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戏子捧上天,四年赔光63亿,华谊兄弟大裁员背后,是娱圈的悲哀

2021年,“华谊兄弟”高调庆祝20周年纪念日,并打出“不止所见”的宣传语,看样子还要继续在影视圈“称王称霸”。

一年过去,“华谊兄弟”的确超越了自我,不过不是向上,而是向下。

亏损63亿、宣布裁员,字里行间无不透漏着一个信息:

华谊兄弟,即将“垮台”。

回顾华谊兄弟风雨20多年的历程,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大手大脚、无所畏惧

“华谊兄弟”之所以进军影视业,皆是因为演员刘晓玲的一句话:

“影视市场很吃香,而且来钱也快。”

王中石斟酌一番后,立马和老弟王中磊推出了一部名为《心理诊所》的电视剧。

上映后的反响不是太大,但通过电视剧中穿插的广告,他们也算小有收获。

尝到甜头后,王家兄弟毫不犹豫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专门做影视投资。

一边招募人才,一边物色作品,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鬼子来了》和《荆轲刺秦王》这两部作品身上。

遗憾的是,这两部电影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鬼子来了》因为内容问题没有过审,《荆轲刺秦王》的票房不够,远没有投资的钱多。

总而言之,一个白忙活,一个血本无归,最终导致公司元气大伤。

为了成功扭转局势,王中石兄弟将目光投向了风头正盛的冯小刚,企图拉他入股,为华谊卖命。

彼时的冯小刚靠着《甲方乙方》大杀四方,不但赚得盆满钵满,还在导演圈有了一席之地。

反观华谊,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好不容易有点钱还因为那两部电影赔的“血本无亏”。

按照冯小刚当时的地位,这种“小公司”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奈何,王家兄弟给得实在太多:

“400万年薪,外加华谊的股份。”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冯小刚也一样,合同谈妥后马不停蹄就跑去跟紫禁城影视业解约。

之后来到华谊,三人开启华谊的新时代。

不可否认,冯小刚的确有一把刷子,自从他跳槽华谊后,整个公司的收益就只进不出。

王二兄弟出钱,冯小刚出力,三人联手推出了多部热门电影。

《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等......

经过几年发展,华谊兄弟从当初的小透明,俨然变成了内地影视界的“老大哥”。

旗下爆款电影数不胜数,被华谊兄弟捧红的大咖更是数不胜数。

周迅、邓超、黄晓明、李冰冰、张涵予、冯绍峰、陈道明、胡军、吴彦祖等一线大咖,全都是华谊兄弟的大将。

赚得多了,王二兄弟的身价自然也就高了。

王中军花钱如流水,看中的东西即便再贵也丝毫不眨眼。

比如花3.77亿买梵高真迹,比如花2亿买毕加索真迹:

而CEO王中磊,更是成为了行走的“香饽饽”,不管到哪,女艺人都恨不得贴在他身上。

只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曾经“挥金如土”的影视圈老大哥,如今不得不靠裁员维持公司运转。

而他们之所以会没落,还要从华谊兄弟将“戏子捧上天”说起。

资本运作,将戏子捧上天

2009年,随着收入的不断上涨,这些曾经被称为“戏子”行业的身价,也随着收入上涨到前所未有的价格。

杨颖,演技不行实力没有,身上唯一的优点就是天使般的美貌。

在“华谊兄弟”团队的运作下,从十八线嫩模一跃成为一线大咖。

资源接到手软,钱赚得盆满钵满。

光是在《孤芳不自赏》稍微露露脸,就能轻轻松松拿到8000万片酬。

周冬雨,凭借《山楂树之恋》走红。

之后出演《七月与安生》《幕后之王》以及让她得最佳女主奖的《少年的你》。

刚出道时,她的片酬只有15万,现在,在三金影后和资本的加持下,身价直接暴涨1个亿。

同样有资本运作的,还有童星出道的杨幂。

演过无数不脍炙人口的作品,塑造过一个又一个的靓眼角,越来越红,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从单集片酬55万,到单集片酬86万,再到单集片酬180万。

当然,不知他们,华谊兄弟旗下的明星皆是如此。

倪妮《天盛长歌》预计片酬9777万;

陈道明《庆余年》预计片酬2163万;

陈晓《独孤皇后》预计片酬6886万;

