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至今仍然保持着豆瓣评分8.5的美国青春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大家将其视为“最像童话”的电影——一对恋人从青春年少,到步履蹒跚,一见钟情便是一眼万年,一个承诺便是一生守护,这大约诠释了大多数人心目中完美却又不可得的爱情典范。
从本质上而言,《恋恋笔记本》这样的故事跟我们耳熟能详的琼瑶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提供了一个极致美好的爱情范本,在这个故事范本里,男女主人公抗拒一切世俗的阻挠,相信爱情至上,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有点俗套的爱情故事,至今仍是不少电影推荐榜的必推之作。我想,除了影片展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爱情故事之外,是因为还有更多的与爱情无关的的思考与探索,成就了这部美国式“琼瑶童话”。
当我们剥去爱情的外壳,一起去感悟影片对于“记忆与死亡”的诠释、对于“自我与规则”的探讨、还有“自由与责任”的思考,会发现这部影片除了爱情,还有更多的魅力所在。
01 拥有记忆才不惧怕死亡,这是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认定故事从一个环境清幽的养老院开始。
步履已经有些蹒跚的老年诺亚来给满头白发的老年艾莉读故事,艾莉一开始是拒绝的:“他是谁?为什么要给我讲故事?我不认识他。”
影片运用了双线叙事的手法:一条线,是在诺亚给艾莉读故事的时候,观众跟着诺亚的讲述,渐渐回到了那个他们十六七岁时,炙热灿烂的夏季;另一条线,就是老年诺亚孜孜不倦地守候在艾莉身边,日日为她朗读笔记本上记录着的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美好过往。
就这样,过往与现实奇妙地汇合了,时光仿佛倒流到了几十年前,观众跟着诺亚浑厚的声音,走进了那个跌跌撞撞的纯真时光。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老年艾莉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一切了。
我想导演是有野心的,他不仅仅在讲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也意欲探讨记忆对个体生命的意义、记忆与情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有记忆与死亡之间的联系。
曾经让无数人感动落泪的影片《寻梦环游记》,也同样在亲情之外,深入探讨过“记忆与死亡”的联系。它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寻梦环游记》对记忆的诉求是“外在式”的,它期望得到的是被他人记住,不要被亲人遗忘,因为死亡本身不表示消失,而一旦遗忘就意味着个体的消亡。
《恋恋笔记本》里面,对“记忆与死亡”的认知是“内在式”的,出发点在于自己本心的需求。
诺亚看到完全不认识自己的艾莉,内心痛苦万分,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不灭的期待,每一天都来给艾莉讲故事,期待唤醒她的回忆,直到最后和艾莉一起躺在床上双双离世。
那一刻,我才发现,记忆不仅是我们跟亲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更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关于自己的认知与肯定。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对自己个体而言,失去的是人生的来龙去脉,无法对自我进行发现和认知;而对深爱她的人而言,是一种坚定而且残忍的否定,它否定了一段感情的存在,甚至否定了一个人的价值。
02 “琼瑶童话”的外壳,“人性张扬”的内核,影片表达了更高远的境界“琼瑶童话”的核心是不同社会阶层对爱情的阻碍。
两个相爱的人之间一定会遭受来自身边环境、来自门第家族、来自社会阶层的干涉,男女主人公本身对爱情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他们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外部环境的施压,才更加反衬出了情感的非凡意义,更符合少男少女们对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想象。
远隔重洋的美国,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也一样“落入俗套”。
十六、七岁的诺亚跟艾莉在那个美好的夏日,爱得热火朝天,却架不住父母的棒打鸳鸯。要求他们分手的理由很直接:艾莉是富家千金,诺亚只是一个分无分文的伐木工,他给不了艾莉优渥的生活,没有办法让艾莉在现有的阶层上继续保持。
外部压力,阶层阻碍,是跟“琼瑶童话”一模一样的外壳,但《恋恋笔记本》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让这种阻力成为核心矛盾,而是笔锋一转,将问题的核心转入到了“人生的选择”上。
七年之后,艾莉已经有了相爱的而且家世相当的军官未婚夫,艾莉的母亲把曾经收藏起来的诺亚写给艾莉的360多封信都还给了艾莉,那一刻,她将选择权交还到了艾莉自己手中。
诺亚一直跟艾莉强调:你应该做出忠于内心的选择。
拥有了选择权的艾莉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折磨与纠结。两个选择代表什么?一个是遵从人性本心,一个是遵从社会规则。
诺亚是典型的“美国乡村青年”,他们真挚、善良、热情、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日子。从商业社会的规则看来,似乎有不思进取之嫌,但无疑这样的特征是更符合人的本能的,是自然美好的;
军官未婚夫则是上流社会的缩影,更是一种符合社会期待的潜规则的缩影。在整体大环境下,人人都在竭力保持自己的既定社会阶层,而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女性的生存环境并不美好,她们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通过婚姻来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这样的前提下,军官未婚夫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正如诺亚在跟艾莉争执的时候所问的一样:你为什么选择了他?
