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上映,包贝尔主演,比武斗狠的电影,缺乏人文气质

11月3日,电影《东北往事:我叫赵红兵》在正版视频平台上线。这部影片由张钧涵、包贝尔等演员主演,讲的则是赵红兵营救小男孩的故事。这部电影根据孔二狗的小说《东北往事》改编而来。基于全片内容来讲,我个人的看法是:这部电影以比武斗狠为主要看点,缺乏基本的人文价值情怀,属于“较为典型的烂片”。

在该片当中,男主角赵红兵撞伤了别人,被判了刑。出狱之后,赵红兵开始照顾被撞者的孩子。这个孩子被一个犯罪团伙利用,赵红兵多次救助孩子。故事总攻阶段,则是这个犯罪团伙绑架了孩子,要15万元的赎金。派出所已经布置警力准备抓捕,但赵红兵等人依旧深入虎穴,上演了一段孤胆英雄的营救戏码。

看完了这部包贝尔等演员主演的《东北往事》,老编觉得异常尴尬。首先,这部电影的叙事逻辑便有问题。尤其是故事总攻阶段,派出所已经布置了大量警力,准备对这群犯罪分子进行抓捕,但赵红兵等人依旧要深入虎穴,和犯罪分子进行肉搏战。这是很难让影迷信服的。警力人员全部枪械装备,而犯罪分子这边,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在这种情况之下,赵红兵等人抢在派出所人员前面,冲进去,有什么价值吗?

也是基于此,我的感觉是,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过分简单的比武斗狠罢了。《东北往事》以打架作为看点,试图拿这类东西来满足部分影迷的猎奇心理。而在打架戏份的处理上,又缺乏基本的逻辑合理性。而这类影片,真正应该值得警惕的则是,它宣扬了“比武斗狠”的内容,却缺乏基本的人文价值情怀。

不妨举两个他山之石的例子。在最近上线的电影《西线无战事》当中,也呈现打斗与杀戮。但是,这部影片呈现的方式,丝毫让影迷看不到战争打斗的快感,而是让大家处于一种死亡的恐惧和战争的反思当中。反观《东北往事》的叙事态度,在故事总攻阶段的打斗上,非常用力,把影迷的注意力全拴在打斗上了。这类影片,是以打斗为荣的。

另一个例子,则是管虎导演的《老炮儿》。在这部影片当中,也有一个和《东北往事》当中类似的反派力量,而正派这边,也试图通过插架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管虎导演在故事总攻阶段,选择了最具人文色彩的克制,并且拍摄大量的打斗场面,相反,让男主角扛着大刀,倒在了冰面上,画面戛然而止。这就是真正的人文价值情怀的传递。

看完了《西线无战事》和《老炮儿》之后,再看包贝尔等人主演的这部《东北往事》,就会发现,影片把打斗当作了非常重要的看点内容,乐于呈现这类打斗内容,试图让影迷们在打斗画面当中找到电影的快感。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高级的。影片最终传递的价值情感,也并未实现人文性,只能实现对于“比武斗狠”的另一种肯定。

反观孔二狗的小说《东北往事》,问题也是相似的,把“黑道”当作看点,却缺乏对于东北老百姓真正日常生活的人文关照。在特定的年代当中,确实出现过一些不干正事儿的人,并且集结成群。孔二狗的《东北往事》便是对这批人的描写。然而,在一个不走正道的故事当中,却缺乏对于打斗本身的审视感。尤其是这些不走正道的人员,何以如此,小说也缺乏更深度地追问。

把打斗当作最大的快感去叙事,却缺乏追问何以打斗的能力,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呈现了一个并不正确的创作理念。在这部电影当中,打斗双方都是具备悲剧性的,他们的人生,都不应该如此。然而,影片并未走入到悲剧性的探究当中去,只是在打斗的浮光掠影当中乐在其中。这样的电影,及其电影背后的创作态度,都是浮夸的,缺乏正向价值的。

而包贝尔在该片当中饰演的角色,亦给人一种轻浮感。这种单薄的、扁平化的角色表演处理方式,不得不让影迷再次怀疑包贝尔的表演能力。对于包贝尔而言,倒是出演了好几部类似的比武斗狠的电影了。然而,他真正需要的,其实是那些有温度的,有人文情感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包贝尔准备好了吗?他能够驾驭吗?这也是值得追问一句的。(文/马庆云)

电影资讯包贝尔老炮儿东北往事马庆云的娱乐

有用 (254)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