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上映已经6天,目前票房突破8亿,预测一周票房突破10亿很稳。各个平台评分也很高,最终预测票房将达到20亿左右,虽然在目前动不动票房四五十亿的国产电影里看不算什么,但因为大盘太冷已经非常成功了。
我个人看完这部电影后的第一感觉,那就是港台导演今后在中国电影市场很难有机会了。后来去了解这部电影制作的幕后后,我才发现郭帆,吴京在《流浪地球》时说为中国影视工业培养7000多人的影视工业的种子是真的。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已经明显开始呈现出一种爆发的状态。
香港电影最大的优势是以前香港电影巅峰时代,这个影视工业达到世界top级别的掌握,虽然这二三十年衰落非常严重,但是导演人才,产业链积累还是很深厚的,所以仍然有徐克,林超贤这种顶级工业大导演掌握国产特效大片的资源。
香港电影现在最大问题是产业整体衰落,人才严重青黄不接,剩下的创作人才和演员的都是老人,已经很难有下一个徐克和林超贤,按照内地导演的算法徐克算是第五代,林超贤是第六代。
但已经冒出头的香港青年导演就没有下一个徐克和林超贤了,拍过《悟空传》的郭子健算一个,但因为《悟空传》没有达到预期,后面也很少拍过工业大片,其它青年导演基本是拍警匪片和文艺片为主的。
《万里归途》的导演是饶晓志,监制是郭帆,整部电影就是《流浪地球》的团队做的。这部电影在青岛东方影都的片场和《流浪地球2》都在一起,两部电影基本上就是同一个团队背靠背拍,制作。
最关键的是,《万里归途》这片的影视工业的进步很大,它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国产电影。
《流浪地球》培养了7000人?《万里归途》告诉我们,不仅仅是如此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叫影视工业,影视工业有什么重要的。吴京曾经说过,中国电影无法抗衡西方,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干各的,没有人来整合它们搞出一个工业体系。
吴京就拍了《战狼》系列,通过拍这个电影去协调各个原本不相关的公司和单位,将它们专业化,初步建成一个电影工业体系,而这些单位分别在体系的不同位置负责不同的任务,这就是工业体系。
吴京的《战狼》系列建立的这个体系不是完善的,而是雏形,目的是先建立起来,后面有什么问题,后面使用这个体系的电影自然会去提出、改进,多一些电影用这个体系,那么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每个电影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去制作。
郭帆的《流浪地球》走得更远一些,更细致,更有全面影视工业体系的体量。
毕竟当初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电影就宣传过培养了7000人的幕后制作团队,而且也建立了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它和军旅片战争片的体系完全是相容的,是拓展的。最终这个体系将能保证这些公司全都在各自的领域钻研出核心技术,不会饿死。
这个商业大片工业体系就是这么建立的,这就是吴京,郭帆和《流浪地球》对于内地电影产业的意义,他们不是真真正正的建立者,但他们是尝试建立者。想要完全建立与全世界抗衡的电影工业体系,还需要无数电影去完善。
《万里归途》对于中国影视工业的突破是比较大的,可以说进一步探索了中国影视工业的边界,工期,同时又磨炼了大批幕后人才等等。有人要问到底有没有那么神?最近正好看到一篇关于本片的幕后采访,结合采访回答一下。
投资3亿,拍摄3个月票房20亿?《万里归途》将开启国产大片新纪元一、《万里归途》这部电影虽然宣传上面已经筹备了六年,但正式官宣饶晓志导演这片是去年10月,哪怕加上前期接触,时间也没有很长。
而且,《万里归途》在国产商业大片中,工业层面,规模都是顶级的,甚至有“流量明星”能演王俊凯对吧。但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3亿,前期搭景4个多月,拍摄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后期制作时间更是只有区区一个多月。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么说吧,《红海行动》的投资大概是1亿美元,它规模大,而且全是大场面武戏可以理解,《长津湖》类似两部曲投资说是超过13亿,这是接近2亿美元了。
