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大京剧院团开始创排革命现代戏,后来在1964年举办了革命现代戏观摩发挥,在此之后革命现代戏一度成为了京剧舞台上的主流,也是各大京剧院团的主要任务,而传统戏也是逐渐退出舞台。
这一时期创排出了《节振国》、《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等等优秀的革命现代戏。
这些剧目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极力突出主要人物,这些剧目的主要人物都是充满精气神,并且是高大威猛的。
然而这其中一些剧目在一段时间内更是被捧成了样板戏,有人对此也是存在争议,那就是这些主演到底适不适合。
其实对于样板戏以及这一时期创排出来的革命现代戏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这些主演是不是先入为主,或许有比他们更适合的演员,只不过他们在舞台上活跃了十多年,并且拍摄了电影版本,所以他们就成为了很多观众心目中的最经典形象。
这么说其实不正确。
其一,那就是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创排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尤其是对于演员的选择更是慎之又慎,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甚至于是反面角色都是单独挑选的。像马连良、李少春、裘盛戎、赵燕侠、童芷苓等等京剧名家都曾经是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主演,他们肯定有艺术造诣,那在过去可以说是挂头牌、挑班唱戏响当当的名角,但是在这些剧目中他们并不适合。所以说,后来这些京剧老艺人也是退出舞台了,反而是一批从年龄、扮相、唱腔、表演等诸多方面更加适合的青年演员担任主演登上了舞台。
其二,那就是样板戏以及这一时期的革命现代戏主演演绎这些剧目成功可真不是单纯的表演,而是用心去体会人物。正如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所说,他曾经演绎“杨子荣”怎么也演绎不出那种气质,怎么也演绎不出英雄的感觉,后来童老师就亲自去体验生活,尤其是去做好人好事,这样一来才有了那种感觉,所以我们看童老师饰演的“杨子荣”那是英气十足。
其三,那就是从经验来看。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也就并非这几位主演,很多角色都是有“AB”角的,但是却只有这几位名家的表演成为了不可超越的经典,这就说明了这些剧目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演的。就是文革后各大京剧院团也曾经多次复排过这些剧目,但是哪一位主演真正超越了那些主角,恐怕是没有吧!首先,那就是在唱念做打上就没有那些老艺人精湛。其次,那就是没有对于人物的深刻理解,所以没有演绎出精气神。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