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乐坛,在作曲人行列不乏名家、大家,除了一大批优秀的男作曲人外,女子阵营也是争奇斗艳、各展芳姿,谷建芬、陈小霞、林敏怡也许是两岸三地女作曲人的代表性人物了。
今天,以出道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选取两岸三地十大顶级作曲家,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名标华语流行乐发展史的赫赫人物。
第十位、周杰伦
周杰伦应该可以说是新千年后华语乐坛的第一人了。除了有一箩筐朗朗上口的代表作外,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的代表作基本上都是自己作曲,尤其是他的中国风歌曲,其旋律意境有些美不胜收。
除了给自己写歌外,周杰伦作曲也成就了许多位歌手,李玟的《刀马旦》、蔡依林的《倒带》、S.H.E的《热带雨林》、陈奕迅的《淘汰》、容祖儿的《小小》、张惠妹的《如果你也听说》等,其作曲都来自周杰伦。
第九位、李宗盛
李宗盛是华语乐坛的一位全才,他对于音乐的每一部分几乎都是行家,从作曲、填词、编曲、混音到制作、宣发,甚至自己制造的“李吉他”都供不应求、奇货可居,他念白式的唱法更是影响了一大批歌手。
李宗盛1979年就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1982年为女友郑怡制作的专辑《小雨来得正是时候》打响了个人名气,其事业在1985年从拍谱唱片转投滚石后迎来了飞跃,他先后成为张艾嘉、陈淑桦、娃娃(金智娟)、周华健、成龙、林忆莲、辛晓琪、莫文蔚、无印良品、五月天、梁静茹等人的伯乐。
李宗盛的作曲,几乎出手都是经典,《梦醒时分》、《凡人歌》、《我是一只小小鸟》、《爱的代价》、《漂洋过海来看你》、《当爱已成往事》、《领悟》、《真心英雄》、《阴天》。。。太多太多。
第八位、赵季平
很多人容易忽略,其实影视配乐也是作曲的一部分。
说到华语乐坛配乐界的大师,实在太多,左宏元、胡伟立、顾嘉辉、黄霑、许镜清、陈勋奇、麦振鸿、黄英华、金培达、陈国梁。。。
歌迷最熟悉的,除了许镜清也许就是赵季平了。1984年从事配乐工作后,电影《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菊豆》《大话西游》《梅兰芳》、电视剧《水浒传》《天下粮仓》《天龙八部》(胡军版)《乔家大院》《大明王朝1566》等,其主要配乐,都是由赵季平老师完成。
与另一位配乐大师胡伟立相比,赵季平作品题材的丰富性、创作精力的丰沛性都突出一些。
第七位、陈志远
陈志远可能当不了作曲界的第一人,但他却是公认的编曲界的第一人,在MIDI技术普及后,陈志远如鱼得水,他一生编曲2000多首,据说新千年时光编曲就为他带来超过1亿元的收入。
除了编曲,陈志远在作曲上也是大师级别,飞碟的“五陈二李”中“五陈”的第一位就是陈志远。
蔡琴的《最后一夜》、苏芮的《跟着感觉走》、叶欢的《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张雨生的《天天想你》、林忆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王杰的《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姜育恒的《梅花三弄》、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等,其作曲都是陈志远老师。
第六位、罗大佑
1978年,歌坛天王刘文正演唱了一首歌——《闪亮的日子》,这也让罗大佑的名字在歌坛小有名气。
没想到,80年代初,他为“小妹”张艾嘉写的民谣类歌曲《童年》《光阴的故事》《是否》等,让歌坛感受到这个医科大学高材生真是有两把刷子。
台湾校园民歌真当势,却有人想革民歌运动的“命”,1982年,滚石唱片发行的罗大佑创作专辑《之乎者也》,在华语乐坛投下了一枚“炸弹”。
罗大佑,与李宗盛一样,是一个音乐全才,与李宗盛不同的是,罗大佑不纵情于情情爱爱,他是当代乐坛的“杜少陵”。
