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沉浮史:从《大决战》到《长津湖》,我们与美国大片对抗30年

01.

1993年,陈凯歌去戛纳拿了个奖。凯歌很高兴,国内电影人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彼时,正值国产电影寒冬。时任广电副部长把全国各厂长召到北京开会,要给中国电影开药方。

会上,面对众人的丧气、牢骚,峨眉厂的副厂长引用了毛主席的话为大家打气,提出必须给中国电影搭桥:

“不搭桥,咱们就过不了河。”

半年后,副厂长被委任到北京,做了北影厂厂长。那年他才41岁,是全国最年轻的电影厂长。他的名字韩三平,如今大家都很熟悉了。

第二年,中国电影改革,取消统购统销。压力留给各电影厂。韩三平在解决北影职工待遇问题的同时,大刀阔斧地改革,狠抓项目。

众所周知,“贺岁片”这个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但在那之前,1996年,韩三平还亲手抓过一部主旋律电影,叫做《孔繁森》。90年代国产片,是主旋律的天下。在峨眉厂时,韩拍过《毛泽东的故事》,知道什么是大方向。于是乎,他从浙江鞋厂老板那里拉了500万投资,把剧本拍到了陈国星的桌上。

此前,陈的每部电影,投资不超过100万。看到500万巨款,人都懵了。

为什么要这么多钱?韩三平想得很明白。这个项目本来是山东电影厂的。韩去找广电领导说,我要用最好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来拍,肯定比山影强。才把项目抢到手。

为了给《孔繁森》保驾护航,韩三平还找了戛纳归来的陈凯歌做艺术顾问。凯歌看完剧本,丢给陈国星一部《阿拉伯的劳伦斯》,把电影文化内涵拔高到了新高度。

最后,《孔繁森》获得华表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3个大奖,并创下当年全国400个拷贝的国产片纪录。

「主旋律电影《孔繁森》」

做完“主旋律”,韩三平又盯上了“商业大片”这块处女地。

也许是为了还人情,也许是因为陈凯歌势头旺,北影倾全力协助他拍了电影《刺秦》。这部电影成本超过8000万,妥妥的大片。这是陈凯歌登顶戛纳后的新作,受到各方面关注。不但群星云集,还开创了搭建电影城的先河。秦王宫设计完毕后,韩三平又去找浙江的一位老朋友,希望他能把这个事办下来。

韩问对方要多少钱,对方说钱不要:

“但景搭了别拆,我留着有用。”

后来,这个叫徐文荣的人,把那片景一步步扩建,改造成了横店影视城。

这座没拆的宏伟古城,也令韩三平大受启发,决定要为中国造一个电影基地。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影最终在北京怀柔建起一座影都。这片基地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发展做了突出贡献。就在《孔》上映13年后,韩三平在这里拍出了另一部主旋律电影,掀起了中国主旋律商业大片的一次高潮。

那部电影,就是《建国大业》。

主旋律加商业大片,韩三平90年代狠抓的两个方向,就这么历史性地交汇了。

02.

“主旋律”这个词,最早是从1987年时任电影局长的嘴里提出来的。

当时,中央发了一个反自由化的通知。滕局长一看,就说我们电影要“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主旋律三个字,随即成了一个标杆。

眼看1989年就是建国40周年,编剧刘星想搞一个叫《开国大典》的话剧。这个想法很快遭同行笑话,说你一个话剧才多大点影响。于是刘带着剧本去西影厂和长影厂,求合作。西影没答应,长影单独投资。1989年国庆节,《开国大典》献礼上映,一举揭开了接下来10年的主旋律大幕。

「《开国大典》算是主旋律开山之作了」

可惜90年代开场没几年,电影就被电视剧抢走了风光。加之港台明星、盗版港片进入内地,直接冲击内地影业。进影院的观众,人次连年下降。急得电影局1996年在长沙开会,要搞一个“九五五零”工程。就是在“九五”期间,每年搞10个精品出来,一共50部。

当时提出的一个关键指标是:

“一个主旋律,至少5种资金支持。”

《孔繁森》,就是在那一年诞生的。

电影虽然全国卖了400个拷贝,创下纪录。但是有人一查,在《电影艺术》上撰文指出:

北影这部电影,有一个怪现象,《孔》的票房收入,主要来源于团体票房,零售票房不足5%,而且经常满场不满座。

就在《孔》上映那年,编剧王兴东看到一个旧闻,撞死雷锋的战友名叫乔安山。他赶紧去采访乔安山,写出8集电视剧。电视剧没拍成,被紫禁城影业拿过去,拍成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那年12月,国家教委、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发文,推荐《雷锋》。电影一口气创下185万人次观看记录。

又过了几年,为加强廉政思想建设,上影拍了一部《生死抉择》。电影是我国时任最高领导亲自写的“影评”,所以,票房超过了1个亿。

这些“胜仗”启发了王兴东,后来他就开始专攻主旋律创作,因为:

“我们7000万党员,一人10元,1000万人看就是1个亿了啊!”

然而,王兴东的好梦算错了。

90年代主旋律大部分是团票,是组织下文件看的,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市场化行为。2002年,《英雄》上映,卷走2.6亿,把中国带入商业大片时代。此后,民营资本纷纷进入,商业片突飞猛进。与之同时,港片辉煌不再。观众们开始拿钱给内地大片投票。

主旋律电影,被市场给冷落了。

1990年,八一厂拍主旋律战争片《大决战》,中影发行拷贝超过3000个,收入破亿,可谓气势如虹。但随着好莱坞大场面电影的进入,这种古典学院派战争片渐渐失去优势。八一厂也失去了往昔的荣光。

「《大决战》算是八一厂的巅峰之作」

2005年,拍了部《太行山上》,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还是没能收回成本:

“片子还没放完,美国大片就打过来了。”

在好莱坞工业化的商业大制作面前,中国旧电影队伍,一度被压得喘不上气。

尤其主旋律电影,又没跟上国产电影商业化制作的脚步,被压得更惨。

2009年,吴刚主演的《铁人》上映。这个讲述王进喜的故事,特意找了新生代演员刘烨。然而并无卵用。导演尹力期待的,是一个亿票房。结果团体票房1300万,零售不到300万。不但院线不待见,连被要求前去观影的工会组织都联合抵制。后来,还是广电、工会、院线一起开会,选择重新上映、延长档期,六部委共同颁发观影通知,才挽回一点颜面。

不是电影不够好,是市场不买账。

「主旋律电影《铁人》里的吴刚」

在汹涌的商业化制作面前,90年代被组织捧在手心里的“主旋律”,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股无法抵抗的浪潮。靠着部委文件组织各大团体、单位去影院贡献票房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后来主管部门都急了,要求主旋律电影拍出来,必须经受市场检验。于是乎,“五个一工程奖”更改了评选标准:参选的影片,必须在全国主流院线公映后达到400万元以上票房,必须收回投资成本。

主席有句话说的非常好:

“文化思想的阵地,我们要是不占领,就要被敌人占领了。”

可是,区区400万的票房,要想占领思想的高地,难度估计还是大了一点。

幸好在《铁人》上映两年前,也就是2007年,出了一部《集结号》。

03.

冯导恐怕没想到,他心心念念辗转19年才拍出来的《一九四二》,挂念着一个民族的根,放到中国影史上,却完全抵不上《集结号》的影响深远。

故事是张国立看到的,小说看完,估计自己拍有点悬,就拿给冯导。冯小刚很喜欢,拉上华谊组局。电影没有插科打诨,也没用明星。

开拍前,冯小刚带大家做了一堆功课,看了包括《美利坚之战》、《极地重生》、《珍珠港》、《燃情岁月》、《拯救大兵瑞恩》、《太极旗飘扬》、《兵临城下》、《六月六日》、《越战忠魂》、《巴顿将军》、《黑鹰计划》等20多部电影。片中诸多细节,是直接从外国电影桥段里摘来,照着抄的。

这是当初拍商业战争片最快的路径,剩下的,就是烧钱。全部演员的片酬,加起来不到100万,还不如一个摄影的工钱。1000万美元投资,剩下都用在制作上。请来韩国《太极旗飘扬》的班底,全力刻画战争。

「那时张涵予还啥也不是」

开拍前,王中军面了20多个男主,最终定下不出名的张涵予。将其视为一次“赌博”。电影首周末拿下7000万票房。谁都没想到,这部刻画军人打仗、牺牲者委屈的电影,如此有号召力。不久,《新闻联播》特意花了1分零9秒的时间对其介绍。要知道,在此之前,一般商业片也就给十几秒。

新闻一播出,评论界就大呼:

“主旋律电影的春天又来了!”