马天宇《悲伤逆流成河》预计片酬7547万。

我们不知道这些价码是否真实,只知道演员的价格的确是越来越高。

究其原因,皆是因为导演们都在打“安全牌”。

以前投资一部大戏几千万,现在投资一部戏成本高达上亿或者数亿。

高成本带来的高风险,让很多投资人输不起、赔不起。

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他们就像商量好了一样,打起了“安全牌”。

而这所谓的“安全牌”就是谁红就找谁演,不红的明星连看都不带看。

以至于现在市场上的大热剧,男主角、女主角换来换去依旧是那几个人。

市场规律:

演的戏越多,身价就越高,身价高了,制片方也得给出更高的钱才能邀请。

自然而然,明星的片酬就被抬到了“天价”。

直到广电总局发布“限薪令”,天价片酬的车,才算是彻底“刹住”。

原来一部戏要一两千万,现在给五百万也接;以前某一线小花一部电影片酬要价4000万,如今则不到2000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限薪令一出,有些艺人选择默默接受,有些艺人则选择了另谋出路。

明星集体面临“失业”

2020年,阿里巴巴的高层放言:

“此后三年,百分之九十九点五的演艺界人士都会走进直播间。”

原以为是玩笑,哪曾想一语成谶。

2009年,“限薪令”颁布,致使将近三千多家的影视公司宣布破产。

往日十分热闹的横店影视城,也因为疫情开始变得异常冷清。

疫情之前,横店的宾馆根本住不下,就连场景也需要抢。

疫情之后,剧组减少,开机延迟,横店街头的人肉眼可见的变少。

究其原因,皆是因为不能好好拍摄。

电影、综艺、电视剧,拍着拍着就被迫停机,好不容易拍好一部,又卡在严苛的审查阶段。

相比于被困在凛冬的影视行业,从前不入流的“直播间”也成为了众明星的“摇钱树”。

当明星时,有限薪令,还有道德门槛的约束,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关进“小黑屋”。

可直播间不同,没有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最重要的是好赚钱。

于是,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踏入直播间。

“清纯玉女”张柏芝,不用熬夜拍大戏,只需要在直播间吃吃螺蛳粉,摆几个好看的造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天仙夫妇”杨子黄圣依,不出门不动脑,激情呐喊一晚上,销售额就高达一个亿。

童年女神舒畅,在戏约减少后,没有丝毫犹豫就奔向直播间,靠着角色扮演,混得风生水起。

而这其中,被带货荼毒最深的,还要数老戏骨潘长江。

明明不缺钱,偏偏要来分一杯羹,分羹也就算了,还尽做一些“不道德”的事。

卖“三无产品”;

利用直播间中的“高炒低卖”让自己获得利润,明面上说自己是全网最低,实际上价格确实全网最高。

面对粉丝的质疑,潘长江不但选择无视,还口出狂言:

“把没付款的人给我清出去。”

到底挣没挣到钱我们不清楚,只知道口碑是碎了一地。

话说回来,能够利用带货赚钱的仅限于一线二线的明星。

剩下的“三线、四线、十八线”,无戏可拍后甚至还不如普通人。

《烈火军校》中饰演白鹿闺蜜的张鑫,直播间人气还不如小主播。

演员徐海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回到老家街头卖菜。

香港女演员梁敏仪,找了份甜品店的兼职。

《美人心计》里饰演汉文帝的陈键锋,如今成为潜水教练。

就连和杨超越一起从选秀出来的女爱豆陈语嫣,也因生活所迫当起了“舞女”。

当然,遭遇窘迫的不单单是个人,还有热衷于跟风头,将流量摆在第一位的资本。

2019年《陈情令》爆红,“肖战王一博”成为了独特cp。

很快,《山河令》复制粘贴推了另一对兄弟cp,只可惜效果惨烈。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红了,杨幂和赵又廷的“虐恋”成为了古偶剧的一大爆点。

于是,《扶摇》请“收视女王”杨幂坐镇,结果骂声一片。

他们只在意流量带来的高人气,却忘记了唯一能留住观众的是剧本。

一个不需要流量明星,不需要大咖,用心诠释情感的好剧本。

结语

万事必有张弛,万物必有盛衰。

如果我们一味地将流量捧在手心,将流量放在制高点,将资本倾斜主角和一些粗制滥造的剧本。

最终影视遭遇寒冬都是必然的结局。

剧情介绍冯小刚华谊兄弟电影明星一身傲骨汽车

有用 (83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