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故事情节有点"尬"?聊聊贾樟柯电影中的变与不变

许知远的节目《十三邀》曾对话贾樟柯。节目中,许知远问贾樟柯"《山河故人》中三个段落你最喜欢哪一个?"贾樟柯答"我实际自己没把它当三个段落,对我来说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的过程"。因为电影在处理上并不能把所有情节都进行交代,于是使用了分段这样的方式,截取为三个时间段落。

如果还是要比较的话,贾樟柯表示自己喜欢最后一个部分,因为最后一部分更忠实于导演本人自己,"贾樟柯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人,他更符合现在的我"。

2000年拍摄《站台》之后,类似的剧本有很多个,贾樟柯一直不愿意再拿来拍摄,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新的突破或者一种新的观点,如果只是重复拍摄同样的感觉、同样的时代,便无法获得新的感觉,也就没有拍摄的动力。

纵然,《山河故人》依然带有很强的贾樟柯风格,比如探讨时代变化与人的关系,比如侧面揭示底层人物的生活挣扎,但是《山河故人》本人又带有贾樟柯自己的突破,他开始关照未来,对未来人们对于故土、故乡、故人的态度好奇,利用故事铺陈开来。

《山河故人》2015上映,这部影片距离2006年《三峡好人》已有9年。当时,观众对这部期待已久的"贾科长"电影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贾樟柯的突破之作,有人说最后的段落有点"尬",尤其是董子健与张艾嘉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师生恋"剧情,令观众觉得太不"贾樟柯",太"夸张"。

的确,贾樟柯9年后的这份回归,我们看到了他的变化,也看到了他的坚持。所以,借由《山河故人》,我们来聊聊贾樟柯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核心主题:探讨宏观时代与微观个体的辩证关系

《山河故人》是名副其实的长篇电影,电影第一段落进展到45分钟时,屏幕中赫然出现片名,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山河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片三个段落,贾樟柯借用了早期拍摄的灵感及素材,通过画幅4:3到16:9再到全画幅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以及不远的将来2025年的时代变换,通过时代的变化来展现每一个人物的心境与生活的变化。

探讨时代与人的关系是贾樟柯作品中不变的核心主题。每次看到他的作品,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一种经由时代变化对于人类个体间命运变化的感叹。《小武》中随着时代变换,底层人物小武挣扎在被时代抛弃的边缘,伙伴们的"改邪归正"与他的"游手好闲"形成对比和撕扯,最后在友情、爱情、亲情的三重抛弃下,现实的手铐变换为他命运的枷锁。

从《小武》到《站台》再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贾樟柯探讨的时空维度越来越宽广,直到《山河故人》他开始延展到未来,即使对未来的影像描述和故事建构,在很多人看来比较"雷"、比较“尬”,但我们却依然能够看到贾樟柯电影中一直坚持的主题,宏观时代与微观个体的辩证关系。

不变的情怀表达:故乡拍摄地的乡情表达与配乐渲染的怀旧之感

贾樟柯对于汾阳乃至山西的乡情,在多部作品中多有呈现,山西方言已然成为贾樟柯电影的特殊符号。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曾聊到,他认为小人物的故事其实放在哪个省市或者乡村来处理,都会得到共识与共情,因为哪里都有为命运而挣扎的人们。只不过,山西是自己自小成长的地方,所以在创作人物和故事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和贴合实际。

《山河故人》从片名上看,就带着一个"故"字,本身带着怀旧的情愫,那么贾樟柯把故事放到故乡铺陈叙述,更是情理之中,也是符合逻辑的事情了。

另一份彰显贾樟柯符号的地方便是配乐。蹦迪这件事属于贾樟柯那代人的青春回忆,电影第一段落中沈涛与梁子、张晋生在迪厅中跟随《GO WEST》随意摇摆,乐在其中。而叶倩文更是反复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之中,既是时代符号也是情怀寄托。

贾樟柯对于"蹦迪"和港台歌曲,尤其是叶倩文歌曲,可以说存在"执念"。当然,除了导演个人喜好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两项要素确实在突出"时代"特征上起到了"符号化"的作用。《山河故人》中,每每叶倩文《珍重》响起,"物是人非"之感便油然而起,令人升起故人已去今何在的伤逝之情。粤语的歌词更能够将人们带到港片盛行的黄金时代,港片中的侠义柔情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当这份记忆与《山河故人》碰撞时,便产生出更多关于情义的人生感怀。

