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前段时间,那个《浪姐4》里日本选秀美依礼芽因为唱跳实力在节目里断层第一,由于美依礼芽在日本于是网友铺天盖地说华语乐坛要完蛋了。最近,又有一首说唱歌曲爆红了,网友开始玩梗,表示华语乐坛要完蛋了。
那就是《临时抱佛脚》,出自于音乐综艺节目《中国说唱巅峰对决2023》。
这是5月6日播出的一期,由歌手威尔WillT演唱,这首歌曲一经发布,然后迅速冲上了等各社交平台榜单热搜。同时其“朗朗上口”的歌词,流畅的节奏和引人共鸣的歌曲内核,于是被广大网友喜爱并且演唱。
好吧,还是不阴阳怪气了,其实这首歌曲的爆红更像是蔡徐坤火了几年的《只因你太美》,还有前几年《青春有你2》里面那个:“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你牵着我的手看最新展出的油画——”
严格说来更像后者,毕竟前者火了好几年,蔡徐坤打篮球的形象都成新时代中国互联网一段历史记忆,属于后现代互联网文化经典。
而《临时抱佛脚》更像是歌曲虽然爆红,但是本身水平有问题。被网民去解构、去嘲讽、去玩梗,最终形成一时的热度。而且和“淡黄的长裙”玩梗的原因都很类似,这类中文说唱=没有水平=讽刺又搞笑。
那么我们怎么看《临时抱佛脚》这首歌曲,又怎么看待现在的中文说唱呢?
《临时抱佛脚》证明,中国嘻哈就是没水平?这是不是偏见我个人本身不太喜欢嘻哈说唱,不管是外国嘻哈说唱还是当初周杰伦类嘻哈说唱都不是非常喜欢,我更不是搞音乐的,但从我自己听歌和对于音乐行业的经验来看,《临时抱佛脚》就是首烂大街的中文说唱歌曲,只是巧合下火了被玩梗。
这首歌曲从编曲和制作上来讲,这首歌的伴奏水平还是挺不错的,属于合格的水平,该炸的时候炸起来,情绪推动也算是不错了。
但是从人声上的编曲来讲的话,其实就是正常说话,也没有节奏上的编排。
这首歌曲在演唱上面完全没有唱歌水平的,没有腔体没有对抗,全白嗓吼出来的。它是没有那么多讲究的节奏的,跟着伴奏来谁都能唱对。人声部分和伴奏是两个东西,不能单纯用编曲知识来讨论唱,很多时候要考虑到咬字发音,甚至音高节奏适不适合歌唱。
所以说,能写出钢琴曲和纯音乐的音乐人只能说是入门,但是能写出适合歌唱的音乐人,尤其是有优秀作品的音乐人才是真正的大师。
最大的问题出在歌手演唱的大白嗓和歌词上面,这也是中国观众看容易理解音乐的层面。
一方面是前半部分带起现场氛围的hook临时抱佛脚这一句不断重复(过于简单,过于洗脑,你不记住都难),还有开头打电话什么上班摸鱼,到点我就摆烂。腔调和韵脚一种小学生写打油诗的既视感。
另外拿抱佛脚这句歌词做hook,flow和押韵的地方,听着就很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人不由自主和小时候早自习背诗产生联想了,让人觉得水平就这?小学生就会写出来的歌词的感觉。
这也是现在网友各种“打油诗”改编歌词,潜在台词不就是骂“没文化”“没水平”。
另一方面是整首歌曲伴奏编曲和情感抒发这一块结合感觉有问题,首先不是说一上场拿着麦克风大喊几句加蹦蹦跳跳就能带起氛围,这次威尔的给人感觉就像一个躁狂症患者在舞台发病,台下观众跟着假摇假摆。
威尔发完病了进入二阶段开始emo,台下观众跟着伤感,但屏幕前的观众就只是感觉很荒诞滑稽全程“????”
总而言之,《临时抱佛脚》这歌你说他没水平,但编曲伴奏确实要比很多说唱歌曲好些,还是一首合格的说唱流行歌曲;但是你说有水平吧,人声确实拉胯,从词到唱没有一个是专业的。
倒也不能说这首说唱歌曲说唱有多业余,只能说,和我们印象中的中文说唱相差不远。
曲子抄袭,歌词幼稚,演唱就是又喊又跳?中文嘻哈问题在哪儿你硬要说这首歌曲的水平确实也就那样,嘻哈音乐乃至其他类型的演唱音乐应该是词、曲、编、演唱者的技巧和情感投入等多重因素相和谐统一的,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歌。
你可能觉得歌曲如果单单是注重某一方面,就会让一首歌变得不伦不类?
