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周润发回归,把废柴演神了!

说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多年未出新片的周润发,终于重返大银幕。

发哥+赌神,这两个词叠加在一起,既点燃了影迷的情怀,又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前两天,首映场放映后,口碑炸了。

鱼叔这就来说说——

《别叫我“赌神” 》

从海报就能看出,这是部味道纯正的港片。

幕后人员,出自《无双》黄金班底。

导演潘耀明,监制黄斌、编剧庄文强,全部经过香港电影金像奖认可。

每一个环节都确保,影片有过硬品质。

演员全是实力派。

袁咏仪、廖启智、方中信、白只。

以及灵魂主演——周润发。

放眼整个暑期档,阵容这么靠谱的港片,有且只有这一部。

距离发哥上一部电影问世,已经过去5年了。

5年来,只有《别叫我“赌神”》,打动了他。

影片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装点了一个宏大又深刻的普世命题。

鱼叔看完之后,觉得有被治愈到。

像如沐春风般,得到了轻松、温暖又励志的心灵慰藉。

毫无疑问,作为香港地标性的演员,发哥承载着一代人对经典港片的回忆。

尤其对他演过的赌片,印象格外深刻。

1989年,《赌神》横空出世。

以3600万港元的票房,问鼎年度票冠,引发赌片风潮。

周润发饰演的「赌神」高进,因此爆红。

他梳着大背头,西装革履地坐在赌桌前,一副气定神闲、胜券在握的出牌模样,成为无数影迷心中的经典形象。

人们有多喜欢发哥的赌片呢?

1994年,发哥主演的《赌神2》,再次打破香港电影卖座纪录。

哪怕2014年后,赌片风光不再,但由发哥主演的《澳门风云》系列,依然能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发哥的赌神形象,早已跨越时代,成为影迷心中不可磨灭的滤镜。

距《赌神》诞生34年后,他却用一部《别叫我“赌神”》,选择向经典角色「赌神」告别。

影片并非过去赌片的简单复刻,而是有新的设定和表达。

不再是「赌神」的发哥,再进赌场,会拥有怎样的人生际遇?

发哥饰演的吴光辉,与「高进」有着强烈的反差感。

他依然在赌场里出没,却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无所不能的赌神了。

说来讽刺。

吴光辉名字寓意:

「做人要光明磊落,人生要有辉煌成就。」

没想到,自己却活成了「无光辉」。

平日里,穿着邋遢。

随便套件衣服,穿拖鞋就出门。

生活困顿,精神浑噩。

走路没个正形,整天泡面度日。

虽然跟好兄弟,经营一家理发店。

但他没啥事业心,也不求上进。

最糟糕的是嗜赌。

几乎没赢过,还欠一屁股债,被人追着泼油漆。

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loser。

说实话,鱼叔没想到,发哥这次演了个,如此潦草混沌的底层小人物。

不得不说,这跟之前赌桌上的酷炫男神,反差很大。

角色落差,只是发哥带来的第一重惊喜。

往后看,还有第二重惊喜。

吴光辉除了赌徒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父亲。

这是他继 《阿郎的故事》后,再次演父亲。

可能有人想问,一个loser当爸爸,能好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从昔日恋人李夕(袁咏仪 饰)突然拜访,留下与他所生的儿子李阳后,就贯穿整个剧情发展,不断制造悬念。

因烂赌而债务缠身的吴光辉,贪图李夕十万块的生活费。

于是答应与儿子相处一个月。

赌徒的不负责与父亲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此构成整部戏的核心冲突。

他该如何面对过去?怎么与儿子相处?

怎样与人生和解?浪子能否回头?

潦草的赌徒和认真的父亲融合于一身,角色演起来难度很大。

之前编剧庄文强说,起初只想写个现实题材的戏。

想不到,发哥看完剧本,主动请缨出演。

发哥说,被触动的原因是,这不但是吴光辉的故事,也是现实社会的故事。

这也是发哥继《秋天的童话》和《阿郎的故事》之后,再次诠释走心情感题材。

这个角色,确实也只能是既能演《赌神》耍帅、又能用《阿郎的故事》催泪的发哥来演。

看完片就会发现,发哥调和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吴光辉。

充满惊喜、毫不违和。

鱼叔在看片前,曾有个疑惑。

发哥为何要设计一个长发造型,难道赌神要靠甩头发耍帅?

