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一部好电影,影片中包含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大六和老伍相濡以沫的爱情,大六对小伍不计回报的亲情,大六为姐妹抓流氓奋不顾身的友情…每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三类情感都有展现,整体有欢笑有泪水,印象最深刻的是伍加陆这个名字,真的可爱又搞笑!
这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电影。由于母亲在出生时就逝世,常远扮演的小伍和魏翔扮演的父亲,从小就存在着紧张关系,这是一个缺少女性关怀的家庭所导致的情感温度的缺失。
看惯了开心麻花沈腾马丽组合,再看马丽魏翔组合新鲜又有趣
光是海报上这三张脸,已经早早吸引我目光,已经准备好走进影院了。
没想到的是,电影还带来了多一重惊喜:
笑点和共情丝滑融合,就像做了一场心灵spa,有开心也有感动,让我迫不及待想跟家人分享。
之前就看着平台评分很低 但是看是几位演员其他的电影都还是不错的。感觉不会太差。后来,正好有时间去观影啦。
也许是个人的笑点泪点比较低吧
看了之后真的又好哭又好笑 很写实 也是很平淡很真实的人性故事 爱情故事 亲情故事 喜剧故事
哥,你好 开始不懂这个片名的意思 看了便知道 啊 原来是这个么意思
国内娱乐能驾驭“女汉子”形象的女演员掰着手指数不出几个,马丽一定是那个适配度最高的人。
上一秒涂个大红唇,下一秒“吧唧”嘟嘴;上一秒舞厅纵情摇摆,下一秒约会红晕上脸!
耿直和羞涩都太生动了,简直梦回马冬梅。
魏翔饰演的伍红旗,则是一本正经的真·老实人一枚。
参加过高考,是真才实学的大学生,进了厂子,又成了少言寡语的工程师。
自带委屈感的白呼呼馒头脸,往那一亮;平时稳重敦实的身躯,往那一站。
什么都不用说,就麻了。平时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咋搞笑?呵呵
,魏翔可是“靠脸吃饭”的天赋型选手!
小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老伍不喜欢他,直到他穿越回了过去,亲眼见证了父母爱情,知道了自己的妈妈大六是一位那么优秀的女性,父母有多么相爱,他决定改变历史,但他没想到,即便是重来了一次,母爱永远不会变…
笑中带泪的一部电影,哪怕开头就已经知道了结局,还是会被最后的“妈妈爱你”感动,很温暖很治愈的一部电影!
喜剧王炸组合+高能穿越设定,在不经意间就能碰撞出火花和笑料。
而且,小伍掌握了触发穿越的技巧,能够穿越不止一次,还顺便收获瞬移技能,因此,意外更多,欢乐也更多了。
比如,为内敛羞涩的亲爹操碎了心。
第一步,提供约会地点,月光下柳树旁小河轻轻淌。
第二步,教授约会技巧,一束紫罗兰轻松打开话题。
第三步,创造二人世界,营造浪漫氛围,挎上吉他为爹妈奏响爱的乐章。
眼看着即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等等!
爹啊爹,你怎么愣是不开口说话?!
又比如,小伍冷不丁地闯入,还和大六、老伍相处得挺融洽。
眼见着爸妈亲亲热热地喊自己叫“哥”。
小伍:呃,行吧,这次可真差辈儿了!
还比如,看小伍穿越开挂挺爽的。
就是有时候登陆地点不太好掌握—
妈,对不住,耽误你生我啦!
一次次反差、误会引发的笑声中,我差点忘了故事开头:
老伍和小伍在现实中是一对除了争吵无话可说的父子。
小伍的穿越,除了撮合爸妈,还为了啥???
不剧透。
只能說,《哥,妳好》妙就妙在除了帶來歡樂,還不乏濃濃溫情。關於父母,關於愛情,關於治愈,關於救济。
国营单位的自行车铃叮当,歌舞厅时代旋律回响,河畔小店旁人手一瓶北冰洋……
眼前晃荡的老物件,处处是回忆杀。
老伍和大六拍照的影楼也特亲切
那又美又假的背景,那眺望远方抬起小手的经典pose,分分钟把我带回了爸妈相爱的旧时光!
时代记忆之所以美好,本质在于父辈身上的品质和细水流长的爱恋戳中人心。
导演张栾曾在他上一部作品《老师·好》中,塑造了苗宛秋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教师形象。
刀子嘴豆腐心,校门口见着烫头的、化妆的、看小说的、带武器的,他罚站比谁都快;但学生被小混混缠上、家里有困难上不了课,他也会第一个站出来。
知识分子的清高和为人师表的热忱,在他身上同时闪耀。
他不只是老师,更是一代人青春与奉献的载体。
整片看下来,马丽饰演的大六最印象深刻,应该是第一主角吧,角色很立体,美丽善良乐观贤惠…多么美好的女子,两个男人这么想着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间泪点太多,和同学一起纸巾挺废的,喜剧内核是悲剧,其实也没有错啦,就是男演员好像火候稍微差点。马丽真的是喜剧界里塑造能力最强的女演员,今年的角色都get到她的颜值了,美丽大方!