还真不是这样,音乐这个东西词曲编唱,流行音乐因为风格不同还真不用面面俱到。比如大多数乐队因为四大件更重器乐,编曲,像后摇这类音乐风格,要么没有人声,要么人声就是器乐里的组成部分。
华语乐坛的话,特别是港台奠定的流行乐坛,一般是不太重编曲,器乐和制作的(顶尖专辑好一些),哪怕我们熟知的很多知名音乐人都更重旋律(是否好听),节奏(是否流畅),歌词(是否通俗易懂),演唱(歌手音色是否好听,演唱是否动人)。
最好就是歌曲听上去有水平(不太流俗),演唱好听能够传唱最好(唱功太好都不行)。
这仍然是现在中国听众对于华语乐坛优秀歌手,音乐人的评价主流标准。除此之外,哪怕你的歌曲音乐风格突破有多大,多有技术,多有探索精神;要么你是小众独立歌手,属于喜欢的很喜欢,大众压根不听的那种。
而小众音乐风格却走大众路线的音乐人,人家往往一句话能把你噎死:“xxxx那么火,他有几首传唱度高的歌曲啊!”
说回到《临时抱佛脚》,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中国听众评价标准里的歌词,以及演唱上面;它的编曲和制作倒也没有超神,但也还行吧。你要是其它歌曲,词差一些就差,大伙还真不一定听得出来,更多的在感受好不好听。
关键这说唱,人声和歌词更加的突出,旋律更加不那么侧重了,那么听感上来说这首歌就是烂中烂,最终它在国内互联网“玩梗”式的那爆红。
我认为是这几年华语乐坛衰落,中文嘻哈说唱水平不行(还有嘻哈歌手接连又出事),国内网友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临时抱佛脚》正好又撞在这个刻板印象上,现在互联网短视频解构时代。
网友自然就拿它过来玩梗,嘲讽一波,娱乐一波,直到下一首歌曲出现。
至于真正优秀的华语歌曲,再到华语乐坛真的如何如何。大多数网民真的并不关心,他们是属于被动听歌or活跃于熟悉过去华语音乐的情况。因为只要关心过华语乐坛的都知道,现在主流流行乐因为短视频和互联网的关系,本来就非常、溃烂。
真正优秀的音乐风格早就在线下爆发了,就我了解来看比以前港台乐坛巅峰时期还要丰富十倍不止,但歌曲出不来,音乐人不出圈,他们也不会主动寻找,现在资本也不推,观众审美也上不去。
网友只想吐槽玩梗,不想关心什么好歌不好歌,不信是吧?
最简单的道理,《漫长的季节》已经是国内爆款剧了。有多少人专门听过导演辛爽选择的不同11首片尾曲(12集《再回首》是老歌),这11首歌曲,11位不同音乐人,你一个去多听几首就几十首歌曲,懂了吧。
结果就是《漫长的季节》热播时歌曲火了下都不算出圈,还华语优秀音乐呢。
嘻哈太烂,音乐人都是笑话?抱歉,华语乐坛早走出另一条大路大众眼中的华语乐坛衰落就衰落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困境,只跟人想表达的自己理念相关,音乐说白了就是自我理念表达,现代艺术中为什么出现简简单单的一个大便池,一张椅子都能成为艺术品,主张的就是理念和思维输出。
音乐好不好,好不好听,喜不喜欢是三个问题,一个技法规则的好坏,一个自我听感好坏,一个自我审美好坏,后两项都是自我,对公众去要求第一种就是荒缪的事情。
这倒不是说技法不重要,而是强调自由表达,就像软件或电脑,你在用的时候会在乎其中算法和电磁理论?音乐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大部分只在意的其作品表达是否符合自己表达,有一说一。
大众审美烂不烂无所谓,甚至正是因为烂才叫大众,关键是制作者和评奖机构必须把持住一定的要求,让音乐本身能发展,让有欣赏能力的个体有的听就够了。反过来说大众的审美也是这样慢慢被影响带动而提高的,总有个滞后性。
这个指责大众你会发现到底也找不到一个具体对象,只能泛泛地骂一句现象。
这本质上也是属于批判某一种现象找寻优越感的,流行文化就是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时代的背景,我倒是觉得这些热歌没什么不好的,它恰恰反映了我国大部分的人民在这个好的时代,可以有时间有精力接触他们各自接受的音乐。
而对于音乐以及一切艺术的品味是需要时间和学习的成本的,相信用不了太久我们的华语乐坛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如果有人问,过去的热歌榜金曲榜为什么都是经典的,艺术性强的。
一是那时候唱片发行需要实体的媒介,成本和收益为导向必然决定了可以发行的作品是经过许多专业人士的斟酌的,而现在许多歌手自己写完歌,在社交媒体点击一下上传,就可以被大众传播。
二是能有经济和精力听音乐的也是知识相对较高的群体,大众其实也是被动接受。不信,有多少人花钱买过正版唱片了?何况当时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生活相对匮乏。
最后,如果你想要听好歌,最后就又回到那个音乐审美需要培养,好歌需要寻找的话题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