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的能够将其拍完,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经过筛选。如此一来,就不可能将原著中的精华完美无缺地吸收。这部影片对中国影视界的意义,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衡量导演水平和演员水平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谈论的话题和表达的范围。那些被剪下来的片段,看起来只有一个多钟头的长度,实际上却是一种超越了中国影视界的新潮流。因此,不管本片如何被人工地改头换面,仍然是一部勇敢而可敬的影片。本人没有受过原作的教化,这里就是实话实说,只讲影片,不讲小说。
从之前的影评来看,大部分人都觉得女主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她是本片的主角,也是以她为中心而开展出来的线索。因此,各种感慨美女祸水,大谈女性主义,不一而足。对此,我很不赞同。仔细一想,女主出现的次数并不是最多的,因为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也没有出现过重要的剧情。她和在一起,也算不上风流,只是向往自由自在的日子。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有钱的小妾,要遵守的三礼四德,可比穷人身上的臭虫多得多。
女主回到了以前的日子,依旧过着简单的日子。如果我们还说她是红颜祸水的话,就像男主把她赶出宗祠似的陈腐。即便是逃走,被吴刚羞辱,她也有自己的坚持。而“勾搭”男主儿子,断送她大好的前途,这也是她作为一个柔柔弱小的女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这么做了。她在白鹿原上不为人所容,独自一人生活在山洞里,身心上的空洞和孤独,是可以想象出来的。男主儿子虽然“不举”,但他很老实,说别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兄弟,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她还能感觉到人间的温暖。
这一刻,男主儿子就像是她人生中的主心骨,主心骨一断,她就死了。所以,对于男主儿子来说,她能为他做些什么,除了花天酒地,寻花问柳,还能给他带来怎样的快乐和满意?她唯一的“过错”,就是治好了男主儿子的“不举”。自从有了一次男子气概后,他对自己的父亲,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忌惮。他的所作所为,让他和女主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是,这仅有的一次“过错”,让我们想起了男主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若是在床上没有一点毅力,那么最后也不过是个废物罢了。”
可惜的是,无论男主儿子“举”或“不举”,他的命运都是悲惨的。影片强调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不管是一棵劲松还是随风倒的小草,都会在这个世界上,被踩在脚下。吴刚于1911年后,割断马鞭,兴高采烈地在乡村高呼。真不知道,这样的人,能革什么命。但这份高兴是真心实意的,并没有因为新时代的到来而高兴,而是因为可以在白鹿原上做一次“领头羊”而高兴。
他觉得自己第一次走在了这个世界的前列。他没有时间去思考着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思考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可惜,不管他怎么算计,他都是下意识的将自己放在了男主之下。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了最后,他疯狂的时候,他终于有了一次属于自己做人的机会。男主,就是其中最“稳”的一位,我觉得也算是一条普通的主线了。他的“稳”,是指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维持一种均衡的状态,既不极端,也不彻底,尽可能地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局势。在节骨眼上,他总拿出自己的实力,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他可以说是最冷静的一个。但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我们要的是一个英雄,而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平民。所以,他能做的,就是享受这个残酷的世界,这片荒芜的土地,这嘈杂的声音。他这个“族长”,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他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痛苦。而、鹿兆鹏等角色,则是在一百五十四分钟的剧情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看点,到了后面,他们就成了配角。下手不太重,霸道和暴力太过内敛,大大削弱了“弑父”的冲突。
鹿兆鹏没有什么创新精神,仅仅建立了一个学堂,传授了一些新的知识,还不足以让他改变现状,他落荒而逃之后的所作所为,都被第三者的话一笔带过。让人很难体会到那种强烈的思维冲突。好像是黑小娃扮演的是侠客,兆鹏扮演的是强盗一样。或者说,删减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规则,那就是以“白鹿原乡”为中心,其他地方的事情,一概不提。他们又“众望所归”地看向女主,在这狂风暴雨中,别说是人了,就算是厚厚的泥土,就算是金色的麦子,也会受到影响。至于女主,她的下场就更凄惨了。但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自己的生死却无法掌握,他们连一只蚂蚁都不如,连一根草都不如。或许,原作并不是那么脆弱,女主就是女主。但是,在影片中,经过弱化,变成了一幅描绘平民生活状况的广袤画面,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女主。生为人,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