但很快,又有一拨人反对,说《集结号》不是主旋律,而是反主旋律的。它并不符合以往主旋律电影的标准,没有起到“主”的宣传作用。

冯小刚听了,对此回答说:

“《集结号》是主旋律,是生活的主旋律。我这是重新谱写主旋律。”

《集结号》是不是主旋律的争论,至今还没完。但不管定论是啥,这部电影当初都像一颗炸弹把中国电影人给炸醒了。

他们忽然明白了:

不是战争片老百姓不喜欢看,是你那种战争片,老百姓不喜欢看;不是解放军打仗,广大群众不愿意买单,是你那么拍解放军打仗,大家不愿意买单。

主旋律拍成商业大片,有没有搞头?

《集结号》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04.

众所周知,冯导是靠电影《甲方乙方》翻身的。当年给电影起名字的人,名叫张和平。那时,他还在紫禁城影业当总经理。后来,张去了政协工作。5年间,策划了《张思德》和《云水谣》两部主旋律。

再后来,他想写一写和政协有关的故事,就找到了《雷锋》的编剧王兴东,让他围绕第一届政协召开前国共两党的斗争过程,写个剧本。这么大的故事,谁来拍好呢?思来想去,只有一人,就是《毛泽东的故事》导演,韩三平。

虽然韩大佬18年没导过片子了,但这么重大的题材,只有他能搞。

韩三平看了剧本,很激动,但说自己忙不过来。张和平说没事,我给你请假。当时离国庆只有8个月,韩三平一个电话打给刚下飞机的黄建新,说你别回家了赶紧到我这里来一趟。一见面,就把《建国大业》的剧本给了黄。两位北电83级进修班的老同学,就这么展开了一次历史性合作。

在电影筹备会议上,韩三平的老朋友陈凯歌,又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说本子是好本子,但不见得所有人都感兴趣,要想这部电影有更多人进电影院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搞全明星阵容。随后,剧组四处请大牌参演。姜文、张国立、葛优,不计报酬地来了。一开始有人不买账,但随着陈凯歌、冯小刚、陈可辛的加入,演艺圈闻风而动,纷纷打电话要来。

很多经纪人哭着说:

“就是不说话,露个脸也行啊。”

简直像极了《喜剧之王》里跑龙套的星爷。

而星爷打电话给黄建新时,黄说,抱歉,你连跑龙套的机会都没有了。

「《建国大业》的海报是这样的」

最后,170多个专业演员参演,其中明星演员、知名导演就83个。为了电影拍摄,多部门一路开绿灯,南京总统府破例让剧组进入。电影完成,又从营销、宣发、发行方面,走了一条龙的商业化运作。

《建国大业》是跟《铁人》同年上映的。

电影投资3000万,最后票房4.3个亿。

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有没有票房潜力?

《建国大业》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导演韩三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什么叫主旋律,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积极的人生和热爱祖国,这不都是主旋律吗?你看美国那些商业大片,歌颂美好爱情,歌颂为国家洒热血,这不也是主旋律吗?韩大佬特意举例说:

“兰博就是为国家献身啊,跟我们的李向阳有什么区别啊?”

而最后的关键结论是:

“我们只是技术手段不如人家而已。”

于是那一年,摆在广大主旋律电影创作者面前难题成了:我们应该依靠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把主旋律商业化,把它的票房搞上去?

《建国大业》的商业模式,显然是非工业化的。没哪个投资人有中影那么大的本事,把全国明星号召到一起来攒票房,还不考虑片酬。

我们需要更成熟、可复制的技术手段,尤其是需要会讲好一个故事。

新时代的主旋律军团,是时候站一拨人出来了。

05.