罗大佑与一般作曲家的不同,在于他的格局,这格局,需要借助他的词来升华,《亚细亚的孤儿》《鹿港小镇》《东方之珠》等作品,罗大佑的曲好,但罗大佑的词更好。
第五位、谷建芬
从1978年第一首代表作品《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开始,谷建芬老师就跻身内地乐坛第一流的音乐艺术家行列。
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向华语乐坛输送了毛阿敏、刘欢、蔡国庆、那英、孙楠、解晓东等占据内地乐坛大半壁江山的领军歌手外,谷建芬作曲歌曲,响彻了几个时代。
《歌声与微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十月是你的生日》《历史的天空》《滚滚长江东逝水》《采蘑菇的小姑娘》。。。这些谷建芬老师的作品,您或许都听过。
第四位、刘家昌
在罗大佑的“黑色摇滚”时代到来前,台湾乐坛甚至整个华语乐坛是属于国语小调曲风的时代,这种类型的曲风,以作曲届“四大宗师”古月(左宏元)、汤尼(翁清溪)、刘家昌与骆明道为代表性人物。
而刘家昌,则是其中最年轻但知名度最高的音乐人,因为他太有慧眼了,他好好写一首歌,就能捧红一位天王天后级歌手。
他用《往事只能回味》捧红尤雅,用《五月的花》捧红凤飞飞,用《云河》捧红黄莺莺,用《诺言》捧红刘文正,用《一帘幽梦》捧红萧丽珠,用《晚安曲》捧红费玉清,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刘文正的《梅兰梅兰我爱你》、张明敏的《我是中国人》,其作曲都是刘家昌。
第三位、顾嘉辉
顾嘉辉,不只是作曲家,还是配乐大家,同时也是现代流行港乐的奠基人和实干家。
从1961年自主作曲开始,顾嘉辉就成长为香港无线在声音处理上最仰仗的人,他是TVB的音乐总监,不管是无线电视剧还是邵氏电影,你所听到的主题曲、插曲和配乐,大部分都出自顾嘉辉之手。
90年代初,当“辉哥”淡出后,一个时代结束,港乐顿失脊梁。
仙杜拉的《风云》、罗文的《小李飞刀》、郑少秋的《誓要入刀山》、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叶丽仪的《上海滩》、关正杰的《万水千山纵横》、张德兰的《情义两心坚》、张国荣的《当年情》、叶倩文的《焚心以火》等,都是“辉哥”的作品。
第二位、左宏元
左宏元与刘家昌同为台湾乐坛60—70年代的“四大宗师”,但左宏元却是刘家昌的老师。
左宏元在60、70年代以古月、上官月的笔名创作了《今天不回家》、《风从哪里来》、《千言万语》、《美酒加咖啡》《我是一片云》《海韵》《彩云飞》等一大批金曲。
80年代,当上格与华星唱片成立后,已近退休之年的左宏元被老板吕燕清邀请,从而为上华唱片“天后宫”发展提供了不小支持。
90年代台湾热播剧《新白娘子传奇》系列歌曲和背景乐,是左宏元音乐智慧的一次展现,《千年等一回》、《渡情》、《前生今世》、《纠缠》、《心湖雨又风》、《神仙歌》、《天也不懂情》等,其作曲都是由左老独立完成的。
除此之外,左宏元还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歌作曲者,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小燕子》、《小毛驴》、《学习雷锋好榜样》、《我是一个粉刷匠》等,都是左老作品。
第一位、王福龄
王福龄,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第一代作曲人,他是50、60年代邵氏黑白影片歌曲与配乐的主要创作者,直到顾嘉辉接过王老的班。
直到现在还流行的歌曲《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钟》、《不了情》、《唐山大兄》、《甜言蜜语》、《我的中国心》、《爱的泪珠》等,都是王老的作品。
华语乐坛优秀的配乐大师陈勋奇,就是王老的关门弟子。
华语乐坛优秀的作曲人,实在太多,除了笔者选取的10位,还有李子恒、梁弘志、小虫、黎小田、黄霑、殷文琦、陈进兴、马兆骏、陈小霞等一大批,因为篇幅关系,此处不一一点出。
您觉得还有哪些作曲人可以称之为大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