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扎心提问:
“生完孩子以后,为什么越来越厌烦老公?”一句话,引起无数宝妈共鸣。
有人说,何止是讨厌,就连看一眼都觉得嫌弃。
还有人说,生完孩子以后,才发现有没有老公都一样。
难怪有人说,考验夫妻感情的不是时间,而是孩子。
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
美国作家Jance Dunn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有了孩子后如何不恨你的丈夫》。
在书中,她用调侃的语气罗列了生完孩子后丈夫的种种“罪状”。
诸如迟迟不能进入父亲的角色,不主动承担家务,带娃不靠谱……
每一件都是小事,却让她对丈夫产生深深的恨意。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真的恨老公,而是不堪育儿重负的委屈。
女性被困在母职里,疲惫不堪,只能迁怒于日夜相处的丈夫。
哪怕女强人如赵丽颖也不能避免。
冯绍峰曾透露,有一次他给孩子喂奶,赵丽颖对他喊道:
“你抱孩子能不能温柔一点啊!”
没生孩子前,二人世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情饮水饱。
有了孩子,浪漫的滤镜被打破,生活的真实一面扑面而来。
家庭结构变了,琐事多了,彼此之间步调不一致。
于是有了分歧,有了隔阂,相看两厌。
这一切,早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产后第一年
我无数次想要离婚”
我们都知道7年之痒,其实产后第一年才是婚姻真正的坎。
英国有一项调查显示:
新手父母一星期会吵架3.6次,一年吵架次数达到187次。
这个频次,比没生孩子前多出4成。
要不有人说,生孩子才是婚姻的真正开始。
结婚前两年,婚姻生活和恋爱没太大差别,浓情蜜意。
生完孩子,一切都变了。
国庆假期,刚生孩子不久的表妹就不断向我倒苦水:
“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大家都说产后第一年离婚率高了!”她说,宝宝出生后她看丈夫各种不顺眼,甚至是厌恶。
不想接他的电话,看他在眼前晃都觉得烦。
两人还经常会因为谁换尿布、谁冲奶粉这些小事吵得天翻地覆。
表妹说,这两个月她已经闪过100次离婚的念头。
也不是没感情了,相反两人一直很恩爱。
表妹和丈夫高中认识,相识相恋十年,是彼此的初恋。
婚后丈夫对她体贴入微,怀孕时陪她一起忌口,承包了所有家务。
谁曾想,爱情在孩子面前不堪一击。
表妹气愤地说,在她带娃累得不行时,丈夫不搭把手还尽添乱。
除了洗奶瓶什么都不会,给孩子穿个衣服皱皱巴巴,看得她瞬间火大。
听到表妹絮絮叨叨吐槽,我特别能理解。
一方面是产后激素的影响,让女性变得非常敏感,情绪会被放大。
另一方面,女性一个人承受生育、喂奶等痛苦,加上带娃身心俱疲,却缺乏支撑,很容易对另一半失望。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夫妻双方对自我身份变化的认知不同步。
孩子出生后,女性早早就担起妈妈的责任。
男性则还在丈夫这个身份中游离,爸爸顶多是个称号。
一旦步调不一致,就会产生矛盾,变得疏远,爱情也会渐渐消失。
“孩子出生后
改变的只有我一个人”
孩子的到来,不仅是多一个人。
随之改变的是家庭结构、夫妻双方角色、身份的转变。
妈妈的身份,从感受到胎动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相比之下,爸爸的角色只有等到孩子出生后才会出席。
真正进入状态,则无比漫长。
张歆艺曾在节目里,不无羡慕地对袁弘说道:“我觉得你没怎么变。”
袁弘的生活依然有诗和远方,看书、听交响乐。
她呢?