1993年,韩三平上任北影厂时,北电管理系的毕业生于冬,进厂当了发行员。

虽然第一次见面,于冬迟到,被韩当面臭骂。但不久,这位贼能喝酒的发行员,就被提拔为最年轻的副科长。1999年,北影厂被并为中影,于副科长不幸“下课”。一怒之下,只好出走创业,拿着3万元娶媳妇的积蓄和27万贷款,成立了“北京博纳文化交流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博纳发行的第一部电影,巧了,就是黄建新的《说出你的秘密》。

那时,黄建新还不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第一监制”,还在转型。此前,他是拍《黑炮事件》和《背靠背·脸对脸》的第五代先锋,后来进体制,锋芒就收敛了。于冬拿着他的拷贝,全国到处喝大酒,后来回忆说,靠着“一杯酒一万块钱”的铁血交情,跟全国各地院线老总,建立了深刻友谊。

当年,他还发行过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但真正让博纳起势的,是2001年的一部《我的兄弟姐妹》。这部电影制片人是文隽,香港金像奖的主席。于冬最终让电影卖到了2000万票房,深得文隽信任。

2003到2008年,80%的港片通过博纳在内地上映,多数都赚到了钱。如此一来,于冬和香港一大批电影人,建立了充分的合作基础。

不过那会儿,华谊风头正健,新画面出手阔绰,博纳跟这俩比起来,算不上什么巨头。2005年前后,成龙《宝贝计划》和徐克《七剑》被抢,于冬很不爽,博纳便开始投资电影。投资名单里,就包括《建国大业》。

不过,《建国》只是一种江湖掺和。

于冬心里,有他自己更大的打算。

「《桃姐》里的于冬,电影也是博纳投的」

1997年金融危机后,港片走向下坡。《英雄》上映前的2002年9月16日,港片惨到它娘都认不出来。全港票房收入创下10年来新低,140家影院,总收入居然才51.6万港币,每场电影,平均只有13个观众。随后,港片产量从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只有几十部,大量从业人员作鸟兽散。

那时,连名导们都没饭吃了。

徐克跑去好莱坞,拍动作喜剧《双重火力》,不但票房扑街,还收获了三座金酸莓;陈可辛在美国拍了一部《情书》,水土不服,回到香港,搞了个“泛亚洲电影计划”,只能靠拍小成本惊悚片过活;林超贤本来可以把香港动作片推到一个新高度,却因这股寒流,拍了大烂片《千机变》,甚至答应电影总会的邀请,去给从业者上课;刘伟强就更别说了,抱着《无间道》剧本四处找投资人,人家听说他要4个影帝来演,都觉得他有病。

就在这些导演日子最不好过的时候,一份名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文件出台了。香港导演,可以来内地拍片、融资,享受内地导演的同等待遇。焕发新生的机会,就这么来了。

事后证明,这不光是香港导演的机会。

也是于冬和博纳的机会。

更是主旋律电影的机会。

06.

于冬最早找的人,是陈可辛。

1996年,《孔繁森》靠着组织部票房供血时,陈可辛在香港拍出了奠定影史地位的《甜蜜蜜》。岂料没几年,他就甜蜜不下去了。借着“泛亚电影计划”做完《见鬼》和《三更》,他发现再不想办法,下半辈子就没片拍了。

眼下只有一条路:北上。

当时内地商业片还在古装风潮里拔不出来,满天都是威亚。为了迎合内地趋势,陈可辛只好放弃自己擅长的都市故事,拍了《投名状》。这部电影,就有博纳投资。对陈导来说,这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虽然提前学好了普通话,但对内地的办事风格,陈可辛并不熟悉。电影里有千军万马的场面,内地工业化不成熟,人员执行不到位,拍起来累死个人。加上他对古装大片并不精通,经常跟工作人员沟通出问题,都是李连杰帮忙解决。拍摄期间,疲惫和压力一度压垮陈可辛,让他患上了急性焦虑症。他只能先回香港调养身体。在北京机场,陈导只有一个想法:

“我以后不能再到这里来了。”

但监制黄建新对他说:

“这片子谁都可以走,就你不行。”

陈可辛咬着牙把电影拍完。拍完后,又跟合作伙伴起矛盾,差点剪出两个版本,好不容易说服投资人,保住了自己那版。电影上映,声势浩大,陈导觉得不管怎么样,拿个3亿票房没问题。结果冲到1.8亿时,突然就被另一部后上映的电影赶超,卡住不动了。

当时陈可辛想不通:

“一个拍解放军的电影,连一个像样的明星都没有,老百姓怎么会认呢?”

