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4分,好于 94% 爱情片和好于 87% 剧情片,同时票房也超过了15亿。影片评分、票房如此之高,我想是因为它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反映校园欺凌的同时,也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影片主要围绕3个少年展开,分别是陈念(周冬雨 饰)、魏莱(周也 饰)、小北(易烊千玺 饰)。
陈念是一所学校的高三学生,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同学胡小蝶遭受校园欺凌跳楼,陈念用自己的衣服盖住了胡小蝶的尸体。陈念的一个暖心的举动,为她接下来遭受的欺凌埋下了伏笔。
魏莱是陈念的同班同学,外表漂亮,学习好,家境优渥,胡小蝶的死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这部电影校园欺凌最大的反派。
小北是一个小混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陈念,两个人都缺乏父母的爱,心心相惜,最后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小北保护陈念上下学,防止魏莱等人的校园欺凌,最后还替陈念顶罪。
《少年的你》剧照
看了这部影片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十分震撼的。震撼之余,我也进行了反思,孩子们是错了,难道仅仅是孩子们错了吗?他们的家庭有没有问题,他们的家庭教育有没有问题,他们的家庭亲子沟通有没有问题?
影片中几个孩子的家庭亲子沟通问题。1.陈念的家庭亲子沟通问题。
陈念是个乖乖女,学习成绩好,为人和善,梦想着考进北京最好的大学。但是她的家庭是单亲家庭,没有父亲,由母亲独自抚养。他的母亲没有什么正式工作,靠售卖三无面膜为生。为了躲避债主追债,不得不外出打工。处于最关键的高三的层面,不得不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
陈念的妈妈偶尔也会回来一次,但待上一晚就又走了
陈念的妈妈偶尔也会回来一次,但待上一晚就又走了。多数情况下陈念只能靠电话她的妈妈沟通。而为了让妈妈安心,懂事的陈念在电话里,总是对妈妈报喜不报忧,不会把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告诉妈妈。即使自己被多次欺凌、被拍下裸照仍没有向妈妈诉说。
2.魏莱的家庭亲子沟通问题。
魏莱,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好,家里还很有钱,父母还是高知。但其内心却十分阴暗,以欺凌同学为乐。
魏莱父母和魏莱的沟通,多停留在说教方面。魏莱的妈妈曾说:“平时和他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告知魏莱什么事不能像个孩子一样随便去做,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该怎样交,这都是学问。别的孩子可以不考虑,她不能不考虑,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魏莱父母和魏莱的沟通,多停留在说教方面
因为复读,魏莱的爸爸有将近一年没有和魏莱说过话,魏莱的父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父亲?魏莱的父亲和魏莱之间的沟通显然是很不顺畅的。
3.小北的家庭亲子沟通问题。
小北是个小混混,完全是由其家庭造成的。
小北的爸爸抛弃了小北和他的妈妈,从此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但在小北13岁的时候,小北的妈妈认识了另外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嫌弃小北的妈妈带着个拖油瓶,于是为了追逐自己的幸福,小北的妈妈也把小北扔下了,从此小北一个人生活,成了小混混。
小北的妈妈抛弃了小北,小北的家庭沟通为零
没有父母亲人,何谈沟通,小北的家庭沟通为零。
4.罗婷的家庭亲子沟通问题。
罗婷,是魏莱三人组之一,是魏莱欺凌胡小蝶和陈念的帮凶之一,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罗婷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和罗婷见不了几次面。即使见了面,也是经常喝醉酒而打孩子。他们之间的沟通,几乎也是没有的。
罗婷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和罗婷的沟通只限于喝醉酒打罗婷
影片中的几个主人公,在家庭亲子沟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的沟通也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怎样做好亲子沟通呢?
如何做好亲子沟通。我们知道亲子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怎么做好亲子沟通呢?我们可以从沟通的技术性、沟通的艺术性、沟通的情绪性来一起探讨。
(一)、沟通的技术性。
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技术性存在于其中。在沟通的技术性里,我们着重要考虑沟通的角度和沟通的内容。
1.沟通的角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思考、说话、行事,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像太阳一样,会以自我为中心,向周围发散光芒,但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这样的。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只有和孩子的视角一致,沟通才可能进行下去。
选取合适的角度,沟通更容易
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很可能完全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两句非常出名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
张曼玉曾经在电影《白玫瑰》中饰演一个保险推销员,影片中张曼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见到了她的目标客,一个公司的老板。老板对张曼玉以及她所推销的保险不屑一顾,直接给了张曼玉一块钱,让她乘车回家。
而张曼玉以“我认为你值多少钱很有问题”为切入点,站在客户袁先生的角度,不仅化解了自己尴尬的境地,还成功地售卖出一份保险。
2.沟通的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沟通的角度要以孩子为中心,那么沟通的内容呢?
