看过诺兰的电影,读过相关解析或者只是随波逐流跟风的“诺吹”,进而产生全世界我最懂诺兰并且在心理上高高在上的观众,真的没有一点装的成分在里面吗?
到底是看懂了还是虚荣心,不管是哪个平台,都能看到一旦有人唱衰,或者是客观批评都能瞬间引来狂热的“诺粉”。
就这种现象,十分好奇,难不成成为“诺吹”已经成了一种提升自己存在感的手段了吗。
网友说最喜欢“诺吹”理中客上来的一句话,你get不到很正常,这是艺术,门槛太高了,超越了商业片的存在。
即使理解导演所说的背后的内涵,但这个故事表现得的确是很长吧。
单从表现手法来说,线很多,内容很杂不清楚,台词太多观之无味。
观众有正常表达观影后的感受,“诺吹”咋就不能接受呢?
一旦有人说觉得不好看就是被定性为缺乏对电影的共情能力。
真的奉劝要看的人一句,觉得看不懂别自我反思是你不理解艺术,可能不是你的问题。
觉得别人看不懂就是没文化不高级的,收收味吧。
拿《奥本海默》拉踩国内电影的,不知道有没有看过这一部纪录片。
2021年5月29日上映的纪录片《九零后》。
影片邀请了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联大学子联袂“出演”,当中也包括年过百岁的杨振宁,影片获得了2021年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而票房只有一千多万,豆瓣1.8万人评分8.0。
你敢说这样的影片不是神作。
所以,某种程度上,电影和观影人,也是需要适配度和双向奔赴的。
观影人自身的,情感丰沛度,思考能力,感受能力,知识储备量等,也决定了到底看一部电影,最终看到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