这部电影,就是《集结号》。

最后,《投名状》败给了《集结号》。

一个刘德华、一个金城武、一个李连杰,加起来愣是没干过一个张涵予。

这简直颠覆了陈可辛的票房算计观。

他赶紧给老友陈德森打了个电话,说:

“《十月围城》可以拍了。”

「《十月围城》刻意强化了主旋律」

《十月》的故事雏形很早,早到陈可辛他爹1973年拍过一部《赤胆好汉》,10岁的陈可辛还在里面客串过。20多年后,陈可辛想重拍,找陈德森一起重写了一稿剧本。两人去拉投资,说要在香港建一座1905年的中环城。投资人听完就不想给钱了。又过了几年,陈德森好不容易拉到投资,跑去电影局过审剧本,还没审出个所以然,“非典”来了。再后来,投资人又自杀了…

一波三折后,两人早就不抱什么希望。

然而《集结号》逆势而上的胜利,彻底改变了陈可辛对内地市场的看法:

“原来主旋律拍好看了,观众会那么买账。”

彼时,他跟合伙人分手,急需靠谱的伙伴。

于冬出现,来得正是时候。

07.

2008年底,陈可辛与博纳签约,两边合组“人人电影”。野心很大,号称要在3年里拍15部电影。结果拍完《十月》,双方就散伙了。

电影开拍前,正值金融风暴。有人劝于老板小心,于冬却四处筹款、借贷凑钱,给陈德森搭了一座城。拍摄过程中,出事故、死人,陈德森还犯了抑郁,屡次造成电影超支。为此,于冬和监制陈可辛吵了好多次架。虽然最后拿了3亿票房和一堆奖,双方还是选择各干各的。

这次合作,陈可辛深感挫败。但没办法,回香港,可能更惨。随后,他开始主导《武侠》的拍摄。拍出来,口碑、票房都不好。经他之手监制的《血滴子》也是口碑扑街。

那两年,陈导痛苦至极。

就在陈可辛绝望时,内地票房开启了暴涨模式,《泰囧》《失恋33天》等类型电影开疆拓土,终于把陈、冯、张三驾马车送走了。古装大片一统商业江湖的格局不复存在。恰好这时,咱们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师,写了个自恋的剧本送给韩三平。

韩看完,递给陈可辛,问有无兴趣。

一时间,陈导如获至宝。

兄弟情、时代潮、人物塑造,这正是他擅长的题材。不过由于原剧本太像徐老师的自传,陈可辛就找内地编剧严严实实改了一遍。

改剧本时,陈可辛不忘上次“主旋律”的教训,并没有拍他擅长的“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而是把三男主写成了励志模板,拍他们曾经无限向往大洋彼岸的漂亮国,但靠时代机遇和个人奋斗完成了逆袭。

他们再也不向往美国了。

反而跑去教训了那帮洋人。

最终,《中国合伙人》拿下了5.3亿票房,帮陈导在内地站稳了脚跟。

「用市场经济,打败资本主义」

显然,陈导尝到了“中国”二字的甜头。在筹备《李娜》时,看到女排姑娘,想自己70年代末第一次见郎平,心说为什么不拍一下几代女排的故事?这种跨时代的命运沉浮,不正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吗?

于是转头先去拍《中国女排》。

可惜,从日后电影改名、角色调整风波,以及最终剪辑效果来看,我们陈导还是对内地拍电影需要面对的重重困难,估计太不足了。在这件事上,他应该跟另一个陈导好好请教一下,当初那位拍个虚构的《道士下山》,都要弄15个版本的剧本给每个单位过目审查,拍出来,还不是剪了个乱七八糟?

架空尚且如此,何况主旋律乎?