所以,《山河故人》中我依然看到了明确的、明显的贾樟柯味道,蕴藏着他对故乡的依恋与对青春的怀旧,也恰恰迎合了整部影片的主题,既有"山河"又有"故人"。

不变的现实取材:老人逝去的车站超度取材于现实生活,贾樟柯的故事并未远离人间

剧中,沈涛父亲按照每年的习惯,乘火车前往异地去看望战友。在火车站,老人睡去,从此离世。沈涛从异地赶来,斥巨资请救护车将父亲的遗体带回老家。

现实生活中,2011年11月25日,太原火车站一名老人去世,候车厅的僧人当场对其进行了超度。贾樟柯将这个场景改编至自己的电影之中,贾樟柯一直在留意着人间故事。《天注定》的四个故事中,也都是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他曾说作为中年男人,会不自觉地将目光关注到社会新闻上,于是便增加了将其改编的概率。

我想,这不仅是源于人们本身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也同样来源于贾樟柯导演身份的"职业病",这种对于现实世界的持续关注可以说是不自觉,也可以说是半自觉。尤其是热衷于拍摄现实题材、揭示小人物生活的贾樟柯,对现实世界的敏感成为了一种惯性。

"底层"概念的变化:"底层"人物概念更具层次感和多样性

当然,不变的核心主题中,我们依然看到了贾樟柯的"变"。这在我看来,是《山河故人》可喜也是可贵的地方。

《山河故人》从小城中三个青梅竹马的发小"三角恋"故事开始讲起。成年后,女孩沈涛成为了教师、梁子是一名踏实矿工、张晋生是一位暴发户煤老板。虽然三个人看起来都是"小人物",但他们不再与《小武》中小武,《三峡好人》中韩三明的角色处于同一概念中的"底层"。

与小武和韩三明最相似的是梁子,悲剧的人物、悲剧的命运。因为自尊,不忍在张晋生的矿区打工,更无法接受心爱的姑娘嫁与他人,梁子决定离开。按照其他导演的电影剧情走势,往往这类人物到最后会实现"人生逆袭"。做不到功成名就,起码也得荣归故里,但是在贾樟柯的电影中,角色命运的真实感和无力感总是那么直击人心。梁子最终在外地打工身患重病,无奈还要多年后依赖沈涛的帮助。而且,这一次,他没有在为了自尊选择逃避或者拒绝。梁子的命运沿袭了贾樟柯底层人物的命运传统,算是带着贾樟柯符号的人物。

沈涛、张晋生则较以往的人物有所不同,能够看出沈涛家境算是小康,张晋生家境更是从殷实走向暴发户。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有了相对的概念,更有了层次感。即便是张晋生发达了,经历与沈涛结婚、离婚,移民澳大利亚,他在世俗意义上与"底层"二字不沾边。但是2025年的中张晋生,因为经济纠纷无法回国,手握枪支连个敌人都找不到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孤独的见不得光的底层人物呢。

梁子虽然穷,但可以走在阳光下。张晋生面对只会说英语的儿子,面对无法调和的父子矛盾,面对一生无法回归故土的遗憾,他的"底层"生活并不好过。所以,相比于贾樟柯过往电影中对于单一底层人物的表达和叙述,《山河故人》中的三个"小人物"起点相差不算太大,但跟随时代变化,个体命运差距随之拉大。他们横向比较,有人随着物欲膨胀搭上了暴发户崛起的顺风车,逃离了"底层"阵营。但放置2025年宏观纵向比较,"底层"概念也随之变化。于是,在《山河故人》中,我看到了更多"相对"的概念,也看到了"底层"人物概念的层次化和多样性。

叙事视角的变化:从男性视角向女性视角转变

相比于《小武》《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的故事更直接的围绕沈涛这个角色展开。

《小武》全片以小武的视角展开叙事,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男人戏"。《三峡好人》从韩三明寻亲开始,中间虽然穿插了沈红寻找爱人的段落,但占据全片的成分较少。

当年,赵涛拍摄《三峡好人》时,只知道自己的角色叫沈红,来到三峡找丈夫,没有具体的剧本更没有明确的台词。三峡拍摄地随着他们一边拍,一边拆,整个进程也都十分仓促。对于所谓的女主角赵涛而言,那种对于人物的把握和体验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美好,可以说比较“懵”。

