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有杀妻案件,少不了全网骂男。
然而,最近一则新闻,舆论走向全然相反。
日本一男子,将瘫痪的妻子推入海中。
哪知,这次,网友都在共情杀人犯。
原因是,事件主人公,是一对老年夫妻。
丈夫81岁,妻子79岁。
丈夫照顾了瘫痪的妻子40年,如今自觉再无精力。
但不放心养老院,也不想麻烦孩子,最后选择杀死妻子。
很多网友深知照护的不易,才不忍责怪他的行为。
类似事件,在日本并不少见。
一部新片,不仅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还揭开了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触及了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
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近。
很多人看完后都担忧起了自己的未来。
「应该没有社会人可以平静看完这部吧。」
相信看过后你也会有所感触——
《死亡护理师》ロスト・ケア此片改编自《绝叫》作者叶真中显的又一部同名畅销书。
主演是国民女神长泽雅美。
还有,因《死亡笔记》中的L为人所知的松山健一。
他饰演的男主斯波。
在周围人眼中,是一个温柔至极的护理师。
就职于一家服务中心,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上门护理。
他照料老人很是用心,无论多辛苦,都耐心十足,笑脸相迎。
即使下班后,偶遇服务过的老人,也会主动帮忙送回家。
完全照顾老人的心情,不喜欢坐车就陪她走路,累了就背着她。
一直被同行夸赞,能做到这种程度很了不起。
老人去世后,他也会像家人一样前去吊唁。
他记得老人生前的很多生活细节。
他也很能体谅家人的不易。
也因此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哀思,给予安慰。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居然会和连环杀人案扯上关系。
某日,斯波的一个同事死在了服务对象的家中。
病榻上的老人,也已经死亡。
调查结论是,同事为还赌债,半夜跑到客户家中偷窃。
推测死因是喝多了酒,从楼梯上摔下来所致。
以防有所纰漏,警方还一一盘问了护理中心人员。
包括斯波在内,他们都表示完全不知情,也不在场。
但警方进一步调查后发现,斯波做了伪证。
案发当晚,他并不像自己所说的那样一直待在家里。
沿途的监控里,出现了开着车的他。
警方开始怀疑,是不是斯波和同事合谋偷窃,起了争执后,杀死了梅田?
面对铁证,斯波极力否认。
他的解释是,半夜不放心老人的身体,前去看望,结果遇到了偷东西的同事。
为了阻止对方,两人扭打在一起。
一时没留神,对方不慎从楼上跌下、摔死。
为什么当时不报警?
他的回答居然是,怕耽误工作。
听起来难以置信。
但检察官去了他的家后,发现他的确是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
他的家空空荡荡,只有基础的生活用品。
双亲都不在人世,没有任何近亲。
他的书架上放着一本护理日记,里面记录了整整三年来,每天照料老人的所见所感。
细致、认真的程度让人惊叹。
那么,斯波究竟是不是杀人凶手?
检察官本想找日记中这些服务对象问话,但却意外发现大部分人都去世了。
即便他们本就是患了重病、上了年纪的老人,可是如此高的死亡率合理吗?
做了详细调查后,他们发现,这家护理中心,3年内69个老人去世。
死亡率在市内和县内都高居第一。
更蹊跷之处在于,老人都死亡时间集中在周一白天和周五凌晨。
而且,都恰好是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
被谋杀的可能性极大。
这家护理中心,只有一人完全契合作案时间。
这个人就是斯波。
如果推测无误,斯波成为护理师后,一共杀了41个老人。
面对杀人的指控,斯波承认了。
但,他把自己的行为称为「死亡护理」。
还表示,「我拯救了42个人。」
为什么将杀人美化为「拯救」?
死亡人数是41个人,他为什么说自己拯救了42个人?
