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不了鲶鱼,就治"青蛙",回应来了

治不了"鲶鱼",就治"青蛙",回应来了!1

最近,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的“青蛙们”网红了。

他们身穿青蛙服,手拿玩具,脖子上悬挂二维码,蠢萌可爱而且互动有爱,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青蛙”,却触动了城管的高压线被强制驱除,褪去青蛙皮,"游"回了现实,也揭开了“青蛙们”的真实身份:大部分是无业游民和老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靠兜售一些网红产品赚取生活费。

由此引发了一场"网红青蛙罚不罚"的大讨论。

"青蛙"扮相的人偶们到处流动,有的在地铁点,有的在广场上,也有的在大街上,和一般的小商贩随地摆摊有很大不同。但城管们认为这些青蛙,以售卖为生,很影响市容。

这引发了很多网民的追问,流动的青蛙不占地方,应该影响不了城市发展,也不会有损城市的形象。

"这是治不了鲶鱼们,然后觉得青蛙好拿捏,治理青蛙吗?"

随着事件的发酵,官方的回应来了:

“卖崽崽,实际还是在兜售玩具!对行人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但是鉴于这件事情的特殊性,可以适当的放宽。

“这些新业态对社会影响比较小的这种违法行为,我们一般还是提倡采取教育、约谈警告的这种办法来解决。如果前期整改了,没有造成很坏的后果,那么基本我们还是提倡免于处罚。”

也就是说,这些新兴行业也要遵守社会法规。

比如,有一些青蛙在骑手行走的时候,根本没有佩戴头盔。这就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也违反了交通规则。但是,这个行业和定点摆地摊还有差别,对于城市的影响需要柔性执法。

2

很多网友对这个回应表示赞同,但有一些网友却不这样认为。

他们觉得不管是柔性执法,还是严格按照城市的治安管理条例,对于"网红青蛙"们进行处罚,都是不正确的行为。

这些人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兜售产品的目的无非是多赚钱养家糊口,利润很微薄。给他们一些自由,减少一些限制,让他们享受真正的人间烟火才是正途。

和谐共生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今年五一的淄博给了全社会一个样板。那就是不必要的限制,尽量减少,提供最大可能帮助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安居乐业,讲规则,也要讲人情。

淄博烧烤火爆的期间,很多编制内的人员全部放弃了五一休假深入一线,去维持秩序,甚至帮助一些老板维护顾客。这让很多游客感受到了淄博最大的诚意,也让当地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最大尊重。

甚至有些网友编了一个段子,说吃烧烤的时候,喊一声服务员上菜,结果左边上来一个局长,右边上了一个市长,惊讶又惊奇。

如果按照条条框框来卡,露天烧烤污染环境,民众消费后满地狼藉,更影响城市容貌,都得接受治安管理条例的处罚。但淄博没有这样做,反而是上下一条心,让大家各司其职,打扫卫生的就做好打扫卫生,宏观调控的就做好宏观调控,让整个社会和谐运作。

3

其实整个青蛙事件,真正让民众参与讨论的点在于规则适用的范围。

有些网友表示,规则只是用在治理青蛙,对于一些权力边界,却不过问才是症结。

比如北极鲶鱼们,许可馨们。她们吃着帝王蟹,存款几千万,视底层百姓如在泥沼,仇恨国家,摆出让人作呕的傲慢,谩骂普通民众。如此不堪,不管从哪一个方面都是挑衅,按道理应该马上惩治。但不知道何种原因,至今没有被惩治,成为悬案。

而许可馨更可恶,一直关注着国内的动态。隔三差五对国内的网友进行挑衅,甚至猖狂表态,要把自己赚到的钱捐给反华组织。

鲶鱼和青蛙强烈的对比之下,就是伤害。

很多人不禁纳闷:拿底层老百姓开刀,动用法律,对鲶鱼和许可馨们为何如此迁就,是不是有欺软怕硬之嫌?

上面的这些想法发布后,引发了更为广阔的讨论。

有人认为社会分层是事实,认为鲶鱼们属于权利层,是肉食动物。青蛙们属于社会底层,是草食动物。

权力层看不见自己占据资源的优势,认为青蛙们之所以生活在底层,是思维贫瘠,贫穷是自己造就的。更看不见有些人即便非常努力,甚至思维卓越,也可能因为生不逢时捉襟见肘。而社会底层的人们,只有奋斗这条路可走,为着自己仅有的尊严,依靠着自食其力,牟取着微薄的生计。

这种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整个社会因为阶层错位而认知偏差。权力层认为底层有仇富心理。底层却认为权力层,潜规则加身,漠视人命。

这也是很多网友们提出的"对鲶鱼们作出惩戒,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咒骂贫穷,歧视底层,恨国都有代价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社会有很多不美好的层面是一种客观存在,鲶鱼这样的败类也是。但是也得看到还是好人多,保持希望生活才是本源。

你对“青蛙事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影视动态科学探知国际

有用 (495)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