《山河故人》中,赵涛则从头至尾贯穿全片,并且有完整故事做支撑,有很长的时间线来发挥。最后,赵涛饰演的母亲在空地独舞,美得不可方物,与片头年轻时的蹦迪热舞形成对比和呼应。整个故事,非常明确的从女性视角去表现时间流变的主题。

所以,从男性视角向女性视角转变的过程中,贾樟柯实现了自己创作上的变化,更体现了他对个体更细节、更深入的思考。

时空范围的变化:未来段落的叙述,情节设置存在争议,关照未来实属突破

《山河故人》如果就将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叙述至2014年那几年,如果结尾处再加以留白处理,让观众沉浸在自己的观影体验,从而对故事的未来辅以自己的联想,那么,这一定是一部中规中矩的贾樟柯电影。

但是,正如开头所述,同样感觉的剧本贾樟柯并没有选择启用拍摄,而是选择了更具有突破性的《山河故人》,显然选择这个段落,贾樟柯就做好了面对争议的准备。

争议一:未来段落在“现实”与“科幻”之间徘徊

《三峡好人》之中也带有了一定"科幻"色彩,一栋楼作为UFO冲天而去,在现实与魔幻卷之间形成一种对比,投射出现实中的某些荒诞意味,仔细咀嚼后,不觉突兀。

《山河故人》则不同于《三峡好人》,这是一部基于现实底层的电影。第三段落中,2025年的澳大利亚,我们看到晚年张晋生追求物欲之后的空虚和落寞,他握着年轻时无法得到的手枪,却感受不到对手的较量,更享受不到自由的气息。故乡留给他的唯一印记便是乡音,而这份乡音却成为他与儿子到乐交流的阻碍。

晚年的张晋生只能依靠透明触摸屏的翻译软件来与儿子沟通,互相翻译彼此的语言。2025年设置,既说不上遥远,也谈不上太近。这个时间段并不适合超时空的穿越式表达,所以观众习惯性会以"此时"作为坐标对2025年的场景进行比较,张晋生手握的翻译道具成为很多观众争议的点,看起来既带有科技感,又有点跳戏,总的来说,缺乏未来时空的真实感,毕竟这不是科幻片。

争议二:年龄悬殊的恋爱进展太快,情理上一时难以接受

儿子到乐衣食无忧,内心却极为空虚,儿时对于家乡和母亲的记忆所剩无几,只能在国语老师的课堂上学习汉语。自小缺失母爱的到乐,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汉语老师产生了感情,刚刚经历离婚的汉语老师接受了到乐的追求,二人发展成为了在世俗看来并不能接受的恋人关系。

显然,董子健与张艾嘉两个演员明显的年龄差,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角色本身带来的冲击。不仅是伦理上的冲击,更对角色彼此产生感情逻辑上并不认可。

争议三:母子间过于生疏,逻辑上难以自洽

观众对于这个段落的争议就在于此,到乐对于老师的爱慕之情来自于老师与母亲的某些形象的重合,激发了到乐心中对于爱的渴望。2025年,影片中连通讯工具都已转变为透明屏幕,为何母子之间的记忆联系竟然因为儿子出国读书而中断。影片中,似乎生活在山西的母亲与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儿子像是生存在两个星球而非两个国度。科技进步纵然能够带来亲情的疏离,但却不至于带来那么多的陌生,看起来母子二人隔绝了一个世纪。

于是,很多观众对于《山河故人》的评价因第三段落产生了严重分歧,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不喜欢的人确实是排斥,认为这有失贾樟柯的水平。

喜欢的人,如许知远。他与贾樟柯对话时,就曾说张艾嘉在这里太性感了。可见,喜欢这一段落的人是极为肯定贾樟柯的,因为这里我们看到了贾樟柯的突破。

贾樟柯的突破:抽离过去,关照未来

贾樟柯录制完许知远节目之后,再次接受邀请,发表了题为《距离、角度与位置》的演讲。贾樟柯谈到,1993年来北京学电影,后来拍电影,20多年过去了。慢慢就会发现,疲惫感、无力感逐渐产生。他提到"我们其实潜意识里面都有一种想形成共识的渴求,我们为了所谓的共识内耗,犹如陷入沼泽。我们忘了穿越这个问题,去继续往前、去思考更新的问题"。

