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隆称当制作人吃力不讨好 曾一部戏亏800万

吴奇隆称当制作人吃力不讨好。 从小虎队中帅气的霹雳虎到后来的金牌演员,现在的吴奇隆还多了一个身份电视剧制作人。 在大家的惯性思维里,演员转行做制作人都只为“玩票”,或者赚更多的钱,而吴奇隆却说自己想在演员的身份之外,做点理想化的活儿。为了这个理想他努力8年,曾经还一次赔了800万。 前日,随《步步惊心》剧组来长沙宣传的吴奇隆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及自己的几个身份,他坦承当制作人“吃力不讨好”,不过会“尽量保持角色的单纯,尽量不去串戏。” 演员变制作人 理想是个大工程,第一部戏亏损了800万 2003年,吴奇隆与香港著名导演张之亮合作成立了北京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习惯了以演员身份出现的他走入幕后,他说演员大部分时间都是被选择的,“很多时候你看了剧本觉得不错,正式拍起来才发现,制作班底不太好,或是剧本不错、发行不好,没人看得到。”也因此,他有了这样一个偏“理想化”的行动, “如果我有能力的时候,能不能创造一个平台,让一些很好的演员,很好的班底,在一个地方来拍一部戏。” 真正做了他才发现这个理想是个大工程,“剧本、演员、团队、发行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其他环节也会受影响。”第一部戏,从版权购买、定演员,他都有参加。“结果遭遇了800万的亏损。” 第三部戏即将上映的《完美丈夫》在制作期间还遭遇拖欠工资的风波,后来查实发现,剧组只要20个群众演员,来了30个,用不了这么多,所以一部分没演戏的就没付钱。谈起此事他笑得很无奈,“其实责任不一定在剧组,但人家会把这个放大来说,最后矛头也都会指向我,大家会说你是明星,你是老板,你有钱啊!”不过即便如此,吴奇隆仍表示会继续坚持做制作人。 演员VS制作人 两个身份的视角完全矛盾,但会相互影响 十多年的演员和8年的制作人,吴奇隆说这两个身份很矛盾。 “坦白说,因为当演员时你永远都会希望制作方面能够更好一点,希望最好的班底、剧本。”但当了制作人以后才发现,这两个身份的视角完全矛盾,“当制作人以后你会明白这些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做的事情,包括你的剧本、时间、预算、演员的档期,你只能在规定范围内做最好的打算。” 他也不否认演员身份带来的优势,“我会掌握很多的资源,知道哪个导演哪个演员适合什么样的戏,能够针对自己想要的,去定制一个东西。” 而几年的制作身份也会带来演员内功的提升,“会让你更懂得怎么去表演,什么机器拍出来会是怎么样的效果。”现在吴奇隆拍戏很少NG,因为在摸索“制作人”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套流程。 电影最top 71从不拍烂片的导演诺兰电影生涯大盘点工作原则 “尽量保持角色的单纯,不会去串戏” 虽然双重身份都做得风生水起,但吴奇隆有个规矩,尽量不去演自己的戏。 因为害怕身份会带来尴尬,“比如有些戏,你这样演,导演觉得不对,但你是老板,他可能就会有所顾忌。所以尽量能避免就避免,给他们完整的创作空间。” 做制作人免不了会找朋友拍戏,他也是公事公办,“我会先告诉他,找你不是因为你是朋友,只是因为合适。你觉得合适就接,不合适就可以不接”。也有过自己公司的人打电话说,觉得某个角色很适合他,“我会说,那对不起,我的身份是分开的,谈演员的部分,你们去找我的经纪人和经纪部门谈,我再来。” 吴奇隆说:“我尽量保持我的角色的单纯,如果是演员我就是演员,制作我就是制作,尽量不会去串戏,从来都不会混淆。” 观察

焦点新闻新加坡电吴奇隆

有用 (41)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