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弧与张爱玲在合作过程中,电影创作理念的转变

20世纪40年代的桑弧电影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没有大时代的硝烟但充满小人物的悲哀,没有国族的宏图伟业却展示老百姓的庸常。

透过《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男婚女嫁这些具体的人生境遇,凸显了市民阶层的精神取向。

因此他的影片既不刚烈,也不诗意,而给人以含蓄淡泊的伤感。通过幽默格调、世俗人际及男女情理,桑弧提供了中国式的家庭情节剧——市民电影。

影界整顿中,吴性裁以雄厚的资本成立文华影片公司,因朱石麟的关系,桑弧成为文华公司的基本导演,握有较大的权利。

战后,市场对电影的需求较大,各种大小的影视公司纷纷成立。桑弧忙于电影制作,无暇顾及剧本编写,在朱石麟的影响下,他对剧本有较高的要求,因而选择与文采过人的张爱玲合作。

张爱玲细腻的文笔加上桑弧的技巧,把上海小市民阶层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也成就了桑弧电影事业的巅峰。

合作对象朱石麟赴香港

战后,气氛紧张,开始举行“惩治”运动。

在此影响下,上海影戏界成立委员会,检举附逆的影剧界败类。只是,影戏界的检举运动让人啼笑大方。

沙洛讽刺道:“检举附逆影人,一批一批又一批,三批统计未满三数十。由此足见中国附逆影人为数之少矣!”

委员会成员皆是从事影戏工作的人,在检举中不免有私心,因此对这次的检举活动各怀心思。

在谈论检举附逆影者大会上:费穆很是明白,竟有事没来。接着,只请了田汉、潘子农、史东山等人发言,田汉是主张以道德制裁,不与合作,史东山主张对一切问题慎重考虑。

只是,潘子农大叫大喊,要求对这些人进行严重的处罚,说大后方影戏人八年苦头吃足,上海影戏界各个养尊处优,绝不能就此放过他们,而且很多言语激烈的针对着史东山而发,似乎是有所言的反对老史的主张。

不料老史很幽默的拍拍头脑说,‘我昨夜没有睡的好,对不起,我头脑有点糊涂不清楚了。’结果特种委员会就此而散。”

由此可见,一开始,检举活动就进展不顺利。

大会的第二天,即将所印制嫌疑人物附逆清单和举报办法分发各有关人员,盼能在十天内填写后由该会统计审查并公布。

影剧界的检举活动的确是风声大雨点小。石马写道:“据可靠消息,过去华影的导演和演员,除了拍过《春江遗恨》的一批人外,其余可以不生问题,因为多数都是‘苦哈哈’,至于靠了‘华影’发财的一批巨头,则在不可轻恕之列,此后将不许他们混迹电影界。”

因《春江遗恨》《万世流芳》两部剧,朱石麟被判为附逆影人,“名导演朱石麟因在上海一筹莫展,邀了黄河和顾兰君到香港去找出路。”“朱石麟来港后,因受报界严重抨击,苦闷心烦,深居简出,整日苦守南洋公司,足不出户。他在南洋公司导演之新片《同病不相怜》,也以情绪欠佳,敷衍塞责,拼命拖延时日,每日拍三四镜头。”

在一片“文化”的讨伐声中,朱石麟备受舆论压力的折磨,同时,受到压力的还有其他被判为附逆影人的导演。

最后,他们联名上书,向舆论澄清自己。这封自白书包括卜万仓、李萍倩、张石川、方沛霖、王引、朱石麟、徐欣夫、杨小仲、马徐维邦、何兆璋、屠光启、郑小秋12位著名导演。

这封自白书得到了上海当局的认可,上海市主委为12位导演批示为地下工作者,排除附逆嫌疑。

但就这个结果来说,是引起很多人不满的,如叶芝讽刺称:“若辈演员所演影片的导演先生,据说,业已获得了‘地下工作’的证书了,怎不知这些演员也算是地下工作者否?”

无论如何,这个证明对12位导演来说,意义重大。朱石麟拿到证明书的照片后,香港媒体便无从以“附逆影人”攻击他了。

附逆影人检举运动如同闹剧般,却让朱石麟长久地滞留在了香港。

与作家张爱玲展开合作

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的一栋没落贵族府邸,虽然家庭没落,但是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学校,1932年首次在圣玛利亚学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显示出她的写作才华。

1939年收到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这里结识炎樱,两人成为终生挚友。1941年底,香港沦陷,港大停课。

1942年夏,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1943年5月,张爱玲发表在《紫罗兰》刊物上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使其在上海文坛名声大噪。

文学杂志《万象》主编柯灵注意到了这篇文章,非常欣赏,他找到张爱玲,希望她为《万象》写稿子。

此后,张爱玲的文章出现在《万象》杂志上,张爱玲也结识了柯灵这个终生难忘的好友。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因和胡兰成的关系,张爱玲面临较大的压力,受到各方的指责,基本没有发表作品,生活拮据。