沟通的内容同样需要家长提前准备得当。
知名评论人梁宏达先生,在回答网友有关沟通问题时,曾这样说道,“要想做到良好的沟通,必须对沟通的内容,提前做好功课”。
要想做到良好的沟通,必须对沟通的内容,提前做好功课”
同样父母要和孩子沟通时,也必须对沟通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孩子喜欢什么,愿意谈什么,怎么和孩子说,才能说道孩子的心里,这也都是父母需要提前做好功课的。
(二)、沟通的艺术性。父母和孩子在沟通时要讲究技术性,同样也要讲究艺术性。技术是基础,艺术是升华。
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父母能够调动出孩子沟通的热情,还要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我们称之为沟通的艺术。
记得看到一段父亲和女儿沟通的对话:
父亲找来一一只杯子,在杯子里边放满了小石头,然后问他的女儿:“这个杯子买了吗?”
孩子说:“看上去满了,其实还没有满,石头和石头之间还有缝隙。”
于是父亲又找来了沙子,将沙子倒入杯中,然后父亲又问孩子“这回杯子满了吗?”
聪明的孩子摇头到:“还没有,还可以往杯子里面加水。”
然后这位父亲按照孩子说的,又往杯子里边加了一些水,然后继续问到他的孩子“请你告诉我,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我为何要给你表演这个呢?”
孩子回答到“这说明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我要好好学习,加油努力。”
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来做,比如先往瓶子里放石头
父亲对孩子的回答很是赞许,但仍然说这不是我的本意。
父亲继续说道“人的一生很复杂,只干大事是不能成为圆满的,女孩子不仅要有事业,还要学会打扮,学会和其他人聊天,学会放松游戏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来做。比如说,如果先把沙子放到杯子里,石头还能全都放到杯子里面吗?”
孩子明白了爸爸的本意,深深的点了点头,对爸爸说,我知道了,读书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我会把它放在首位,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您今天说的话。
这位父亲在和他的孩子进行沟通时,就非常具有艺术性,指的我们家长朋友学习。
(三)、沟通的情绪性。有人给沟通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沟通=70%情绪+30%的内容。
从这个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沟通过程中情绪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情绪,沟通内容在精致,也会被扭曲。
关于沟通中的情绪问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效应——“踢猫效应”。
父母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
一位爸爸,来到老板的办公室汇报工作,老板情绪不好,对这位爸爸发了火。这位爸爸晚上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正在沙发上看电视,就训斥儿子,儿子因为爸爸的无端指责也生气了,就顺脚踢了在旁边趴卧着的猫,猫被踢疼了,就从家里的窗户跑了出去,这时驶来一辆车,为什么躲避猫,车撞到了在旁边行走的另一个小男孩,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踢猫效应。
从踢猫效应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知道,父母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情绪不好时,沟通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会导致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和孩子沟通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孩子进行沟通时,有些注意事项,是需要父母朋友们需要知道的。
1.和孩子沟通时,父母要认同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沟通时,父母首先要认同他们的感受,这样在孩子看来,你和他说话是在同一频道,否则父母很可能被孩子归类到,不愿意和其说话的一类人当中,父母和孩子将来的沟通就会变得很困难。
和孩子沟通时,父母要认同孩子的感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被得到理解,他们就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2.多数情况下,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话被重复。
例子:
孩子:我再也不想和XXX玩了。
父母:你再也不想和XXX玩了。
孩子: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不耐烦地)
孩子更期望得到这样的回应,你为什么不再想和XXX玩了?
3.对于孩子表达的感受,父母要积极回应,但不可反应过度。
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如果父母反应“迟钝”,很可能激怒孩子。
同样,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反应“过度”,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帮助,还会给他增加额外负担
对于孩子表达的感受,父母要积极回应,但不可反应过度
4.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不想说话,这时候父母只需要陪伴他们就好。
一个11岁的小女孩回到家坐在桌子前一言不发,脸色也很不好看,她的妈妈坐在她的身旁,轻声说,“碰到一些小问题哈。”然后静静的和孩子一起待了几分钟,过了一会儿孩子对妈妈说没事儿了,感谢妈妈的陪伴。
亲子沟通是父母养育孩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父母要注意沟通的技术性、艺术性,以及情绪性,同时也要把握和孩子沟通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沟通才能得以顺畅进行,同时沟通的结果也才最有效。
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应该是畅快淋漓的,如和风细雨,像沐浴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