就连去健身,想的都是能不能在饭前回来,要不要把晚饭点好。
每天考虑的也都是爸妈几点钟去看病,帮他们叫车,陪孩子洗澡。
她的生活滚动向前,从一个少女变成无所不能的女超人。
一回头,袁弘依然还是那个少年。
袁咏仪也曾在节目里吐槽,怀孕时张智霖一整天都在外面玩。
生育的是女性,改变的也是女性。
在《有了孩子后如何不恨你的丈夫》这本书中,作者也有相似感受。
她说,丈夫如同自己开的酒店里的客人,来去自由。
每到周末丈夫就像快乐的单身汉,和朋友踢球、出门骑自行车。
到了晚上,不和她商量就去和朋友们聚会喝酒,轻轻松松地就出门了。
与此同时,她则忙着把孩子送去生日聚会,搞定孩子睡觉洗澡所有的事情。
一方视而不见育儿的责任,一方被淹没在育儿的琐事中。
下班你带娃手忙脚乱,他该干嘛干嘛;
半夜孩子哭闹不止,他倒头就睡,鼾声如雷;
你与公婆起冲突,争执不下,他选择沉默不语;
……
我朋友说过一句很戳心的话:
有的女人生完娃过得像单亲;
有的男人生完娃以后却还过得像单身。
很多时候,并不是男性真的不负责,而是他们没有适应这种转变。
在《亲爱的小孩》这部剧中,有一个情节我印象深刻。
当时未满月的孩子生病住院治疗,一诺担心得睡不着觉。
丈夫肖璐则觉得她过于敏感了,不断地劝说和安慰。
甚至搂着一诺,想趁着孩子不在过一下夫妻生活。
这个举动,瞬间激怒了一诺。
没有经历十月怀胎,男性很难体会到身为母亲对孩子的责任和依赖感。
正如张歆艺感叹说:
“我也想把生活中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给扔掉,但扔不掉。”因此,在羡慕男性自由的同时,也生出一股怨恨。
明明是两个人的孩子,凭什么做出改变的只有我一个人?
男人成为父亲
不是一件天然的事
女性吐槽老公的背后,是不堪育儿压力后的情绪发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恨呢?
papi酱曾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提到一个观点:
“男性在成为父亲这件事上,不是一件天然的事情。”他们的对孩子的感情,都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因此,我们要让爸爸充分参与到育儿过程中。
其实大部分的男性,还是愿意照顾孩子的,只不过无从下手。
做点什么都笨手笨脚,越帮越忙,被极尽嫌弃。
很多女性可能因此就自己解决,觉得反正也指望不上丈夫。
我以前也这样,因为看不惯大包小揽一切。
但后来越想越气,我累死累活图什么呢?
于是我学着慢慢降低对丈夫的期待值,哪怕做得不好也不阻拦。
如今,他一个人带娃已经游刃有余。
他感受到亲子陪伴的乐趣后,我们夫妻关系也明显缓和。
总之,千万不要给男性“丧偶式育儿”的机会。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深圳某小区周末一堆宝爸扎堆带娃。
这些爸爸们负责周末带娃,彼此交流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爸圈。
放手让爸爸带娃,也是给我们解绑。
此外,不要指望生完孩子以后男性就会变得成熟有责任感。
在生孩子前,就要明确丈夫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减少摩擦。
正面连接的文章《成为女性主义者,有什么用?》就很有参考意义。
文章是一位性别研究专业博士的自述。
丈夫很想要孩子,她就搜集了各种怀孕相关的资料让丈夫看。
只有这些知识的正确率达到90%,她才会选择生孩子。
她还和丈夫详细讨论了关于养育孩子的各项准备和任务分工。
截图 |正面连接《成为女性主义者,有什么用?》
有了这些准备,孩子出生后丈夫承担了不少育儿事务。
只有让男性看清生孩子意味着什么,他们才能快速进入角色。
需要男性的主动参与,也需要女性打开这扇门。
最后,有了父母这个身份以后,也别忘了夫妻的角色。
前不久看《很高兴认识你》这个节目,对一个妈妈印象很深。
她流着泪说,自己相信爱情但不相信婚姻。
原因是孩子出生后,两人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也没有了沟通。
情绪不好时,想让丈夫陪着吃去吃顿饭,也因为要照顾孩子没有下文。
问题其实不在于孩子,而是我们的重心变了,忘了夫妻间的爱意表达。
好的夫妻关系,孩子不是阻碍,而是锦上添花。
婚姻的模样本该就是如此,滋生的不是恨,而是绵延的爱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