这两部片子其实都不算非常成熟,但是都是工业规模庞大的大片是合理的。
但很多国产电影动不动投资5亿左右,像《上海堡垒》宣传投资3.6亿,你觉得它烂,但这电影科幻大场面多(只是做得烂),好像也说得过去。结果像《四海》的宣传说投资2.6亿,加上宣传投资4亿。这种级别投资的国产电影反而是常态,但你看看他们的工业水平,工业规模。
《万里归途》的影视工业达到国产商业大片的顶级水平,而且工期这么短,专业性和工业水平很高,大家可以想想这后面的道道。
二、《万里归途》是导演饶晓志拍的首部商业类型大片,饶晓志对于影视工业没什么经验,监制王红卫还说路阳的《刺杀小说家》,据我所知,这个特效团队外接的国产电影还有一部今年暑期档的《独行月球》。
这个路阳就不提了因为有过经验,导演张吃鱼之前也没有工业大片的经验。
《独行月球》的剧情可能有争议,但影视工业和《万里归途》一样已经达到世界级别。也就是说,两位之前都没有工业大片经验的导演,在这个团队的保障下,不但题材不同,影视工业层面还有突破,关键是工期还能严格的把控。
实际上,《流浪地球》的完成度一般,《独行月球》工业化没问题,明显是导演能力问题。
《万里归途》的完成度却这么高,这证明这个团队在保障影视工业的同时,还能让有能力的导演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这片不但让饶晓志证明自己导演的能力,为中国贡献一位中流砥柱的青年导演,而且又磨炼了这个团队,积累了这类现代战争大片的经验。
《万里归途》背后这种影视工业产业的工期速度,专业性和能力水平。这已经代表以郭帆、饶晓志、路阳等内地青年一代影视精英在影视工业产业链的掌握能力,还有这个探索水平明显开始超越港台导演了。
《万里归途》彩蛋是吴京,监制有惊喜,网友:我开始期待《流浪地球2》了吴京的《战狼系列》,郭帆的《流浪地球》是内地影视工业破天荒突破的作品的分水岭,另外还有一个团队是宁浩和其坏猴子72变,目前来看就影视工业层面,宁浩团队都开始落后这个郭帆团队不少。
当初郭帆、吴京说过《流浪地球》为中国电影工业磨炼了7000人的人才团队。现在看来,《流浪地球》为中国影视工业带来的影响力,这7000人真的只是开始。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这个逻辑是什么?这样给大家捋一捋吧。
一、《战狼》系列,《流浪地球》是这个时代对于新时代中国大片影视工业突破的起点,打下基础的起点。
二、后面的《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等大片便是这个团队外接的大片项目。这个导演,编剧和核心创作团队《刺杀小说家》还和郭帆等人有点联系(路阳是他们的好朋友),后者差不多是接到的项目了。
这后面的几部商业大片更多的意义,其实是让团队生活上更容易赚钱养家(工业产业链),工作上面磨炼团队不同题材的影视工业的经验。
三、现在的《万里归途》就是《流浪地球2》的前哨,这个核心团队基本上都是一个班子,和《流浪地球2》都是并行在制作,除了一帮人去宁夏搭电影城市的外景,两部电影剧组制作组都在隔壁。
那么,《流浪地球2》就是这个团队工业层面的第二次大爆发,《流浪地球2》的工业体量完全不是《万里归途》能比的。这样肯定已经锻炼了更多的幕后人才,整个影视工业水平也会更加地成熟。
我预测,如果春节档的《流浪地球2》在各个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个团队未来会接到更多的《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等这样的顶级大片项目。团队能赚钱了肯定会再一次扩大,这个团队不但工期上有保障,而且能力,专业性很强,不同题材都能做到国产天花板还有突破,就看导演和编剧的能力水平。
如果未来还能拍《流浪地球3》,那时候中国影视工业的水平。我在这里断言绝对完全超越了韩国影视工业,开始无限逼近美国好莱坞。
我个人现在非常期待《流浪地球2》了,希望郭帆千万顶住。
最后,郭帆,饶晓志这个团队再扩大几倍,如果能像宁浩的坏猴子72变再培养出几个和他们一样的青年导演,未来的中国电影崛起有望!
ps:虽然饶晓志,郭帆是一个团队但还是有自己用人的核心班子。饶晓志有一个话剧团,《万里归途》里撤侨的125名同胞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群演,大多数人就是来自于饶晓志的话剧团的演员。