在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张爱玲写九莉在那段时间是靠吃美军罐头的大一听西柚汁度日的。

两个月下来,瘦得脱了形,恐怕确是她当时生存状况的写照。这时候的张爱玲可以说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到了一个崩溃的临界点。

好友柯灵不忍看着她继续消沉下去,便邀请张爱玲参加文艺界聚会。这次聚会在文华公司基本导演桑弧家举行,作为上海本地的青年才俊,桑弧在当时非常引人注目,“瘦长条子,恬静的方圆脸,浓眉大眼长睫毛,头发有个小花尖。”

他们在社交场合见面,张爱玲注意到了他。桑弧在当时有《教师万岁》和《人海双珠》两部作品傍身,已在上海影界站稳脚跟。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石麟先生受到指责,生活困苦,据理力争一年后得到清白,后辗转到香港发展,继续从影。

朱石麟离开上海后,桑弧加入文华公司。文华公司刚成立时,急需一部影片打响名声。

文华公司的老板吴性裁管事较少,在电影规划方面由桑弧负责。或是被张爱玲的才华所吸引,抑或是友人柯灵的有意引荐。

聚会上,桑弧邀请张爱玲为文华公司编写剧本,张爱玲没有写剧本的经验,没有当场答应。聚会上没有得到张爱玲确定答复的桑弧,随后拿到柯灵的介绍信,和白杨(电影演员)正式登门拜访,张爱玲盛情难却,应承了下来。

之后,便有了《不了情》和《太太万岁》两部作品。1947年,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太太万岁》一经公映,引起轰动。这部电影被评为民国最值得观看的十大电影之一。

剧本的成熟度和戏剧性、电影的镜头处理和场景转换放在现在看起来也是值得借鉴的。

《太太万岁》的成功离不开两人的默契,陈子善说:“张爱玲和桑弧真正能够彼此欣赏,两个人兴趣相投。”

古苍雨梧认为:真正能把张爱玲作品的情味发挥较淋漓可观的,我认为是桑弧。桑弧并没有把张爱玲的小说拍成电影,但拍张爱玲为他编剧的《太太万岁》却如鱼得水,将自己隽永的喜剧幽默和张爱玲对人情世态的感触结合得天衣无缝。

桑弧所取得的成就,即是跟随朱石麟多年学习的结果,也与张爱玲这个电影编剧有关。两个人的合作,一度被称为“桑张档”。

“好莱坞电影”重回上海

二十世纪初,好莱坞影片引入中国,最早放映的是派拉蒙公司。

据《电影周报》记载:“爱普庐戏院来电:该院租得派拉蒙公司名剧《好莱坞》定今日开演,片中有著名电影人物五十人,著名舞台人物三十人。”“好莱坞影片为派拉蒙影片公司之出品。”

此后,源源不断的好莱坞影片被引入,吸引了一大批好莱坞电影谜。1945年,抗战结束后,上海电影市场惨淡万分。

主要原因是沦陷时期电影事业管控严格,缺少优质的影片。解放后,电影事业尚未恢复,只有“中电”二厂费力拍摄一部《忠义之家》。

这时,引进后被积压的好莱坞电影成为填补空档的选择。有资料显示,1945年上海进口的好莱坞影片有134部,这些影片成为上海电影市场的主放映。

1946年《中美商约签订》,好莱坞电影的引进达到顶峰,全年引入量高达八百多部。

1947年上海本土电影的复苏,加上政策的管控,好莱坞电影的引入减少许多,此后,成为一个下滑趋势。

好莱坞电影的引入量虽在减少,但对上海影业制作产生的影响深远而长久。张爱玲和桑弧都是好莱坞影迷。

张爱玲最喜欢好莱坞名人葛丽泰嘉宝、贝蒂·戴维斯、克拉克盖博、费雯丽。她所写的剧本或多或少受到好莱坞影片的影响。

桑弧是朱石麟的学生,“朱石麟看过好莱坞很多电影,对好莱坞两位导演很有好感,一位是德国人,名叫刘别谦,另一位是法兰克·卡普拉。

他对这两位导演的评价很高,在技术上也深受他们的影响。我受朱石麟影响较大,刘别谦、卡普拉,我也都很喜欢。”

桑弧在银行任职时,闲暇时间经常与同事去电影院,常看的便是好莱坞影片,自然也看了大量的好莱坞影片。

正因如此,桑弧邀请张爱玲合作电影,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在上海,除了张爱玲,找不到第二个既有名气又懂得好莱坞电影的小说写作者。桑弧同样懂得张爱玲,能用独特的电影手法呈现张爱玲的作品。

影视动态好莱坞电张爱玲赵有娱文娱乐

有用 (428)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