于是,这样的思考之后,贾樟柯决定从调整生活开始,他搬回老家,他成为了回归故乡的故人。在熟悉的老街跑步、遛弯,与街边摊位店主聊天、打趣,约上几位儿时老友喝酒、追忆青春。贾樟柯在自己的"山河"世界中,回归着自己、感受着当下,并思考着未来。

《十三邀》的花絮中,贾樟柯带着许知远一同拜关公、玩雪地摩托、打玩具气球、坐旋转木马,贾樟柯像一个"老男孩",在他心之向往又处处依恋的故乡仿佛找到了"接地气"的自己。

所以,《山河故人》传递出的是另一种贾樟柯叙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勇敢且自由的贾樟柯表达。贾樟柯一直活跃于世界影坛,尤其是在偏重文艺片的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凭借《山河故人》贾樟柯在45岁的年纪获得戛纳“金马车”奖,又被称为戛纳终身成就奖。

贾樟柯曾说"刚拍电影的时候,我觉得电影可以改变世界,但是我觉得现在世界改变得太慢了。"很多年轻人的思维还在固化,缺少求新的变化。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贾樟柯会拍《山河故人》,自己会满意第三段落的安排。拍摄未来片段、拍摄不一样的爱情,必然会带来争议,而这种争议在我看来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对于导演贾樟柯而言,他可以继续拍摄情怀文艺片,继续维持他的口碑,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关照未来,更选择突破改变,并且在未来的段落中继续反思人类情感的归宿和原始情感的安放。这样的反思难得,这样的冲出舒适圈的突破更难得。

导演的变与不变,好似一把双刃剑

类型转型与艺术追求

当年张艺谋《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问世,观众都对其褒贬不一。大家怀念《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质感,以致于对于他商业片的突破一时难以接受。

同样,陈凯歌《无极》当年的负面评价也不少,这也主要由于《黄土地》《霸王别姬》为其奠定的基础太好,观众总是期待能有超越《霸王别姬》的作品出现。当表达陈凯歌更多个人情怀的作品问世后,观众不仅难以读懂影片含义,更不觉质疑陈凯歌是否已经江郎才尽。

不可否认,张艺谋、陈凯歌的影坛地位和艺术造诣,导演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大都希望寻求一种突破。对于他们而言,一成不变拍摄观众一定喜欢的电影,那是对艺术的内耗。从文艺片到商业片,张艺谋、陈凯歌都形成了转变,但贾樟柯的风格总体还是文艺片形式,他尚未完全踏足商业领域。

风格变奏与创作初心

贾樟柯本可以一直拍摄同样题材的电影,既能够得到原有粉丝的认可,又能继续加深自己的贾樟柯风格。但是他却在选择改变,选择拍摄《山河故人》。但贾樟柯的改变中还蕴藏着他的不变,他的关注焦点依然还是在探讨时代与个体的关系,电影变奏中依然能够看到他的创作风格和初心的延续。

导演在作品上寻求的变,来自于他们的艺术自觉,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向上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高票房还是高口碑,任何一方的成功都相当于对导演艺术实验的肯定。

但是,这不意味着,导演就可以随心所欲"放飞自我"。尽管,观众在艺术审美上都在差异,但是一部好电影的核心本质离不开打动人心。在这一点上,无论观众的水平如何,都会深刻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共情。

所以,曲高和寡未必艺术巅峰,大众电影也能万里飘香。导演在艺术上的变与不变好似一把双刃剑,如何调和平衡自我观念植入与观众审美认可是一件"漫漫求索"的课题。

结语

贾樟柯是世界影坛的"宠儿",也是导演中从"地下"走向"地上"的成功逆袭代表。《山河故人》的故事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于风格、节奏、视角的变化,也感受到了他一以贯之对关照主体的坚持和现实主题的延伸。

纵然,每一次改变都将面临诸多挑战,无论是评价上还是票房上,但是贾樟柯的电影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真诚与追求。

贾樟柯曾经在文章中引用一位法国作家的话"我愿意在一个尊敬电影的地方失败,也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成功"。也许,这也符合贾樟柯本人对于自己电影"变"与"不变"的态度吧。

剧情介绍董子健贾樟柯聊聊山河故人姗姗很贪文化

有用 (209)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