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早期的喜剧电影均属于戏仿欧美动作喜剧,相继都出现了滑稽喜剧、讽刺喜剧、社会风情喜剧等喜剧类型。
之后的喜剧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走入现实社会探寻资源,在吸收与扬弃中继承和发扬传统,开始进行本土化。
寅次郎喜剧从日本传统的落语中汲取灵感和艺术养分,运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阿满喜剧从上海滑稽戏、北京相声中汲取养分,又充分学习了三、四十年代喜剧片中的滑稽动作与滑稽语言,从而建构喜剧情境。
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变与日常生活需求和情感满足相关联,在这些现实因素的碰撞中,一种叙事样式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那便是聚焦于小人物生活的叙事视点。
寅次郎喜剧与阿满喜剧基于不同的背景,通过平民化的叙事策略,将深厚的意蕴融入到平凡的故事中,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精神内涵。
寅次郎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京,是父亲与一名艺伎的私生子,母亲生下他不久后就离开了东京,父亲整日无所事事,浪荡无形。
寅次郎和同父异母的妹妹樱花靠叔婶抚养长大,由于自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养成了贪玩、游手好闲的性格。
寅次郎既不聪明,又与父亲关系决裂,因此早早地就辍学游荡在外,他既是一个浪迹在城市中的痞子,又像是一位朴实的探险者。
寅次郎依靠做一些小买卖而生存,直至二十年后,当他再次返回故乡柴又,听闻父母都已离世,家里的糕饼店由叔婶打理,妹妹樱花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寅次郎系列故事就此展开。
寅次郎系列电影共48集,是一部典型的庶民轻喜剧。系列电影中的故事相互独立,其中围绕着故乡柴又的主要人物不变,有着固定的内容结构。
寅次郎的造型极有辨识度,总是戴着标志性的破旧帽子和黄色护身符,身着不合身的米色方格西装外套,腰上裹着腰围。
每一集都围绕着寅次郎重新踏上流浪之旅,随后在漂泊的旅途中邂逅一位女子,以寅次郎的单恋开始又以单恋的失败而告终,他为了治愈失恋的创伤重新踏上新的旅程。
电影通常在每年的盂兰盆节和正月初一上映,一年两部,在初次上映大获成功后应民众的要求每年推出续集。
寅次郎系列电影不仅在日本的知名度高,在西方国家与中国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直至1996年饰演寅次郎的演员渥美清去世,这部系列片全球累计观看人次达8000万,票房总收入在四亿美元以上。
影片在1983年获得了吉尼斯纪录中“全球最长系列电影”证书,演员渥美清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寅次郎这一角色,全球共有累积超过100个寅次郎的故事影迷会协会。
影片中寅次郎的故乡葛氏在当地的柴又公园建起了“寅次郎纪念馆”,纪念馆中再现了系列电影中的世界:寅次郎的服装、“寅屋”的布景、立体透视模型等等。
寅次郎系列电影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窗口,去表现日本社会的庶民在纷乱世界中努力达到生活平衡的景象。
在二战后物质生活极为发达的日本社会,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全面西化,彼时日本的全方位西化倾向与本土的传统精神产生隔阂,民族精神混乱,导致人际关系与精神生活日益淡漠。
寅次郎这一富有浓厚人情味的喜剧人物的出现,适时地迎合了民众的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日本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瞬间带给日本民众一种久违的集体怀旧型的情感满足。
影片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信任与关爱,也是当时整个日本社会所极度匮乏的。导演山田洋次在上也保有一定的主观导向——影片中没有任何剧烈的暴力与冲突,事件的落点都停留在了爱与和谐上。
事实上,在山田洋次着手筹备寅次郎系列的60年代末期,国内国外环境都极为动荡不安。
在寅次郎上映的1969年,正值日本电影经营环境大衰退之时,据当时的调查显示,日本电影的观众已从战后的最高点11亿多人次降到3亿多人次。
各大公司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全面“洋化”,竞相拍摄桃色影片与暴力影片,日本民众对于自我的迷失感和对事物的审美逐渐走向异化混乱。
从某种程度上说,寅次郎系列的出现成了调和社会精神危机的良药。日本著名影评人豚误胜人曾描绘过上映时的情形,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当时的政治社会形势与喜剧类型影片热映的事实联系在一起,于是他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情去到影院。
影院内座无虚席,很多观众因为没有座位都站着看,就连平时在校园内剑拔弩张的大学生,也卸下了平时随身戴着的钢盔,沉浸在剧情中,真实开怀地笑着。
电影开场不久,他自己也由心的笑了起来,在此之后他得出结论:表面的剑拔弩张与动荡,实际是为了掩盖心中对于外部环境的不安,多数造反者们在走出校园恢复独处时,内心与灵魂是孤独的,专干蠢事的阿寅的出现,抚慰了他们不安的灵魂。
寅次郎所具有的淳朴、善良以及影片当中所表现出的一切他们熟悉但却常常忽略的事物,都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山田洋次用单纯、质朴、田园诗般的风格讲述了一系列有笑有泪的故事,塑造了“笨蛋阿寅”这一充满朴实之感的庶民形象,营造了一个极富家庭温暖的“寅屋”。
作为阿寅归处的“寅屋”,不仅仅是作为“家庭”这一场域的概念,更是体现出围绕着“家庭”所散发出的关爱、人性中的关怀才是人们心灵最终的居所、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