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不熟》:喜剧电影还是春晚小品?|荔枝影评

  文/余晓

  (作者余晓,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生路不熟》是那种很适合在长假档期上映的电影——有笑点、很轻松,观影过程不用动脑、费神,看完之后身心舒展。当然没有必要和这样一部喜剧电影的思想和主题太较真,但不得不说,中国的喜剧电影,越来越像春晚小品了。

  相似程度到底有多高呢?首先是结构像。表面上看,《人生路不熟》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公路片,通过男主万一帆和女友周微雨一家人的回乡之旅展开各种人物关系冲突。但很快我们就发现,整部电影完全就是由一个个“段子”组成的。可以这么说,一家人每开车到一个站点,就开始表演一个小品。如果把一路上这些瞎胡闹式的段子全部去除,其实对整部电影的叙事也没多大影响。完全“碎片化”的剧情推进方式,也让本片更像是多个小品拼凑起来的大型小品集锦。

  其次是表演像。这也不奇怪,乔杉、马丽,包括客串出演的田雨、常远等演员本来就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但当他们把小品的表演模式搬上大银幕,一种违和感就扑面而来。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因为电影的人物角色应该有复杂的性格、人性的深度,但小品的角色设计则完全不需要考虑上述因素。小品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是符号性的、程式化的,比如田雨扮演的有钱人贾主任和常远扮演的“青梅竹马”光子,承担的作用是高度雷同的——他们的形象都是虚伪、肤浅的,只要负责插科打诨、胡搅蛮缠就行了。

  最后是立意像。如今舞台小品的模式大家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前头的一连串误会、胡闹,都是为了最后的反转做铺垫。而最后的反转,无一例外的,肯定是正能量的煽情和升华。这种“先喜后悲”的套路,我们在电视荧幕上见得不少,现在,喜剧电影也越来越熟练地运用起类似的把戏。《人生路不熟》把最终的落脚点放在倔强父亲与独立女儿的相互理解上,想要靠真挚的亲情催一把泪,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但真的也没有什么新鲜感而言,因为,类似的小品还少吗?

  喜剧电影的“小品化”与其说是一种新探索,不如说是省时省力还省心的经济型的创作模式。这样的电影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不需要探索人物的内心,甚至不需要设置明确的主题,小品嘛,大家看完乐呵乐呵就行了。另一方面,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恐怕也会很欢迎这样的创作模式。不用说马丽、乔杉,就是范丞丞、张婧仪之类的新生代演员,演好一个窝囊男友和野蛮男友,也没有任何难度。大家都是出工不出力,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完成任务,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最终“受苦”的大概还是观众。这倒不是说大家在影院里观看《人生路不熟》会感到很煎熬,而是说看一部“小品化电影”和看十部也差不多——纯粹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能有什么区别呢?

  不是说电影一定就不能“小品化”,但就算是借鉴和学习,是不是也该多学一点精华呢?小品中精巧的设计不多见,《人生路不熟》倒是把“流量病”学了个透彻。什么话题最热,最有可能引发讨论,就直接往文本里照搬,舞台上的小品因此被吐槽多年,没想到,电影也染上了这个毛病。万一帆作为“社畜”被老板压榨,于是就在电影里好好出了一口恶气,把打工人的心酸一吐为快。可是这段剧情和整部电影的主题又有多少联系呢?或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用一个个热点话题填满电影的时长,至于它们到底能表达什么内容,还有谁关心呢?

  同样是在电影的结尾“上价值”,之前大鹏的《保你平安》明显要自然得多,而《人生路不熟》就很生硬和别扭。原因就是前者的主人公有一个明确的行为逻辑和行动目标,而后者完全由一个个热点、小品组成,其必然缺乏一个统一的精神内核。也许,电影的“小品化”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但也别忘了,电影毕竟还有艺术的一面。喜剧电影并不意味着有笑点就行,拍电影也不是有噱头就行,如果再这么“小品化”下去,只会把喜剧电影的路越走越窄。

影视动态春晚小品电影人生路不荔枝新闻未分类

有用 (593)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