而就在《合伙人》上映那年,喜剧片、爱情片等小成本连连攻占电影市场。业内喜讯连连,见此情形,于冬却高兴不起来。当时广电跟好莱坞说好了,5年内不增加大片配额。于冬想的是,5年后怎么办:

“中国电影用什么跟好莱坞对抗?”

人家《复联》这种航母一进来,你区区几个亿票房的小船,顶得住吗?

于是,他找到了徐克和林超贤。

08.

按理说,光指着在香港留下的那些佳作,头顶“新武侠大佬”名号,徐克直接去领个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都够了。可身为电影人,故事总得想办法继续往下拍。

2010年博纳去美国敲钟,站在于冬身边的女人,一个巩俐,一个施南生。

而早年于冬当发行员卖出去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有这层关系,于冬不找他才怪。

北上的徐导,一开始也水土不服,拍《女人不坏》和《深海寻人》接连扑街。这时恰好3D之风吹拂,于冬就说,你还是先稳扎稳打,拍你最熟悉的吧。这才有了投资高达2亿的《龙门飞甲》,拿下5.7亿票房。

而在筹备《龙门》时,于冬和徐克就盯上了“主旋律”,准备翻拍《智取威虎山》,把杨子荣的故事用商业化手段重讲一遍,加入谍战、武侠、特效元素。

显然,这都是徐老怪最擅长的。

不出所料,最后《威虎山》拿下8.8亿票房。

「新时代的“打虎上山”」

更重要的是,它成了博纳“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博纳之后的创作方向。也拿8.8个亿给中国电影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时代不一样了,不要再用意识形态斗争的旧思维去讲主旋律故事了,要懂得取悦当下观众,要创造新的叙事模板,要建立这一代观众喜欢的英雄形象和故事主题。

一句话,别先急着教育谁。

先把片子拍好看再说吧。

老郭早都跟你们说明白了:

“花五毛钱买票他都觉得亏得慌,你还指望他听你那个?”

09.

如果说痴迷特效的徐克,帮主旋律商业片打开了一扇门,那么林超贤在动作片领域的经验,简直就是穿门而过,发现了一片原野。林超贤的师父,是陈嘉上,陈嘉上又是徐克的徒弟。这么一看,林还得管徐叫一声师爷。

但从跟主旋律的默契度来讲,师爷显然不如后辈那么游刃有余。

林超贤入行也是巧合,20岁打暑假工,给一个公司当信差,面试时才知道对方叫“新艺城”。后来通过新艺城的朋友,进入嘉禾。

那时,港圈等级森严,陈嘉上却很好说话,见林脑袋灵光,把他留在身边。拍《飞虎雄心》时,把收集资料的任务交给了林。没有互联网,林超贤就靠两条腿到处跑,把资料贴满一面墙,甚至搞到飞虎队的内部教学视频。

电影拍出来,成为港片塑造飞虎队的标杆。

如此一来,林超贤练就了第一招:

靠海量资料,尽量还原真实感。

随后,在陈嘉上支持下,林导拍了《G4特工》。师徒又联手拍《野兽刑警》,拿到了金像奖最佳导演。此时,林超贤对枪战、动作已玩儿得出神入化。尤其《野兽》成功,让他意识到塑造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性:

人、事件冲突,才是电影的核心。

顺着这个思路,他接连拍出了《证人》《线人》和《激战》。

至此,林在动作片领域,已难觅敌手。连陈嘉上见了徐克都说,虽然我不如你,但我徒弟超越了你徒弟。可惜的是,林导一身武艺,却没赶上香港的好时代,等到他技术最纯熟的年纪,大环境却不行了。

而就在《中国合伙人》上映那年,于冬带他去了长安街的公安大楼,拿到一叠厚厚的卷宗和“湄公河行动”的拍摄授权。作为影片导演,林超贤可以随意翻阅那叠卷宗,每个涉案人员,他都可以随意采访,案件任何细节,连枪战时用的是哪款枪械,都有专人提供。

此前,博纳跟公安部合作过一部“命题电影”。电影还没拍完,糯康就被抓捕归案。得知公安部有意拍摄,韩三平赶紧给兰晓龙打电话,让他准备好写剧本。结果于冬凭着跟部门的合作基础,抢走了授权。

