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起因当然是「扫毒」系列电影的阵容变化。
逻辑很简单。
当年的《扫毒2:天地对决》,刘德华和古天乐双雄阵容,打破前一年《无双》的票房纪录,突破了十三亿票房。
但随后电影投资方宣布换阵。
系列第三部,空降郭富城、召回刘青云,偕同古天乐一起,组建了“三巨头”全新阵容。
有人就说了,没有刘德华,《扫毒3:人在天涯》的票房肯定不行。
这当然是刘德华拥趸的立场和看法。
单纯聊聊可能性。
不谈对错。
在结论之前。
先从几位演员的商业票房情况入手。
刘德华在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在香港影坛渐进式崛起,比如1988年的《精装追女仔2》、《最佳损友》和《法内情》、1989年的《至尊无上》,香港票房皆在两千万上下。
步入九十年代,凭破三千万票房的《五亿探长雷洛传》更上层楼,与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和李连杰一起,号称“五大巨星”。
在2005年,更以17.3亿的历史累计票房数据,登顶香港影坛冠军的宝座。
手握三个香港年冠,并数十次闯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
在内地市场,票房均衡性相当高,仅有极少数作品在票房上失手,迄今手握两部破十亿的作品,即《扫毒2:天地对决》和《拆弹专家2》。
单论票房,当得起“骄兵悍将”四字。
郭富城影坛出道要晚接近十年。
他的崛起速度很快。
早期几部与刘德华合演的高票房电影,有“借光”的嫌疑,故略过不提。
1996年,一部励志文艺电影《浪漫风暴》票房破千万,1998年的《风云雄霸天下》打破双周一成的票房垄断,一跃而夺得年冠,此时刚好出道十年,在2000年以《雷霆战警》破两千万票房,与刘德华、梁朝伟和郑伊健三人一起,并峙而为当年最具叫座力的演员。
零零年代突陷低潮,进入潜心打磨演技的蛰伏期,并在2009年以《风云2》和《杀人犯》重回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
步入一零年代,以《寒战》为号角正式崛起。
手握三个香港年冠、打破一次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
以内地市场而论,商业电影的失手情况同样不多,手握三部破十亿的作品,也即《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无双》。
品质与票房偕行。
古天乐在2000年后开始发力。
他似乎从刘德华手里接过了「劳模」的大旗,甚至犹有过之。
尤其最近一个十年,若论及作品的密集程度,说他横压整个香港影坛,也绝不为过,但即便单谈商业电影,也很明显能看见票房的高低起伏,这可能是作品量太大带来的副作用。
2003年的《百年好合》、《恋上你的床》和2004年的《鬼马狂想曲》皆破两千万票房,在已经退潮的香港影坛,这个成绩不算差。
但他真正比较突出的成绩,是《反贪风暴》系列作品,五部曲总票房超过了二十亿,另外《使徒行者》和《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明日战记》的票房皆在六亿层级之上。
总体来讲,一个香港年冠并破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一部《扫毒2:天地对决》突破十亿票房,在头部成绩上不及刘德华和郭富城,但实力仍不可小觑。
至于刘青云,实力派是他的标签,尽管前有《神探大战》冲破七亿,但有特殊档期因素和偶然性,可暂时略过不提。
而后再看两部电影的档期情况。
客观而论,《扫毒2:天地对决》取得了13.12亿的票房成绩,虽然刘德华和古天乐两大偶像派的首次携手是主因,但当年档期的情况变化不可忽视。
2019年7月5日,本来是三十亿级票房电影《八佰》的档期,而《扫毒2:天地对决》原本档期是7月25日,另外一部五十亿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初始定档是8月16日,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蜘蛛侠》、《狮子王》和《银河补习班》等电影的同台竞争,结果可想而知。
即将上映的《扫毒3:人在天涯》。
就目前已知情况,将面临两部内地人气喜剧电影和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前后夹击。
就当下香港电影预售低迷的惯例来看,不容乐观。
与之同时,在《风再起时》、《断网》及彭顺、麦兆辉新片纷纷铩羽的情况下,顶级阵容、传统港式商业电影的《扫毒3:人在天涯》票房表现如何,对接下来上映的港片,将影响极大。
真的或有「荣辱与共」的趋势。
讲到这里,我们再转头谈结论的可能性。
同样是邱礼涛导演,但作为续集,很可能在经验的汲取上有变化,所以《扫毒3:人在天涯》,或有可能规避《扫毒2:天地对决》诸如一些剧情上的小问题、后半程失控和现场调度略混乱的问题。
而就阵容来讲,双雄与三主角对比,感觉上不会有太大差异。
因为按通常的理解,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古天乐和甄子丹是后港片时代的五大巨头,而这两部电影同样聚齐两大巨头,即便刘德华国民度略强一点,也不会造成阵容层级上的迥异差距。
所以归根到底,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档期竞争。
不过讲到这里,应该可以大致结论。
阵容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档期严峻性要考虑,而电影品质上,有略进步的可能性。
这就是两部电影的态势对比。
那么结论如何?
第一种可能性,票房崩溃。
原因有三,刘德华的缺阵、自身品质不够以及档期竞争过于激烈。
第二种可能性,票房不过不失,在五至八亿的区间。
大致就是同档对手太强,虽然品质不算差,但不敌喜剧和特效动作电影的吸引力。
第三种可能性,面对压力仍越众而出。
爆发越过十亿票房,这种情况如果出现,除了电影品质不错之外,更大的原因,则是港式商业电影仍然有庞大的固定观影群。
验证也很简单,届时观察黄金场次的票房走势即可。
大致如此。
香港电影的落幕。
不可阻挡。
上述几位演员,最年轻的也已经五十有三。
其实大可不必争锋。
基本态势则是,看一部,少一部。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