原来,斯波第一次杀死的,不是服务对象,而是他的亲生父亲。
这是他连环杀人的起点和原因。
几年前,斯波的父亲因脑梗紧急入院做手术。
他当即辞掉工作,租了间便宜的公寓照顾出院后的父亲。
一开始他找了很多时间灵活的兼职。
但很快,父亲的失智状况越来越严重。
离开一会就玩起失踪。
发病时大吵大闹,把刚收拾好的一切搞砸弄乱。
一次两次,他还哄着惯着。
次数一多,他也没了耐性。
有一回,父亲故意将桌子上的水打倒,斯波竟忍不住扇了父亲一巴掌。
无疑,两个人都已临近崩溃。
父亲病情每况愈下,离不开人。
家中本就没有积蓄,父亲的养老金也只够交房租。
渐渐地,父子俩一天三顿饭都无法保障。
走投无路之下,斯波决定申请低保。
但,因条件不够被拒绝了。
「你的父亲没有自理能力,但你还是能工作的吧。
虽然很辛苦,但请你再努力一下。」
父亲其实还没有彻底失智。
虽然大多数时间都糊里糊涂,认不出儿子。
可偶尔也有清醒时。
一次,父亲突然对他说:
「把我……杀了吧……」
斯波万分悲伤,但不愿承认的是,自己内心也渴望解脱。
某天夜里,他鼓足勇气,给父亲注射了尼古丁。
父亲去世后,他做了护理师,又看到了千千万万个「父亲」和「自己」。
有一个女人,白天照顾父亲,晚上在丈夫店里帮忙,同时还要拉扯三个成长期的孩子。
身体逐渐吃不消,经常头晕倒地。
还有一个单身女人。
独自抚养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和与孩子无异的失智母亲。
母亲认不出人,还会把粪便弄得到处都是。
每次一有状况,孩子也常常来添乱。
她每天内心都极度崩溃。
面对这些熟悉的场景,斯波仿佛听到了他们的求救声。
所以,他选择成为杀人犯。
并将此看作自己的「使命」,去「救赎」别人。
很多人可能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
长泽雅美饰演的检察官也是如此。
她一开始就表示,再怎么强调看护的痛苦,也不能改变他作为杀人犯的事实。
听到斯波是在父亲的要求下第一次动手时。
她表示这可以算作量刑更轻的委托杀人。
但依然不能认同这是一种救赎。
「无论救赎还是尊严,都是在活着的基础上。
而你只是把一切都抛弃了放弃了。」
她更不能接受斯波将自己当作其他家庭的救世主。
「你所杀的那些人,一个个鲜活的人的人生,你又明白他们什么。
就算过着无比艰苦的看护生活。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人才明白。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
家人之间的重要的牵绊,不应该被你切断。」
这番掷地有声的诘问,却反遭斯波的嘲讽。
在他看来,他们恰恰是因为深深体会过这些深厚的情感,才不知如何是好。
在难以克服的现实面前,这些漂亮话显得相当刻薄。
他一眼就看出来,检察官没有照护老人的经验,无法理解他的感受。
用片中的话说,检察官是「处于安全地带,躲过了深坑」的人。
斯波的猜测也没有错。
检察官的母亲住着高档的养老院,被照顾得干净、体面。
她一个月才去看望一次,而已经失智的母亲已经无法计较这些,也完全不会为此不安。
检察官无法真正理解斯波的感受。
毕竟,她的母亲上厕所都会有意避开她。
但她是真的看不到「深坑」里的普通人吗?
用片中的话说,与其说「能不能看不到」,更不如说「想不想看到」。
检察官的工作中,见过不少类似的情况。
比如,有一个老奶奶,无儿无女,居无定所,没有养老金,平时生活都成问题。
她一再犯下盗窃罪,只为故意入狱。
因为狱中提供吃住,可以洗澡,还可以免费看医生。
检察官去询问那些受害者家属,本以为他们肯定会对凶手深恶痛绝。
但没想到,反而有不少人表示,母亲去世后,确实感到了解脱。
卸下了养老的重任后,一点点回归了正常生活。
最后,检察官也陷入了沉默。
一天,她居然特意到狱中找斯波,向他倾吐自己的心事。
「我也杀死了我的父亲。」
她的父亲孤独一人死在家中,3个月后才被发现。
虽然这是一个失职的父亲,但她也难掩自己的罪恶感,一直觉得是自己对父亲的冷漠,让他死得那么凄惨。
现在,她也常常想起斯波说的话,忍不住将这件事告诉他。
正如斯波所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都曾对自己重病的亲人生过恶意。
承认道德的暧昧地带,正视深不见底的深坑。
不是为了「洗白」他的罪行,而是为了挑破的社会症结。
只要求人们不断努力赚钱,攒养老金,却根本没有提供一个健全的养老保障系统。
只是将重任全部推到下一代人身上,让无数人继续在孝心和压力的夹缝中苦苦挣扎。
这一故事取材于日本真实的案件。
据调查显示,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每年有10万人因为看护辞去工作,平均每8天就会发生一起「看护杀人」案件。
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尚未完善,更遑论对看护者的社会援助。
实际上,除了片中所说,看护者的身心压力以及被看护者的自尊外。
走上杀人的极端道路,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日复一日的护理过程中,他们都与外界切断了联系,出现了一定的抑郁倾向。
这一现象也加重了社会的养老焦虑,年轻人为攒钱卖命,老人70多岁也还在工作。
曾有日本学者建议老年人到年龄后强制安乐死,这一言论还获得了不少支持。
电影《岁月自珍》想象了一个这样的未来,不久后的日本,政府向独居老人推广制度化死亡和群葬。
类似老年看护的难题在我国也日益迫近。
国家卫健委预计,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实际上,国内也出现过不少看护杀人的案件。
2014年,33岁的杨秀在出租屋里挥刀砍向瘫痪的母亲,之后自己用剃刀自杀,所幸母子都被救回。
鉴于他们的贫穷和杨秀照顾多年的情况,检察院最终做出不起诉决定。
央视节目还称其为「弑母的孝子」。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生小孩,部分也是出于这种不安感。
怕自己难以应付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在辛苦赚钱的情况。
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也正在此。
和很多老年题材的故事不同,它绕开了爱和羁绊等宏大抽象的情感命题,直视血淋淋的具体的社会现实。
它探讨的不是死亡,而是如何有尊严地活到人生最后一秒。
因为,一旦那口深坑变得越来越大,便没有人能真正身处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