各个年代出生的人都有属于他们年代的特性,这些特性有的时候就如同一根根芒刺,横亘在你我之间,造成无数的误解。当这些误解出现在亲人,尤其是家人之间,就变得无奈又令人惋惜了。比赛结束,都不用评委宣布结果,全场就开始高呼“大六”。
大六能来事,更愿意抗事。
挺着大肚子参加焊工大赛,还要在比赛间隙做和事佬。即使面罩打碎了、火花呲得她睁不开眼,她也能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那一刻,这个女人身上闪耀着的坚韧、执着、刚强的美,太阳也莫能与之争辉。
而大六之所以这么拼命,不只为了争夺荣誉,更是为了伍红旗。
老伍的好,大六心里最清楚。
他沉默寡言,但心系一线工人,一直想办法为工人减负。
他学历高、有文化,但从不因大六的强势能干感到自卑,而是甘做大六的“贤内助”,买菜做饭,放心地在她面前露出柔软的一面。
大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赢下比赛为的是拿到奖品,为老伍亲手做一对戒指。
两人相爱无关财富颜值,只有在尊重彼此、懂得彼此后,情不自禁涌出的欢喜。
结束各自忙碌的一天,两人就在车间用菜场买菜的趣事下饭。
时光流转,你送我一场婚礼,我念你日日夜夜。
这样的片段,是我见过对幸福最真实也最动人的描写。
在大六老伍的身上,多少能窥见我们父母一辈的影子:
吃苦耐劳、热情友善、积极向上、不怕困难……
他们在大时代里做了新中国建设的基石,在小家中又是彼此斩不断的牵绊,永恒的唯一。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并不是一句酸溜溜轻飘飘的诗,而是一对对平凡夫妻燃烧过的青春。
看看小伍的眼神,我懂了——
喜剧人版父母爱情,想到好笑,没想到这么好嗑啊!
他们是真正的“多么了不起的一对儿恋人”。
亲情固然重要,但真正亲情也是生活中相处积累起来的情感互馈才能达到圆满,单方面的付出感动的只是自己,对别人则是种道德绑架。当时坐在电影院的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原来是我的观点不能认同电影表现亲情的方式啊。
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症结,往往在于两个字:沟通。
我们的父母似乎总是不善表达,有时急了还会铁着脸说“反话”。
就像伍红旗那样,明明想叫儿子回家热热乎乎吃顿饭,话到嘴边,却成了孩子不争气、有本事别回来。
而我们自己,也在疏于表达的环境中,在责任与意义大于感受的年代里,倔强地成长着。
就像小伍,明明想靠近,第一反应却总是反抗和逃避。
日积月累,父子俩越爱越拧巴。
看电影的过程,就像跟小伍一起走进时空隧道,一起撮合爸和妈。
一起着急、惊喜、感动,代入感极其强烈。
在这个过程中,小伍逐渐看见不同于印象中的父辈的另一面:
是爱打篮球的酷女孩,是爱读泰戈尔的文青,也可能是文质彬彬的大学生,踌躇满志的生意人……
像不像我们偶尔在家里翻到旧照片,会边看边感叹:爸,妈,你们年轻时竟然这么飒?!
何止飒。
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也曾度过激情四射的青春时代,也曾在全厂工人面前露过脸、在求婚时红过眼。
他们的一举一动,还冒着一点稚气和冲动,看起来却格外真实而熟悉。
原来,他们和我们一样,并非金刚不坏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只是被风雨和岁月催熟成我们习惯的样子。
两代人看《哥,你好》,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触。
它是父母写给我们的一封和解信,亦是我们写给父母的一首赞美诗。
如果要说最打动我、也最让我想赞美的,一定是“妈妈”陆春丽。
马丽在首映礼上说,她拍这戏的时候刚生完孩子三个月,陆春丽让她感受到了“特别真实的女性力量、妈妈的力量和伟大的母爱”。
只要看过电影就会懂,这话不带一点滤镜或水分,而是实打实的,甚至刻骨铭心的。
我可太喜欢咱大六了。
喜欢她看似大大咧咧、粗枝大叶,其实天性善良、心思细腻。
约会时会记着带冰袋给老伍敷脑袋。
第一次收到紫罗兰,情不自禁拿近嗅了嗅,满眼的欣喜,亮晶晶的,像住进了小星星。
喜欢她活得生动,充满力量。
工作上有号召力,专业技能点满;爱情里自信勇敢,不羞于主动出击。
也喜欢她偶尔流露的温柔。
时刻惦记着,“我们家老伍是个讲究人”,要为他筹备一场体面的婚礼。
精心准备婴儿的衣服,比划时脸上的幸福快溢出来。
是百炼钢,也是绕指柔。
最喜欢的,是大六像现实中每一位妈妈一样——
比你想的更强大,也永远比你想的更爱你。
电影里有个至关重要的情节,恕我不能剧透。
但可以说的是,它让一直以来包裹着我们的母爱有了实感。
它让我相信,即使你离开家去往很远的地方,即使你一事无成迷失方向,只要回过头,就会看见妈妈的身影,永远在为你守候。
那份守候,也许从生命开始孕育的时刻,甚至更早,就开始了。
电影并没有直白地让妈妈和孩子面对面表达对彼此的爱。
而是用了一种更曲折也更高级的方式——
先用小伍的眼睛,让我们看到妈妈不只是妈妈,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陆春丽。
然后,在陆春丽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之后,她依然选择做妈妈。
这选择,斩钉截铁,连一秒都没有犹豫。
不是因为多无私,多勇敢。
而是因为,爱。
“历史可以改变,但改变不了的是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
那一刻,我的眼泪实在控制不住。
为陆春丽,也为所有妈妈。
这两年看了马丽不少作品和角色,每次都能感觉到她带来的惊喜。
陆春丽也不例外。
这么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女性,一个让人想紧紧拥抱的妈妈,被她演来说服力极强,不知不觉已然共情。
也许,最好的表演不是靠技巧,而是真情流露。
就像《哥,你好》本身一样,欢乐和感动都是由我们最熟悉的爱催生的。因此,和家人一起看,快乐加倍,感动也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