「《湄公河》里的人物,终于不再刻板了」

不过,拿到卷宗后,事情并不顺利。林超贤不了解内地电影运作机制,第一次去跟公安部做汇报,一进门十几个领导,这么拍也不行,那么拍也不行。剧本前后改了二十几稿,反复打回来重写。林实在扛不住了,跑去先拍了一部《破风》,起了一走了之的心。

于冬见状,赶忙找来“主旋律第一监制”黄建新,让他负责跟有关部门沟通。林导坦白自己的苦恼后,黄建新哈哈一笑,说:

“你这算啥,我当年拍《黑炮事件》,光修改意见就是上百条,电影不照样拍出来了?他们的意见,你先听着就行,不用太在意。”

经黄监制这么一“忽悠”,林超贤开工。在整个拍摄筹备过程中,林导感受到了不被经费限制、不害怕预算超支的自由。他可以驾车去金三角考察,可以看到无数内部资料,近距离和毒贩们接触。还有各单位保驾护航。

换做在香港,这连想都不敢想。

当然,他也没辜负于冬的信任。

2016年国庆档,整体票房低迷,《湄公河行动》逆势而上拿下11.84亿。主旋律电影,从此有了适应新时代的叙事模式、人物弧光。

紧接着,于冬趁热打铁,根据也门撤侨事件筹备《红海行动》。这次拍摄,直接得到中国海军支持。林导又长了见识。5亿的投资,几乎是他以前电影投资的总和,此外,他还可以调配坦克、战斗机,在湛江港口指挥6艘高规格军舰。后来提到这件事,林超贤激动道:

“我何德何能啊?”

「什么叫真理只在射程之内?」

电影粗剪3个小时,于冬看片时,一口水没喝,一次厕所没上。最后,这部描写中国军队强大实力的电影,成了2018年春节档冠军。

这其实都算于冬的预料中。

因为在那之前,“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崛起”,已经成了难以撼动的铁的事实。

头一年,吴京老师已经把一群外国雇佣兵打得连他亲娘都认不出来了。

10.

《建国大业》拍完时,韩三平就有意弄个三部曲,拍《建党》和《建军》。还是2013年,韩大佬找到了于老板,说我们筹备一下建军90周年献礼片吧。于冬想了想,扭头去找了《无间道》的导演刘伟强。

拿到任务,刘伟强第一反应是拒绝。他一个香港导演,怎么能拍好这个?于冬就拉着黄建新给他做思想工作,说得刘伟强越来越起劲。于是刘导读了两年史书,又去各革命圣地走了一圈,看了一大堆军事纪念馆。

电影拍完,2017年上映。上映前,有媒体爆料,说院线排片必须达到45%。结果上映不到4个小时,《战狼2》就以一半的排片拿到了《建军》两倍的票房。最终一家独大,获得同档期八成票房,成为当年影史冠军。

4年间,无数的美国好莱坞大片上映,也没把它从这个王座上冲下来。

而在10年前,一部《阿凡达》就把排着队买票的中国人给看懵了。

谁能想到呢,2003年刘导靠《无间道》收割荣誉时,吴京一脚踏错,准备跑去香港发展,结果只能给甄子丹配戏,靠听老郭的相声入眠。在香港待了几年,正好错过内地电影起势的日子。不过,就在《建国大业》上映第二年,吴京跑去南京军区跟拍《我是特种兵2》的刘猛喝了顿大酒,顺利进组。

这一脚,吴老师可算是踏对了。

一脚就踩在了主旋律大片的潮头上。

随后,在刘猛和南京军区帮助下,吴京压上房产拍《战狼》。2700万的投资居然拿下5.7亿的票房。狠狠打了那些拒绝他的投资人的脸。

北京文化的宋歌错过《战狼》,连夜跑去找他拍第二部。其实《战狼3》的剧本也写好了,恰逢当时国际氛围突变,吴京放弃《战狼2》剧本,直接拍《战狼3》,靠着学习好莱坞工业体系将全国上下的爱国热情给点燃了。