艾莉的回答是:因为他是正确的选择。
是选正确的人生还是选忠于自我?这就是《恋恋笔记本》这部影片假借爱情之外衣,一直在跟我们探讨的一道关于人生的选择题。
03 自由是令人神往的,但人生终究有羁绊,活出自我需要代价除了对于人生选择的诠释,“自由”和“叛逆”也是这部电影里隐藏着的思考。
影片一开始,诺亚对艾莉一见钟情,就宣布自己要追她。艾莉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可是诺亚竟然用双手抓住栏杆,“悬挂”在了坐在摩天轮上的艾莉面前,不退让地说:“你要是不答应我,我就松手,从摩天轮上掉下去。”
虽然这种追求的方式看起来有些像威胁,但其实从这里开始,影片就赋予了诺亚“自由”的代名词。
他悬挂于半空之中,犹如一只自由翱翔的小鸟,出现在了永远只能照规矩来的艾莉面前,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自由与规则的较量。
随后,诺亚和艾莉在深夜的马路上散步,他俩躺在道路中央,等待红灯变成绿灯的那一瞬间飞奔而起。
艾莉对这样“离经叛道”的行为觉得又新鲜又刺激,她激动地问诺亚,会不会有车开过来?诺亚肯定地说不会。
然而,事实却是,真的有车呼啸而过,他俩险些被撞。
这样一幕其实就已经早早说明了,以诺亚为代表的“自由”虽然美好,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人终究是需要成长的,终究会有一些人生的羁绊。也许未知世事的时候,会想要不顾一切地冲破这些羁绊,只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当你经历过岁月的洗涤,才会发现,人人都有各自的不得已之处,所谓的成熟,便是懂得和人生的这些不得已和平共处。
于是,七年以后,当他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却最终决定要放弃各自所有,选择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从爱情方面:这样的爱情也许是完美无瑕的,年轻时候的轰轰烈烈,误会与争执,时隔多年,再度重逢,一个眼神就能化解所有,也依然能让对方奋不顾身,终于相守一生;
从“自由”而言:这样的选择或许又是残忍的,因为每个人所得到的自由,不过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诺亚抛弃了这七年间陪在身边的女友,艾莉背弃了对未婚夫的承诺。
换句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执意要让自己的身心获得充分而且完全的自由,这份执念,往往会在无意间伤害他人。
04 结语《恋恋笔记本》这部影片,故事本身并不见得出彩,有着明显的刻意赚取人眼泪的套路化故事构思。可就是这样一部青春爱情影片,之所以成为很多影迷的心头好,首要的一点,当然是在于它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虽然俗套但是却单纯美好,唤醒了每一个人心中都曾有过“艾莉和诺亚”的记忆。
然而更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它隐藏在爱情背后的关于人生的思考:死亡与记忆的联系、自我与规则之间的选择、自由与责任的取舍……
而正是这些关于人生、人性、命运之间的表达,让这部影片在爱情以外营造了一个更加丰盈的思考空间,它让影片变得深厚且意味悠长。
因为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炽热的爱恋,还有在这样一段“夏日恋情”里成长起来的我们自己。我们褪去青涩,发现自我,学会看到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并非永远可以恣意妄为,然后我们学会与生活共处,与自己握手言和,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