看完电影才明白,这并不是一个长发赌神的故事,反而与《阿郎的故事》拥有相同内核:

感人至深的父子情。

具体来说。

这是一个小人物绝境逢生、逆转命运的故事。

以前的赌神,是为了赢钱;

现在的赌神,是为了赢得爱和尊重。

爱和尊重,主要来自父子关系和个人成长。

先说父子关系。

影片做了一个很特别的设定。

吴光辉的儿子李阳,患有自闭症。

平时会表现出交流障碍、刻板与重复的行为。

吴光辉长这么大,就没怎么照顾过别人,更别提如何与自闭症患者相处。

何况,旧情人突然说自己有个儿子。

谁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呢?

所以,吴光辉答应照顾李阳,只是冲着钱而已。

所谓的「照顾」,其实是「散养」,根本不上心。

他甚至带李阳出入赌场,继续烂赌模式。

意外的是。

吴光辉发现,李阳竟然有赌牌天赋。

于是,拿他当招财树,使劲摇。

但没多久,李阳的自闭症,就彻底颠覆了吴光辉的生活。

父子关系,在一件件冲突小事中,逐渐发生变化。

李阳因为躲避老鼠,产生应激反应,把家里弄的一塌糊涂。

吴光辉在追责过程中,害李阳磕到桌子鲜血直流。

他第一次心生愧疚,父爱开始觉醒。

当他看到儿子手机里存着他的照片,才意识到,原来儿子一直知道父亲的存在,而且这么多年,都没有忘记他。

这时,他以自己为中心的情感天平,渐渐倾斜。

开始在意儿子的表达和习惯,照顾他的情绪。

跟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相处,让吴光辉变得更加柔软。

在初尝为人父的滋味后,吴光辉突然收到了李夕癌症晚期的消息。

旧爱离世后,他不得不独自承担照顾李阳的责任。

这一刻,成为父亲和照顾孩子,已经成为了他人生的首要大事。

他终于敢直面,过去几十年的人生漏洞。

摒弃赌博陋习,寻找人生意义。

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父亲。

这个过程,也让吴光辉实现了个人成长。

很多人以为,中年废柴,无药可救,因为他们把摆烂融入骨髓。

这部影片恰好提供了一种希望,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重新开始,都不算太晚。

只要你有改变的决心和勇气。

就像吴光辉一样。

那一刻,你就是你自己了。

父与子,是港片非常经典的主题。

比如,香港新浪潮代表作品《父子情》。

就是用朴实无华的风格,讲述一对矛盾颇深的父子,是如何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

过程充斥着吵架、纷争和遗憾。

发哥代表作之一《阿郎的故事》,也有相似的元素。

出色的赛车手阿郎,由于放荡不羁的性格,导致妻离子散。

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竟然有个儿子。

为了能让儿子有一个圆满的家庭,他重返赛场,结果一去不复返。

从这点来看,《别叫我“赌神”》其实是对港片经典主题的延续和致敬。

近几年,港片越来越关注底层叙事。

像《一念无明》《窄路微尘》等优质港片,都把关注点,放在对市井小人物的细腻刻画。

发哥这次挑战底层角色,也顺应了港片目前的创作趋势。

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切入,敲中中国人最普世的情感。

鱼叔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心里浮现另一重私人情绪。

因为我一路看着港片从黄金时代走过来。

曾经,香港最爆火的商业电影,是「赌片」系列。

如今,港片像「赌神」一样,风光不再。

甚至有些没落。

那些逢赌必赢,意气风发的时光远去,让人清醒认识到,时代不同了。

但看到影片中的兄弟情义、友情岁月等等熟悉的元素,我依然意识到,港片的精气神还在!

就像这次《别叫我“赌神”》的取景地,勾起了发哥的回忆,因为当年,他在这里拍过《上海滩》。

他感怀到,「虽然跟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好的风景和事物还是不变」。

《别叫我“赌神”》也依然做到了港片应该有的样子。

影片既能让人看到时代情怀,又能让人看到步履不停的生活信念。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这样用心良苦的港片,不多见了。

尤其像发哥这种华语巨星,愿意带头出演,更是难得。

真心希望,所有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朋友,都能去影院,感受那份熟悉的情怀。

重温最地道的港片魅力。

影视资讯周润发李阳赌神独立鱼电娱乐

有用 (24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