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到年关,春晚粉墨登场。
网友已经有讨论的声音,热搜榜也留下痕迹,青年演员准备春晚节目,粉丝齐刷刷打call“姐姐真飒”。
这几年网民的“文字矫情病”越发严重,把“飒”字的脸都给矫情模糊了。
粉丝在卖力地刷热度,工作室洪水猛灌,除此之外,话题广场一片荒凉,空荡得像三年前的武汉街头。
只零星的几个幽灵飘过,却无论如何让人提不起兴致——今年的春晚,不行就别办了。
这不是个别网友的心血来潮,也绝不是“1450”恶意破坏团结,希望春晚停办的呼声其实早已有之。
这几年观众对春晚的期待值断崖式下跌,这是有迹可循的。以往过完6月,网上就会掀起一股春晚讨论潮,关于春晚的重大信息就会陆续放出。
2013年冯小刚担任春晚总导演,各大媒体7月份就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然而这几年,网上对于春晚的讨论越来越滞后,7月份推到9月份,9月份推到11月。今年尤其离谱,12月马上过完了,却几乎没人谈论这个话题。
2022年,人们似乎已经把春晚,给忘了。这是否意味着,是时候告别了?
春晚不再是隔壁刚过门的俏媳妇,庆仔初见金莲妹的抬头一瞥,是有原因的。讨论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什么都谈等于什么都没谈,这里只谈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两点。
过分追求华丽导致的舞台失真“失真”是这个时代的视听通病,从舞台到电视剧再到直播短视频,一路失真到底。现在的电视剧明明清晰度更高、色彩更丰富,却为什么总给人一种“假”的感觉呢?根本原因就是——失真。
以上面这个剧照为例,失真点至少有3处——缺乏景深导致的场景平面化、广角不足导致的信息微量化、重度滤镜导致的视觉虚拟化。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把赵丽颖拍得漂亮。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现在最爱干这事。
春晚舞台也是一样的道理。舞台过于梦幻,色彩绚烂夸张,元素堆砌如麻,导致整个舞台失去焦点,观众必须加倍集中注意力才能沉下心来欣赏作品。
这些元素重叠在一起,造成了舞台与现实的割裂,视觉效果与观众审美惯性的割裂,表演者形体变形,衣服、帽子、桌椅板凳等道具“异化”。这种“失真”观众或许意识不到,但一定能感受到。
以华仔的两次春晚为例,2021年较2015年明显失真太多,也更难聚焦,用来说明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
“失真”对舞台及艺术作品而言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失真”是反艺术、反文学的。余华有句话听来醍醐灌顶,他喜欢古代的神话小说,说“神仙乘风来驾云去,有了刮风下雨,就跟现实产生了联系,便有了文学性。”
余华的这句话非常重要,当下不理解不要紧,背下来慢慢消化。他的意思是文学作品必须跟现实有联系,有联系才有文学性。这跟莫言强调的文学家必须有一个“文学的故乡”异曲同工。
艺术作品缺乏时代特征什么是时代特征?上张照片就知道了。
这是马季1984年春晚表演《一个推销员》时的照片,不用看整部作品,只看一张照片,就是满满的时代特征。
蓝色上衣,标志性的帽子,那个年代从农民到车间工人清一色这种穿戴,观众看着亲切,自然容易乐;
马季鼓开腮帮子的笑容也是那个时代最集中的特点之一,观众会觉得这个人就在我们身边,也会蹲墙根晒太阳,卷烟叶子抽两口。与现实的交互越多,作品的讽刺效果就越强烈。
马季通过精心的设计,使作品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联系,于是便有了文学性,进而促成了更高级的审美——也就是艺术性。这样的表演怎么可能不受欢迎呢?
现在的艺人失去了这种艺术自觉性。盲目追求漂亮,发蜡油头,西装领带,大白围脖,高帮皮鞋.....这种装扮甚至不需要开口,就已经被观众定性为“演”了。
宣传的成分越来越多,艺术的成分越来越少。
艺人要有艺人的自觉,谨守本分,一门心思搞创作,这样才能出精品。现在的春晚的艺人身份太复杂,不像艺人,更像宣传员。
语言类节目的主题,不是XXX辛苦了,向XXX致敬;就是感谢这感谢那。别人看春晚是为了哈哈大笑,不是为了磕头下跪。
陈佩斯退出春晚20多年,人们还是怀念他,年年盼着他再上一次,为什么?人家的作品纯粹,看他的小品“不欠账”。
壮士断腕,是需要勇气的;王健林当年敢于直面失败,宣布“万达永久退出中国足坛”,有关人士,需要向王健林学习些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