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电影,总是以带给这个世界欢乐与希望为前提,拍出了一部部非常受大众欢迎的佳作。
但这部《食神》的基调,就有点不一样,周星驰一出场就气势凌人,他是一个非常惹人厌的老板,刻薄、挑剔、计较、嚣张、侮辱员工、难以捉摸等等。
但就因为这么一个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的个性,后来被身边的人联合起来陷害,名誉扫地,沦落为在街边被小混混们欺负的一个落魄人。
如果在生活上,受过被人欺压、看不起,甚至出卖的经历,那么在看周星驰的电影时,会特别有感触。
总觉得,这些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作品,有着很浓厚的情感以及情绪在里头。像是被生活逼到了尽头的人们,一次强而有力的真情剖白。
在《食神》里有个周星驰向吴宇森经典作品《英雄本色》致敬的情节,史提芬周在跟自己的敌人(吴孟达以及唐牛)对峙时,模仿了〈周润发〉所饰演的小马哥,对他们讲出的一句对白,“我不是要告诉他人我有多厉害,而我要告诉他们,我所失去的东西,我可以拿回来!”后来还把钱点火拿来点烟。
看来这两部作品,有着一样的情绪。
当然,《食神》还是有许多非常有趣的地方,像是它对于生活在庙街的小人物们的生活状况的刻画,非常到位。
他们粗俗、直率、讲义气、不拘小节,也有着很深的人情味。
有一幕非常有趣,就是火鸡〈莫文蔚〉与鹅头〈李兆基〉在谈判时周星驰插嘴,为了找出是谁插嘴,每个小混混们要一个个来念一次那特定的“对白”,演员们自然不造作的演出,每次重看还是会觉得很搞笑。
少林寺那段也很搞笑,〈刘以达〉所饰演的“梦遗大师”行踪漂浮不定,虚虚实实,似乎又像是个红尘未了的神奇大师……
没经历过生活的无奈、沮丧甚至绝望,是不可能拍出这些作品的。
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明星,没有一个不是刻苦耐劳,他们往往为了争取一个小小的出演机会,被人看不起,或是放下尊严,或是放下自己、妥协,不知有多少人走到一半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食神》的最后,周星驰凭着自创的“黯然销魂饭”(叉烧饭)打赢了对手。
这“黯然销魂手”是改编自金庸《神雕侠侣》里杨过自创的“黯然销魂掌”,这掌法必须要有黯然的心境才能发挥威力。
故事中,是在杨过与小龙女离别后,以为再也见不到她,悲从中来,创作出来的掌法,威力能跟降龙十八掌匹敌。
但碍于裁判已遭人收买,因此最后判定是唐牛获胜,就在这个时候,周星驰彻底地觉醒了。其实没有食神,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一个人不经历彻底的绝望,是无法有绝对的大彻大悟,生命的困顿,反而是激发我们潜在能力的一个契机,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我想,我们要感激我们的绝境,是绝境成就了我们,只要有勇气、有智慧,有忏悔、有慈悲,老天爷自然也会给我们一条宽阔的人生之路。
这也是这些有意义的电影、文学给予我们最大的陪伴、慰藉、勉励以及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