「载入中国影史的画面,没跑儿了」

业内见状,更加坚定了主旋律的心。

随后,《红海行动》排到影史第二,博纳投资、刘伟强执导的《中国机长》又票房丰收。紧接着,华谊上《八佰》,北文投《我和我的家乡》,腾讯来了《1921》,还有《中国医生》《夺冠》《革命者》《紧急救援》…

战争大片、平民英雄、歌颂生活、时代叙事、国家实力,主旋律终于全面开花。

时至2019,博纳看中兰晓龙的剧本《冬与狮》,《长津湖》立项,找刘伟强来主导拍摄。结果疫情一来,1.5亿先打了水漂。

一年后,于冬直接丢出王牌。

导演三人,有《孔繁森》的主旋律顾问陈凯歌,有《智取威虎山》的特效老怪徐克,有《红海行动》经验打底的林超贤。主演,是咱们“虽远必诛”的战狼吴京老师。艺术顾问,是一手策划了《建国大业》的张和平,总监制不用说了,还是跟各部门关系熟的黄建新。

这阵容,应该是目前主旋律电影的王炸了。

接受采访时,于冬说得很明白:

“要把主旋律商业大片,再往前推一步。”

后来,《长津湖》捷报频传,一个个主流媒体下场评论,老兵们看得眼泪婆娑,票房步步高升,先不说艺术高度会在影史上排什么位置。就主旋律电影的工业化、商业化来看,它必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

《长津湖》是一次承上启下的大合唱。

主旋律商业大片,必将迎来更多技术升级。

11.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

其实1993年广电总局找全国各电影厂老大开会之前,还发生过一件趣事。

1992年,香港媒体封了个“四大天王”,武打片正在巅峰,流入内地后,影响力如海浪飓风。时任文化部长上台,狠抓“港台风”。有人提议,把港台歌星给它彻底禁掉。刘部长没这么傻,只在南京某报上发了“行政命令”:

不许中央媒体包括大报和地方省市报刊登港台歌星的演出广告和消息。

直接导致江苏两台港台歌星演唱会夭折。

随后,“九五五零”计划上马,主旋律电影开始了90年代的供血式生产。

谁能想到呢,后来让这类电影走向商业化叙事的,却是香港的导演们?

谁又能想到,当初把内地观众搞得欲罢不能的香港导演们,最后会北上揾食,加入主旋律大合唱,还成为了新一代主旋律的中坚力量?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在这河西河东的三十年里,韩三平93年在会上说的那段话,总算完成了一系列奠基任务,搭好了一座座桥,顺利把90年代眼看要断气的中国电影,给送到了河的对岸,完美完成了工业化转型的第一步。

这三十年,从《孔繁森》到《生死抉择》,从《集结号》到《建国大业》《十月围城》再到《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和后来的《战狼》《中国机长》等等…中国电影走过了一段长路。主旋律电影,也完成了一段艰险跋涉。

这里面,自然离不开陈凯歌、张和平、韩三平、于冬、冯小刚、徐克、林超贤、陈可辛、黄建新等等中国电影人前赴后继的努力。《长津湖》的现象级观影,是他们一步步探索得来的、中国商业电影不断升级的硕果。

当初宁浩问韩三平,以您的能力,随便去哪家民营公司,收入不都是巨量级的?

韩三平微微一笑说:

“跟‘中国电影’四个字比起来,钱这个事儿,太小了。”

这句话,很叫人动容,我宁愿把它当做这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不断进步的原因。

不过纵观三十年,事情说穿了,还真得往“主旋律”三个字上靠一下。三十年过去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起来了,这个事情,本身就无比的“主旋律”。没有这段主旋律,又哪儿来什么“商业大片”呢。

有这段摆在每个老百姓眼前的、切切实实的主旋律故事打底,相信“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市场,未来会表现得更加坚挺。但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电影还有很多坑要填。

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还是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一些陈旧创作观、叙事观乃至审查观之间矛盾。如何讲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并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经典,依然需要广大电影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否则,我们拿什么跟好莱坞商业大片掰腕子?

打铁还需自身硬。

文艺阵地也一样啊。

影视资讯陈可辛于冬韩三平小莲说故文化

有用 (83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